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地铁情况的调查报告

西安地铁情况的调查报告

西安市地铁情况的调查报告时间:2014/3/7序言城市的未来,我们的动力;西安地铁,与您同行每一天;一站一世界,一程尽繁华;西安地铁,为您呈现穿越千年的盛世风华。

地铁所至,爱心相随。

穿越历史,感受未来。

如今的高科技时代,地铁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拓展城市空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正如一首简单的小诗文所说:入地百尺行如龙,疾听声来直横纵!万千速客上下忙,倾刻数分已西东!地铁是如此的方便快捷。

西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我国重要的文化古都。

三千多年的建城史,使得至今西安城市在很大程度上还具有古代中国独特的里坊制所塑造出来的规整的方格式城市空间。

随着人口的日益增加,交通也越来越拥挤,正是西安地铁的出现,大大缓解了西安城市的交通问题。

西安地铁给人们带来的是快捷,便利,有序的交通和良好的乘车环境,是人们更多的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享受。

地铁那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成为解决时间集中,客流量特大城市交通问题的理想方式,他就像本留在城市地下的动脉,昼夜不息地为城市注入生机与活力,给人类文明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1863年伦敦地铁率先建成二进入新的拐点,如今,全球100多个城市拥有地铁,总长超过5500公里。

地铁拉开城市轨道交通的序幕,地铁成为一个城市实力的象征。

地铁带给现代都市的变化涉及各个领域,观念更新、文化多元、生活丰富、经济繁荣……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乘坐地铁出行,图的是方便快捷,是生活概念与生活方式的延伸。

实实在在,地铁成为了城市的一种心态。

但是,作为新型的交通工具,我们要全面的看待他。

【关键词】:西安地铁交通工具目录一调查方案 (3)(一)调查背景 (3)(二)调查范围和对象 (3)(三)调查内容 (3)(四)调查方案 (4)(五)调查实施 (4)二调查分析 (4)(一)调查指标体系的构建 (4)(1)背景资料 (4)(2)被调查对景区管理方面的评价 (4)(3)对地铁站更好更快发展的的建议或意见 (4)(二)数据分析 (4)(1)基本信息 (4)(2)市民对地铁各个方面的评价与建议 (9)(3)对景区做好旅游工作的建议或意见 (13)三、调查总结 (15)一调查方案(一)调查背景西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我国重要的文化古都。

三千多年的建城史,使得至今西安城市在很大程度上还具有古代中国独特的里坊制所塑造出来的规整的方格式城市空间。

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西安城市空间逐步扩大、外围组团逐渐形成和发展,西安城市空间正处于由先前的单中心城市向多中心城市逐步过渡的减速集聚阶段。

上述城市空间的变化发展将会极为深刻地影响西安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

另一方面,以西安明城墙区域为代表的传统城市空间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需要在西安城市交通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保护、传承和建设、发展并重,以适宜于特定传统空间的独特城市交通系统解决当代和未来的交通需求,地铁则成为了不二之选。

因此,为了大力促进西安市交通系统的发展,缓解交通压力,我们特此进行此次西安地铁情况的调查问卷。

(二)调查范围和对象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调查方式,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在西安各地区发放问卷250份,实收242份有效问卷,对调查问卷实行不记名填写,保证了资料的真实性。

(三)调查内容1、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职业以及一般出行所使用的交通工具;2、被调查者对线地铁站各方面的评价,包括:西安地铁站总体布局、内部环境、指示信息、入口设计合理性以及整体满意程度等等;3、对地铁站更好更快发展的的建议或意见;(四)调查方案为了达到方便调查实施、保证推断精度和调查效率、充分了解西安市民对地铁的真实感受,我们进行随机拦截式访问调查,再进行数据收集及整理分析,最后做出报告。

(五)调查实施此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250份,其中有效问卷242份,有效问卷占问卷总数的96.8%以上,问卷的数据录入整理由统计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共同完成。

二调查分析(一)调查指标体系的构建(1)背景资料:主要了解包括年龄、职业以及一般出行所使用的交通工具;(2)被调查对景区管理方面的评价,包括:西安地铁站总体布局、内部环境、指示信息、入口设计合理性以及整体满意程度等等;(3)对地铁站更好更快发展的的建议或意见。

(二)数据分析(1)基本信息:地铁给人类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1863年伦敦地铁率先建成而进入新的拐点,如今100多个城市拥有地铁,总长超过5500公里。

地铁拉开城市轨道交通的序幕,成为一个城市实力的象征,带给现代都市的变化涉及各个领域,观念更新,文化多元化,生活分给,经济繁荣……西安地铁标识“城墙章”,外方内圆的设计,采用了西安的标志性建筑城墙的造型,充分的代表了西安的古文化,而方形的地铁标识在中国还是第一例,之所以采用方形的设计,是渗入了中国古代印章的涵义,代表着地铁对市民的一种承诺。

随着地铁的普及,越来越受广大市民的欢迎。

下面我们来了解西安市民的一些的基本信息。

○1市民的年龄: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与交通结构的不断变化,我国城镇交通体系不断完善,人们更加注重交通乘车的舒适,方便,快捷。

而乘坐地铁已经成为各个年龄阶段不断选择的交通方式。

下面我们通过表格来看看城镇市民的的年龄段分布。

市民年龄段分布(表一)由表可知:西安城市市民的年龄在18岁以下的占9.1%;市民年龄18—30岁的占74%;市民年龄在30—50岁的占15.7%,市民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1.2%。

可见中青年龄阶段的市民最多,说明城市交通业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年轻人。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市民一般出行的交通工具。

○2市民一般出行的交通工具:交通工具是现代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周围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给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交通工具各式各样,陆地上常用的交通工具有公交车私家车地铁,自行车,摩托车等,下面我们来看看市民一般出行使用的交通工具。

市民使用的交通工具分布(图一)由图可知:有25.21%的市民出行时一般乘坐地铁;有59.09%的市民出行时一般会选择公交车;有12.81%的市民会选择私家车,其余的基本是自行车或是步行。

当前,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断地加快了生活的节奏。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乘地铁或是公交车,不仅方便快捷,还高效环保,是生活概念与生活方式的延伸。

乘坐地铁的人占到了四分之一,我们来看一下关于乘坐地铁的具体情况。

③出行选择地铁的原因:地铁给人们带来的是快捷、便利、有序的交通和良好的乘车环境,地铁以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成为解决时间集中、客流量大城市交通问题的理想方式。

“距离不是距离,时间才是距离”,地铁成了一个“神话”。

我们来看看人们选择地铁的原因。

出行选择地铁的原因分布(图二)由图可知:人们选择地铁作为出行方式的原因中外出办事占26.03%;上下班占26.86%;将地铁作为中转工具占28.93;其他原因占18.18%。

由此可见,原因大约都占到了四分之一,说明了,地铁可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的消费需求。

人们乘坐地铁有不同的原因,那人们基本是什么时候乘坐地铁呢?会不会和地上的交通工具一样存在高峰期呢?接下来然我们观察一下人们乘坐地铁的时间段。

④乘坐地铁的时段:众所周知我们的首都北京的公共交通特别是高峰期时段某些区域的公交状况并没有给乘客带来方便和舒适,拥挤的车厢内状况使许多人望而却步,让市民倍感痛苦。

那有十三朝的悠远文化的西安呢?是不是也让市民望而却步?我们调查了市民乘坐地铁的时间段分布。

人们乘坐地铁的时间段分布(图三)由图可知:乘坐地铁在下午5:00—晚上8:00的占21.1%;在早上7:00—9:00的占36.0%;在早上9:00—5:00的占33.6%;在晚8点以后的占8.3%。

可见,在早上七点到九点左右乘坐地铁的人数占了很大的比例,但是,地铁受时间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也就是说地铁受到了早上上班高峰期的影响,但是,其他时间段的人群比例也差不多。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不同的职业群体每周乘坐地铁的次数⑤不同的职业群体每周乘坐地铁的次数:“上下班乘地铁,周末休闲驾车游”是地铁城市市民生活典型的出行方式。

实实在在,地铁成为了城市的一种心态。

地铁凭借他独特的优势赢得了很多消费者的喜爱。

那么人们一周会乘坐地铁几次呢?我们来分析一下不同的职业群体每周乘坐地铁的次数。

不同的职业群体每周乘坐地铁次数分布(图四)由图可知:学生群体每周乘坐地铁往返一次一下的占44%,乘坐地铁每周往返2—4词的占34%,每周往返5—7次的占13%,而每周往返7次以上的仅占2%,可见学生群体平均每周乘坐地铁3次左右;在职群体每周乘坐地铁往返7次以上的占22%,一次一下的占,34%,乘坐地铁每周往返2—4词的占44%,每周往返5—7次的占34%,可见在职群体经常乘坐地铁;还有退休和其他的群体,虽不以地铁为主要交通工具,但是,有时还会选择地铁。

(2)市民对地铁各个方面的评价与建议:西安地铁,全称为“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世界四大古都拥有里程最长的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城市,规划线路共达15条,是中国西北地区首个、中国大陆第十个运营大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的城市,也是中国大陆第九个实现多线路换乘组网的大运量轨道交通系统。

可见,近年来,西安地铁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下面我们来看看市民对地铁各个方面的满意度与建议。

①市民对地铁站入口设计合理与否的评价: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交通功能的要求,还应成为展示一个城市文化的窗口。

通过地铁车站建筑艺术的创作,可以表现、塑造城市的风格。

地铁车站出入口是由地面进入地下的必经之路,其主要功能是交通及防火疏散,它是地面景观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地铁车站建筑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种出入口的设置,主要根据出入口的位置,并结合地段条件考虑,其外观有的着重与环境的统一,有的突出地铁车站的特性。

下面我们来看看市民对地铁站入口设计合理与否的评价。

市民对地铁站入口设计合理与否的评价(图五)由图可知:有15.7%的人认为入口设计得非常合理;有57.9%的人认为入口设计得比较合理;有23.6%的人认为入口设计得一般;仅仅有2.5%的人认为入口设计的不合理。

由此可知,西安市地铁站的入口设计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还存在某些不足的地方。

那地铁站出口呢?②市民对地铁站出口的评价:众所周知,为了更好的方便人们的生活,一般,在地铁站出口处都会安放一些指示信息,那么这些指示信息能否正确的指引人们找到正确的出口呢?地铁站出口指示信息的评价(图六)由图可知:认为指示信息明确,简单,易找的占到了59.1%;经过一番寻找之后找到的占37.6%;找不到指示信息和未曾关注的分别占2.5%和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