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教案设计模板(共7篇)板书设计作为教学设计中比较重要的一环,作为教师教学的基本技能的体现,近两年在教师资格的考察中逐渐上升,前两年在选择题部分有出现过,今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语文的教学设计,就单独出了一道板书设计的题目。
那么应该怎样在考场中设计出一个好的板书呢。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样的板书设计是一个好的板书设计,那就应该先弄清楚板书设计的一些要点,一个好的板书设计应该满足这样的一些要求:一是目的要明确。
不管是什么样的板书都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脱离的教学目的,那么板书就失去了意义。
二是针对性要强。
要针对不同的文本特点、不同学生的特点、不同课型的特点,从实际出发,设计出来的内容要符合文本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和课型的特点。
三是概括性要高。
板书是对课文重点内容和行文逻辑的一个提炼,而不是整篇文章的搬运。
四是条理要清晰。
板书要有序,让学生看了板书就能够把握住文章的一个核心的内容。
五是灵活性和实用性。
板书是上课前老师对课文的核心内容有了一个确切的把握后而精心设计的,但在实际的授课中可以针对课堂的情况灵活把握。
板书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把握所讲的内容而书写的,因而应定要讲究实用性,不能为了形式而牺牲了板书的功用。
其次,板书设计的具体操作方法。
中公资深讲师张波一、考题设置语文学科的教学设计一般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教学这三方面来考,最常考的就是阅读教学设计。
所以考生复习的时候,要“抓一模二”,抓住阅读教学的设计思路,然后根据识字教学、写话教学的要求进行顺应性迁移。
一般来说,教学设计题会设置三个问题,第一问通常考察对文章的解读,包括对文本的写作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内容进行解读,如“简要分析该文本的写作特点”“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或者考察考生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如“根据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又或者考察考生对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教学的理解,如“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谈谈如何开展识字教学”。
第二问一般针对文本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提出撰写要求,如“针对xx年级学生,试拟定教学目标”,或者要求针对文本进行问题设置,如“为本课设计3组题问并简要说明理由”。
第三问通常是考察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方式有两种,一是要求写出整个教学过程,二是针对教学过程中某个环节进行设计,如“为本课设计一则板书”“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设计三道练习题”“围绕教学重点,设计调整教学环节”等。
综上分析,考生在复习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就要掌握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教学的设计思路,掌握语文的修辞方法和写作特点,分阶段了解学生的情况,学会撰写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学会撰写教学过程。
二、教学设计理念要想拿下教学设计题,就要明白出题人的考察目的。
出题人出这道题就是想考察考生是否具备基本的课堂教学知识和技能,也就是看各位考生知不知道“教什么”、“怎样教”、“会不会教”。
要想明白这三点,首先要在大脑里埋下新课程背景下教育理念的种子,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方法,进行价值观的引导,设置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内容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切合学生以前的知识背景,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发展性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对错进行检查,还要鼓励学生,促进学生之间团结,提高整体的学习积极性。
这就是为什么要在教学过程设计中突出教师提问的引导性、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预设和反馈评价。
其次,考生要树立语文素养观念,要了解语文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考生需通过阅读语文课程标准,理解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能够区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学目标,学会运用其中的语言进行三维目标的撰写;此外,考生还要认真记忆课程标准附录中的语文教学策略的选用建议,掌握识字教学的要求,阅读教学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写作教学的要求。
最后,考生就要认真记忆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包括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语言表达的特点,文本的写作特点(表达方式、语言特点、结构特点、表现手法),不仅要知道这些专业术语是什么,还要了解他们的作用,具体到一篇文章中,能够区分出来文本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
教学设计实践有了前面的理念作为基础,考生可以选取一篇真题作为训练对象。
教案编写的形式包括记叙式和表格式的,在此,以记叙式为例。
注意:根据题目给出的文本和问题,确定是小学低年段、中年段还是高年段的学生,不同阶段的学生,三维目标的表达方式不同。
授课课题:标题要写在正中央授课课时:一课时/二课时授课类型:通常是新授课,其他有复习课/实验课/检查课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学生达到识记、理解、应用等层次。
教学目标的撰写可从教学对象、行为、条件、标准进行陈述,如“学生应该学习……初步掌握……建立……知识/复习……提高……进一步……/培养学生……加强……发扬……精神,能独立完成……编写……,认识……生字,会组词造句,正确读写……等词语”。
在陈述目标时,一要体现学生内部心理变化和外部行为变化,如“理解对偶这一修辞方法的作用,能仿写对偶句。
”二要体现学生的表现性,如“在……活动中/游戏中,学生感受到/想象到/领悟到……”“在……情境下,学生讨论……体验……”。
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是授课时必须要讲解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的内容。
有多种确定方法,可以从课题中明确教学的重点,从教材的例题、习题的安排和配制确定重点。
教学难点:指学生难于理解、掌握或容易引起混淆、错误的内容。
可以从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平来确定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分角色朗读、讨论法、创设情境等教学用具:(可不写) 教学过程:导入——直观导入、情景导入、提问导入、悬念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目的】引起学生对文本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导入方法可以综合使用。
讲授新课——1、感知课文1)读课文,找生字,指导学生读生字词。
学生可借助拼音或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正确认读或读写生字词,了解生字词意思。
2)可设置适当组词造句、记忆字形、指导写字的环节。
3)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流利通顺。
可以是听读、师范读、生范读、指名读、自由读等方式。
读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课文要点、主要内容、写作结构或顺序等。
【目的】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大致的把握,包括生字词和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识字、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2、研读赏析1)围绕疑难问题或学生喜欢的语句段,师生合作探究。
2)具体赏析文本的写作特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注意:不能直白的陈述写作特点的作用。
通过引导学生读-品-悟-说,表达出自己对语句段的理解和感受,理解文本的修辞、写作特点、表现手法的运用,并学会仿写。
3)体验情感,积累语言材料,小结学生理解课文的情况。
【目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锻炼学生的能力,解决本课重难点。
巩固练习——对课文做出和评价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知识的眼神,让学生想一想,辩一辩……。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语感。
归纳小结——分封闭型总结,开放型总结。
建议使用开放型总结,把所学知识向其他方向延伸,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引起更深的兴趣。
可以进行系统总结、比较异同、集中小结、领悟主题的方式来进行小结。
作业布置——是教学的延续,必不可少的环节,包括书面作业、探究讨论式作业、情景表演式作业、阅读复习、课外搜集等。
板书设计——运用文字、图画、表格等符号传递信息,板书要明确、布局合理、书写整洁、与讲课内容结合、突出重难点。
教学反思:(一般授课结束写,在教案中只以标题的形式呈现) 通过以上对考题的分析、教学设计的理念和实践分析,能够帮助考生快速掌握教学设计题的做题方法和复习技巧。
在后期的学习中,考生需要通过记忆+训练来迅速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技能。
当然,在练习撰写教学设计过程中,考生要不断的修改自己写的教案设计,而不是就练习而练习,要做到练十化一的地步。
(一)教学设计题是国考教师资格小学科目二必考的一道题,常常听考生抱怨不知从何下手,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讲,这既是难题也是复习的重点。
历年的教学设计题都是语文、数学学科二选一,下面我将对语文学科的教学设计题从考题设置、教学设计理念和教学设计实践三个方面帮助广大考生走进教学设计的大门,感受教学设计的艺术。
一、考题设置语文学科的教学设计一般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教学这三方面来考,最常考的就是阅读教学设计。
所以考生复习的时候,要“抓一模二”,抓住阅读教学的设计思路,然后根据识字教学、写话教学的要求进行顺应性迁移。
一般来说,教学设计题会设置三个问题,第一问通常考察对文章的解读,包括对文本的写作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内容进行解读,如“简要分析该文本的写作特点”“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或者考察考生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如“根据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又或者考察考生对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教学的理解,如“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谈谈如何开展识字教学”。
第二问一般针对文本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提出撰写要求,如“针对xx年级学生,试拟定教学目标”,或者要求针对文本进行问题设置,如“为本课设计3组题问并简要说明理由”。
第三问通常是考察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方式有两种,一是要求写出整个教学过程,二是针对教学过程中某个环节进行设计,如“为本课设计一则板书”“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设计三道练习题”“围绕教学重点,设计调整教学环节”等。
综上分析,考生在复习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就要掌握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教学的设计思路,掌握语文的修辞方法和写作特点,分阶段了解学生的情况,学会撰写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学会撰写教学过程。
二、教学设计理念要想拿下教学设计题,就要明白出题人的考察目的。
出题人出这道题就是想考察考生是否具备基本的课堂教学知识和技能,也就是看各位考生知不知道“教什么”、“怎样教”、“会不会教”。
要想明白这三点,首先要在大脑里埋下新课程背景下教育理念的种子,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方法,进行价值观的引导,设置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内容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切合学生以前的知识背景,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发展性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对错进行检查,还要鼓励学生,促进学生之间团结,提高整体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