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突击强化训练_(内环境、稳态、体液、神经和免疫调节)附答案

高三突击强化训练_(内环境、稳态、体液、神经和免疫调节)附答案

选择题1.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 、b 、c 、d 、e 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 、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 和结构b 的传导速度相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 段的Na +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B~C 段的Na +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 段的K +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 段的K +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3.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由A 、B 、C 、D 、E 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当①受到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4.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C.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无关5.如下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丁区域发生K +外流和Na +内流B .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C .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D .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6.下图为神经调节中两个重要的结构模式图,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 .图甲中③内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它可以和⑥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B .图甲可以是图乙中结构c 的局部放大图C .图乙中在b 处受损的情况下,刺激a 仍有感觉,但是肌肉不能收缩D .图乙中的X 所示神经纤维为传入神经7.如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 、b 为微型电流计F 的两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Na +的通透性增强B .从a 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 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应C .刺激A ,电流计的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D .兴奋从B 传到D ,只存在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 8.如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由图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B .图中甲表示胰岛B 细胞,乙为胰岛A 细胞,A 为胰高血糖素,B 为胰岛素C .结构③通过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D .血糖降低能直接刺激胰岛和肾上腺分泌相应激素 9.如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产生的某种物质会影响动物的性行为B .b 的分泌物增多,会对a 、c 产生影响,这是一种反馈调节C .c 不仅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而且有分泌功能D .a 、b 、c 中,c 对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影响最小10.如图所示,将20℃恒温下的四只小动物同时分别置于恒温15℃、25℃条件下一小段时间,在改变温度的这段时间里,预测它们的耗氧量、产(散)热量变化情况(假设20℃条件下四只小动物代谢水平相同)。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的产热量>丙的产热量B .乙的耗氧量<丁的耗氧量C .甲的产热量=甲的散热量D .丙的产热量=丙的散热量11.下面甲、乙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有关细胞,X 、Y 表示相关物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细胞②③④依靠细胞表面的受体接受信息B .X 、Y 在发挥作用后被灭活C .乙图中Y 的传递比甲图中X 的传递快D .在②③④表面接受X 、Y 的受体,其分子结构均不相同12.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血糖的平衡可以通过A→C→D→F 和H→D→F 途径进行调节B .处于炎热环境中可通过A→B 途径使散热大于产热C .G 过程可表示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的影响D .E 过程具有使血液中的激素维持在正常相对稳定水平的作用13.科学家用小鼠作实验材料,完成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 .切除垂体及胰腺可减小小鼠自身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实验的影响B .该实验没有进行实验对照,需要增添空白对照组C .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具有协同作用D .增大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注射量,实验效果更显著 14.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 、b 、c 、d 、e 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 ,刺激b ,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 和结构b 的传导速度相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15.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面,如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 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

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 )16.右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以下关于导致ab段和bc段变化的相应叙述不正确的是()A.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时体温的变化B.口渴和大量饮水后抗利尿激素含量的变化C.在寒冷的室外和进入温暖室内时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D.饭后和饥饿时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变化17.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B.时间t1~t2,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增加C.时间t2~t3,散热量减少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18.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B.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19.为证明“甲状腺激素有提高物质代谢的功能”,切除甲状腺的鼠,其物质代谢与未切除鼠相比降低了,血液中也不能检出甲状腺激素。

从手术后第5天起的后5 d内注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10 d后物质代谢水平不发生下降。

注射时将甲状腺激素溶解于某种溶剂中。

实验应同时设置的对照组是( )A.不切除甲状腺,也不注射甲状腺激素B.注射甲状腺激素,手术第5天再移植甲状腺C.仅注射该实验中所用的溶解甲状腺激素的某溶剂D.可注射不同于某溶剂的任何其他溶剂20.下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B.c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D.信息分子参与的a、c、d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21.下图为人体内环境中血糖的调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Ⅱ激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B.Ⅰ、Ⅱ激素间既有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C.Ⅲ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D.图中的结构A还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22.下图表示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其中两条曲线表示健康人两种激素的变化趋势,另一条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变化趋势,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曲线b表示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B.在曲线c上升时,人体下丘脑还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C.曲线a表示的激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D.人体通过a、c激素的协同作用,可使血糖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23.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

下列与该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会促使X 分泌激素aB.Y 除能分泌激素b 外,还能分泌生长激素以及多种促激素,因而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C.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激素b 含量低于正常值D.Z 结构的活动只受Y 结构的控制 24.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B.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C.下丘脑可调节垂体的活动D.血液中含有较高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下丘脑有抑制作用25.已知成人体内的肝糖原含量一般不超过150 g,有一成年男子参加长跑运动,历时2 h,每小时消耗葡萄糖350 g 。

则在2 h 的长跑过程中,能表示此人体内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是()26.如果饮用水被一种雌性激素类似物污染,可能会导致下列哪种结果?( )A.雌性个体的促性腺激素含量上升B.雌性个体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上升C.雌性个体分泌雌激素含量上升D.对雌性个体卵细胞形成过程的促进作用增强27.下图曲线表示一只成年雄性狗血液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变化。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A 物质可能是由下丘脑分泌的B.A 、B 两种物质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C.B 的变化对A 有反馈调节作用D.B 物质主要是由睾丸分泌的28.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手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变化正确的是(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激素含量)()29.一位科学家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在接下来的3小时内,每隔半小时检查该动物血液中糖的浓度。

下表是这项试验的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时间 0 30 60 90 120 150 180 血糖75 125 110 90 75 7575A.该动物正常的血糖浓度是75×10-2mg·mL -1B.食用糖后120 min,血糖浓度降至75×10-2mg·mL -1,这主要是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的结果C.食用糖后180 min,血糖浓度依然维持在75×10-2mg·mL -1,这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原分解的结果D.该动物血糖浓度的变化过程主要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30.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

某兴趣小组用甲、乙两组小白鼠(其中一组破坏了下丘脑)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实验,得到结果如上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组小白鼠被破坏了下丘脑B.乙组小白鼠体内水平衡的调节不会受到影响C.本实验的对照组是甲组D.若用正常的青蛙做该实验,结果应与甲曲线相似31.下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32.某同学感冒发热39 ℃,伴有轻度腹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