中国文化读本孔子1.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生平言论、活动记录在弟子或再传弟子编成的《论语》中。
2.孔子是古代中国人心中的圣人。
3.天:生命创造之源4.孔子关于人的学说有两个核心概念:仁、礼。
5.礼是社会生活中的礼仪,制度,规范。
孔子最重视丧礼和祭礼。
6.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开私人讲学之风。
弟子三千,精通六艺七十二人。
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7.孔子追求天人合一。
老子1.《老子》又称《道德经》,分为道篇和德篇。
以他为基础,产生了与儒家并列的哲学派别道家;根据它的思想产生了以老子为始祖的道教。
2.《老子》在15世纪左右被介绍到欧洲,它是译本最多的中国古代哲学之一。
3.老子哲学的核心是自然无为。
4.老子的“反者道之动”中的“反”两层意思:一是相反的反,二是复返的返。
老子的哲学的最高概念“道”的根本特性就是“反”,就是归复于自然而然,无往不复的生命流动世界。
5.无为而无不为6. 不争的哲学7. 回到“婴儿”的状态周易1.《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
狭义的只指《易经》,广义的还包括《易传》。
2 《周易》的基础内容三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
据传先后有三位圣人参与了这部作品的创作。
伏羲是这部作品的奠基人。
伏羲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文化之神。
后来周朝开国君主周文王对《周易》加以丰富。
到春秋时期孔子手里,《周易》又有了新发展。
一般认为,《周易》主要的思想史传自孔子,孔子将其真正的理论化。
3.《周易》的核心内容是八卦。
4.《周易》成书后,成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
5.《周易》的基础是阴阳。
从乾卦中,提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坤卦中,提升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6.《周易》讲变的道理,易是变化的意思。
7.八卦象征着天、地、水、火、雷、山、风、泽。
孙子兵法1.记载孙武的兵学思想的古代经典,孙武春秋末期人,由齐入吴,受到吴王阖闾重用。
《四库全书》称其为“百代谈兵之祖”。
2.战略思想:.1、先计而后战2、知彼知己,百战不殆3.、兵以诈立4、不战而屈人之兵禅宗1.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发轫于六朝,至隋唐而趋于成熟。
慧能是他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记载慧能的思想的《坛经》是禅宗的最重要著作。
2.禅宗主要思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国。
强调生命体验的直接性。
天坛1.天坛的祭祀活动一般每年两次,春季和冬季。
祈年殿是春季大祭的地方。
寰丘则是冬天大祭的地方,时间在冬至日。
有时遇到旱灾、火灾,皇帝也会带文武百官来祭祀。
2.天坛以蓝色为主色。
就是设计者追求天人和谐的境界。
3.紫禁城以南门为正门,天坛以西门为正门,这是受到佛教的影响。
佛祖在西方极乐世界。
4.圜丘坛以天心石居中,被视为天所居之位。
5.三才:天、地、人。
汉字1.汉字的创造方法:象形字、会意字(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符号表达。
如“信”)、指事字(就是通过在象形的基础上加强某一点来表达。
如“刃”)。
形声字占汉字八成以上,由声符和形符组成。
2.大篆是通常说的金文(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时用的字体。
四大发明1.中国人发明指南针。
北宋时期,指南针被用于航海。
2.东汉末年,蔡伦的造纸术被广泛运用。
3.印刷术前身:碑刻拓印、印章。
有人说印刷术是文明之母。
印刷术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发展阶段。
4.唐咸通九年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刻印时间的印刷品5.公元11世纪,毕昇发明活字印刷。
6.炼丹所用三种原料:硝石、硫磺、木炭。
促使火药产生。
7.北宋时期,火药在军事上的运用更为广泛,国家将火药投入大规模的兵器生产中。
8.南宋,下级官员陈规发明了火枪。
丝绸之路1.公元前2世纪开始出现的一条联系中国和欧亚大陆的交通要道,由于一开始以丝绸贸易为主,称为丝绸之路。
2.这条陆上道路从中国长安(陕西西安)开始。
3.传说中,黄帝后妃嫘祖是养蚕创始人。
4.张骞开辟丝绸之路。
人称张骞是“凿空西域”。
中医1.中国传统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2.中医预防学首先强调人体在能量摄入上的平衡。
还强调能量消耗的适度。
重视“固本培元”,提出“不妄劳作”。
防病的关键在于人与自然的平衡。
中医预防学最重要在于保持精神平衡。
病从心起,养生重在养心。
大唐气象1.唐玄宗游月宫回来创作的《霓裳羽衣曲》其实是来自西域的《婆罗门曲》,经唐玄宗改编而成,应看作是汉乐和胡乐融合而成的一项艺术成果。
2.唐朝外来宗教还有袄教(波斯)和摩尼教。
3.玄奘口述《大唐西域记》12卷(由弟子辩机笔录)。
当代学着季羡林称“是一部稀世奇书”,“早已成了研究印度历史、哲学史、宗教史、文学史等的瑰宝”。
4.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郑和下西洋:郑和船队,七次下西洋。
长城:三次浩大的修建工程分别在秦、汉、明。
紫禁城:元明清三代以北京为都城。
音乐1.编钟是中国早期典型的乐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开始使用。
2.中国早期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内容是“序”,维护社会秩序和规范;乐是内在的熏陶和感发,内容是“和”。
3.琴,又称古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丝弦乐器。
4.《梅花三弄》取自两位艺术家王子猷和桓伊的故事。
青铜器1.青铜时代:夏、商、西周到春秋时期。
2.青铜器和权力等同起来,又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上刻铭文可传递权威。
3.蜀国开国君主:蚕丛。
兵马俑1.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2.一号坑是四个中最大的。
一号坑1974年发现;二、三号坑1976年夏发现。
四号坑未建成。
佛像1.佛教公元1世纪左右传入中国。
2.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重庆的大足石刻佛像。
3.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莫高窟建在敦煌鸣沙山的断崖上。
4.中国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5.龙门石窟最大的而一个石窟奉先寺在武则天的主持下开凿。
书法1.刻在龟甲上的叫甲骨文;青铜上的叫金文,又叫大篆;秦始皇统一的文字是小篆。
汉代后有隶书。
隶书基础上产生楷书、行书、草书。
2.中国书法艺术得益于两方面因素:汉字、毛笔。
3.书法“一笔书”的提倡者是王献之。
他有存世名作《鸭头丸帖》《中秋帖》。
4.乾隆最爱三件书法作品: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5.二王的书法被认为是书法艺术的最高典范。
6.前人用“矫若游龙”评价王羲之的书法。
7.书法家颜真卿的颜体注重“藏”字。
藏头护尾的颜家书风。
《颜家庙碑》水墨画1.唐代诗人王维是中国第一位水墨画家,《雪溪图》。
2.郭熙论画重“三远”:平远、高远、深远。
3.元代四位著名的山水画家:倪云林(最典型的有超然物外情怀)、吴镇、黄公望、王蒙。
4.元代山水重在空灵淡远的境界,而明清以来像八大山人《孤鸟图轴》、石涛,却重在自我个性的表现,总共在笔墨情趣。
郑板桥为代表的“扬州八怪”,更重在突破传统范式,表达心中的宇宙。
5.郑板桥善画兰、竹、石。
《墨竹图》唐诗1.《全唐诗》清代所编。
2.杜甫诗的沉郁之美。
沉郁的文化内涵是儒家的“仁”。
3.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4.李白诗的飘逸之美。
飘逸的文化内涵是道家的“游”。
“游”的两个内容:精神的自由超脱、人与大自然的生命融为一体。
杜甫说李白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5.王维诗的空灵之美。
空灵的文化内涵是禅宗的“悟”。
明清小说1.明清长篇小说从题材、内容和创作方法上来区分,可以分为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世情小说。
最具代表性的是四大名著。
2.《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关羽、曹操被称为“三奇”、“三绝”:诸葛亮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关羽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曹操是“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
3.明末清初小说评论家金圣叹对《水浒传》里人物的不同性格做过精彩的分析。
4.《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顶峰。
是一部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
曹雪芹的人生理想是肯定“情”的价值,追求“情”的解放,要寻求“有情之天下”。
大观园就是他创造的“有情之天下”。
瓷器1.瓷器的前身是陶器,釉陶是瓷器产生的基础。
2.宋瓷代表中国瓷器的最高水平,当时有钧、定(白瓷)、官、哥、汝五大名窑。
3.自元代开始,景德镇开始成为中国的瓷器中心。
4.开片是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
5.明清两代景德镇一直是中国瓷器的中心,皇家的官窑也设于此。
江南园林1.中国人建造园林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时间里,形成了皇家园林,寺观园林,私家园林三足鼎立的格局。
皇家:颐和园、寺观:灵隐寺2.人们用瘦、漏、透、皱四个字评价太湖石的美。
京剧1.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
2.脸谱主要用在“净”、“丑”这两种角色的脸上。
“净”又称“花脸”。
“丑”就是“丑角”。
3.“红脸”表示这个人忠勇,“黑脸”表示这个人粗豪,“白脸”表示这个人奸恶。
脸上画上“豆腐块”表示这个人是小人物。
4.京剧表演,最基本的手段是:唱、念、做、打。
其实就是歌舞的结合。
唱占首要地位。
念是指念白,就是人物说话。
念白分韵白(有身份的人用)和京白(身份低的人用)。
民间艺术:景泰蓝始创于明代景泰年间,初创时的颜色主要是蓝色,称为“景泰蓝”。
刺绣:中国“四大名绣”,即苏州的苏绣,广州的粤绣,湖南的湘绣以及四川的蜀绣。
历史上有“苏绣猫,湘绣虎”的说法。
粤绣擅长鸟类,以“百鸟朝凤”最后名,蜀绣则擅长秀山水人物。
其中,苏绣最负盛名。
《清明上河图》宫廷画师张择端1.“清明上河图”五个字由宋徽宗题写。
2.长5米多,描画了九百年前北宋都城汴梁的繁华景象。
共分三个部分,中心虹桥地带是整幅画的中心,也是汴梁的中心。
中国服饰: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蜡染。
汉代丝绸之路的交流物品中就有蜡染。
中国的美食:八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徽茶1.唐代陆羽学《茶经》,被奉为“茶圣”。
2.中国茶道中,有四观的说法:观色、香(三受:鼻受,舌受,心受)、味、形。
酒1.唐代大书法家张旭被称为“草圣”。
唐代书法家怀素和张旭齐名,被称为“颠张醉素”。
过年喝年酒,端午节喝雄黄酒,重阳登高喝菊花酒。
功夫1.少林寺位于河南嵩山,初创于5世纪末。
6世纪时达摩在此修禅,修出了他的壁观禅法,此寺因而闻名天下。
2.中国武术立足于防守功夫,并不以攻击为主要目标。
融合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八不打)。
3.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是中国功夫的重要特点。
围棋1.烂柯、手谈是围棋的别称。
(山上放七日,世上已千年的传说。
樵夫王质)棋手们也把围棋叫做“乌鹭”。
2.为其中黑子181枚,白子180枚。
盘面上标有几个小圆点,是所谓的“星位”,中间的星位,叫“天元”,这是模仿星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