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试卷2020
1.
8.设置于深厚的软弱土层中,无较硬的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或桩端持力层虽然较坚硬但桩的长径比很大的桩,可视为( )。
A. 端承桩 B.摩擦桩 C.摩擦端承桩 D.端承摩擦桩
9.在产生负摩阻力的桩中,中性点处有以下特征: ( )。
A. 桩、土位移相等,轴力最大 B.桩、土位移相等,弯矩最小
C. 桩、土位移相等,轴力最小
6.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值取决于( )与( )两个方面。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基础为何要有一定的埋深?
2.按成桩方法,桩可分为几类?各类的特点是什么?
3.群桩中的基桩与单桩相比,在承载力和沉降方面有何差别?
4.简要介绍换土垫层法的适用范围。
5.逆作法具有哪些优点?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D.当p s曲线上既有比例界限又可确定极限荷载时,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作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E.当p s曲线上无比例界限时,当压板面积为0.25~0.5m2时,可取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作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计算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修正特征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1.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从荷载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当p s曲线上可确定极限荷载时,取该极限荷载值的一半作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B.当p 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作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C.当p s曲线上既有比例界限又可确定极限荷载时,取该比例界限荷载作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0.桩基设计应注意地下水浮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 )是错误的。
A.计算基础底面压力时,基础底面以上的总荷载应扣除基底水浮力
B.计算桩基沉降时,桩端平面处的附加压力应扣除水的浮力
C.设计基础底板时,可以不考虑水浮力作用
D.计算基础底面压力时,若扣除基底水浮力,则工程造价降低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是符合题意的,把你所选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全部选对该小题得满分,少选、多选、错选、不选该小题均为0分。)
A. 修正深度取地面到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
B. 仅须作深度修正,不作宽度修正
C. 修正深度取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D. 仅当基础宽度大于3m时才作宽度修正
3.悬臂式支挡结构应进行的稳定性验算有( )。
A. 嵌固稳定性 B.整体稳定性 C. 坑底隆起稳定性D.抗倾覆
4.用( )加固后的地基可看作复合地基。
2.一般砌体承重结构房屋的长高比不太大,变形特征以( )为主,应以该变形特征作为地基的主要变形特征值。
3.当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工作时,三者之间不但要满足静力平衡条件,还应满足( )条件。
4.按施工方法不同,桩可分为( )和( )两大类。
5.按设置效应,可将桩分为挤土桩、( )和( )三类。
C. MR/MS≥1.2 D. MR/MS≤1.2
7.工程实践中,对于建筑物荷载不是很大,结构不是很复杂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一般采用常规设计。常规设计方法考虑了( )。
A.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间的共同作用
B.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间的变形协调和静力平衡
C.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间的变形协调
D.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间的荷载传递的静力平衡
A. 水泥土搅拌桩法 B. 真空预压法 C. 沉管砂石桩法 D. 加筋法
5.下述地基土中,较适宜于采用强夯法处理的是( )。
A. 正常固结的淤泥、淤泥质土 B.素填土、杂填土
C. 高饱和度的粉土 D.碎石土、砂土、粘性土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空1分,共10分。)
1.气候变化或树木生长导致的地基土胀缩以及其他生物活动有可能危害基础的安全,因而基础底面应埋藏到一定的深度,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 )。为了保护基础,一般要求基础构造顶面低于最低设计地面至少( )。
A.沉降量 B.倾斜 C.沉降差 D.局部倾斜
5.若混合结构外纵墙上产生倒“八”字形裂缝,则地基沉降特点为( )。
A.中间大,两端小 B.均匀 C.中间小,两端大 D.波浪形
6.地基的稳定性可采用圆弧滑动面进行验算,《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规定的条件是( )。
A. MR/MS≥1.5 B. MR/MS≤1.5
A.独立基础 B.条形基础 C.大坝基础 D.路基
2.土中附加应力起算点的位置为( )。
A. 天然地面 B. 基础底面 C.室外设计地面 D.室内设计地面
3.地基持力层与下卧层刚度比值越大,地基压力扩散角( )。
A. 越大 B.越小 C.无影响D.不确定
4.高耸结构应控制的地基主要变形特征是( )。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课程考试试卷(学生考试试卷)
课程教学
大纲编号:01159011
课程名称:地基基础学 分:2试卷编号:A
考试方式:开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分值:100
组卷年月:2020年5月组卷教师:方乾审定教师:
学生姓名:学 号:
一、单项选.按空间问题求解地基中附加应力的基础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