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洲猪瘟防治培训

非洲猪瘟防治培训

物)、软蜱叮咬
(3)条件具备时,易成自然疫源地 (4)临床上易于古典猪瘟混淆 临床症状:淋巴器官、网状内皮组织、肾脏、皮下广泛出血,脾脏肿大,
母猪流产 注意:猪瘟免疫猪群出现类似急性猪瘟症状时,应考虑非洲猪瘟 (5) 病毒分布广,难以控制 野猪活动:来自邻国,对东北、西北形成压力 海陆空口岸的残羹、垃圾:对全国、华南 携带入境的污染猪肉及制品:对全国、华南 走私:全国 进口猪肉:来自东欧,对全国形成压力 引进种猪精液:来自东欧,对全国形成压力
非洲猪瘟的生物学特点
非洲猪瘟病毒(ASFV)是非洲猪瘟病毒科中的唯一成员,是唯 一以核酸为DNA的虫媒病毒,该病毒在疣猪和寄居在它们巢穴 中的软体蜱之间流通,并且对环境抗力较强,只有一个血清型。 但是该病毒的基因组大而复杂,基因型多达22个,并且该 病原在猪体内存活7天甚至更长时间,都不产生典型的中和抗 体。
1、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2018年8月3日,农业农村部提醒生猪养殖 者,要严禁从疫区调运生猪,注意做好日常 消毒工作,尽可能封闭饲养生猪,采取隔离 防护措施,尽量避免与野猪、钝缘软蜱接触, 严禁使用餐余垃圾饲喂生猪。
2、加强培训宣传
3、强化部门协作
4、紧急排查
(1)、排查目的
及时发现非洲猪瘟可疑病例,初步评估疫情波及范围,为下一步防治 处置工作提供依据。
2018年8月,我国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非洲猪瘟跨区域传播的三种主要路径
国际航班轮船往来:里斯本(1957)、马耳他 (1978)、撒丁岛(1978)、格鲁吉亚(2007)
感染家猪及其产品移动:葡萄牙(1960)、西班牙 (1960)、意大利(1983)、比利时(1985)
感染野猪活动:俄罗斯(2007)、爱沙尼亚(2014)
非洲猪瘟防治知识
屯留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目录
1、我国非洲猪瘟疫情情况 2、全球发病情况及防治情况 3、病原 4、流行病学 5、发病机理 6、传播特点 7、临床症状、病理变化 8、诊断 9、疫情确认 10、应急处置 11、我国非洲猪瘟防治措施 12、我县近期防控非洲猪瘟重点安排
发病头 数
47 30 615 430 185
152 12 39 62 26 13 15 63 16 148 14 56 23 4
死亡头

47 30 88 340 80 40 94 83 9 12 22 10 4 15 23 16 64 8 56 22 2
扑杀无害
化处理数
8116 1362 14577 1332 379
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
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
吉林省公主岭市南崴子镇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一屠宰场
存栏头 数
383 运输2 6 0
459 285 440 308 97 87 886 203 30 52 219
159 484 138 388
符合第(1)(2)两条,且符合(3)(4)(5)条之一的, 视为符合临床症状标准。
3、剖检症状 ⑴脾脏异常肿大(两倍甚至以上)易碎 ⑵脾脏有出血性梗死 ⑶下颌淋巴结出血 ⑷腹腔淋巴结出血 符合第⑴条或者其余所有3条的,视为符合剖检症状标准。
9、疫情确认
1、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向县畜牧兽医中心汇报,由县畜牧兽 医中心指派2名以上专家到现场进行临床诊断,临床症状明显的, 立即上报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由市级专家组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 查和临床诊断。 对怀疑为非洲猪瘟疫情的,由省级专家组到现场采 集病料送省级实验室进行血清学检测。诊断结果为阳性的,可确认 为非洲猪瘟疑似病例。疑似病例的诊断结果可作为启动应急预案、 采取扑杀等综合性扑灭措施的依据。
5.非洲猪瘟的致病机理
非洲猪瘟主要经过口或鼻腔直接接触,或由于接触污染 的媒介物(受感染猪的组织、血液、排泄物和分泌物)而发 病。
ASFV的感染途径从猪的扁桃体和下颌淋巴结中的单核巨 噬细胞开始,随着淋巴液和血液到达靶器官,一般在体 内潜伏2~15天后,开始出现病毒血症。
病毒血症的机理是ASFV在感染猪的细胞间质复制释放活 性炎症物质,导致机体的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进而引发 出血,形成凝血级联反应,导致死亡。
病原特性:
相关研究调查显示:ASFV对温度、PH和腐 败抵抗力较强;在PH=4-13环境下可稳定 存活;室温条件下,粪便内可存活11天;在肮 脏的猪圈中可存活1个月之久;在4℃的血 液中可存活18个月;腌制的火腿中存活140 天。
但是,研究明确表明在70℃下加工的火腿 或罐头火腿中并没有发现感染性ASFV, ASFV在60℃温度下经过30分钟可被灭活。
消毒工作全面展开。封锁6周(一个半月),至少 空栏6个月。
3.病 原:
非洲猪瘟是家猪、疣猪、欧洲野猪和美洲野猪的一 种传染性极强的出血性疾病。所有年龄的猪都易感。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科的非洲猪瘟 病毒(A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常见 的表现为急性、严重出血热,导致家猪和欧亚野猪 死亡率高达100%。传播媒介为钝缘蜱属软蜱。一 旦ASFV感染家猪,ASFV带毒猪将是随后病毒传播 的重要来源。
15倍
6、非洲猪瘟的传播特点
(1)宿主涉及家猪、野猪和软蜱 保藏宿主:疣猪、丛林猪、巨型森林猪等非洲野猪、钝
缘(软)蜱
终末宿主:家猪、欧亚野猪、北美野猪,即猪科猪属家 猪种的所有成员
(2)感染途径和传播方式多种多样 感染途径:消化道、呼吸道、血液 传播方式:直接接触(密切接触)、间接接触(污染
这也是为何全球都没有制作成非洲猪瘟疫苗的原因!!
特点:
(1)基因组大且复杂

蓝耳病病毒 12倍
猪瘟病毒

口蹄疫病毒 24倍
(2)基因多变,22个
(3)对环境抵抗力较强
对温度的抵抗力较强
温度
60℃
20分钟

56℃
70分钟

25-37 ℃
数周

冻肉
数年 数十年
未熟肉品、腌肉、泔水中可长时间存活
县级兽医主管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组织2名 以上兽医人员立即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
2、采样送检,确诊疫情
3、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溯 源工作
4、成立指挥部,发布封锁令
疫情发生所在地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报请同级人民 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人民政府在接到报告后,应在 24小时内发布封锁令。
2、对疑似病例,必须由省级畜牧兽医部门将病料送国家重大动物 疫病参考实验室,作进一步的病毒分离与鉴定,鉴定结果可作为确 诊或排除的依据。
10、疫情应急处置
(一)疫情应急反应简易程序 1、发现非洲猪瘟可疑病例或接到疫情报告时,应立
即报告至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由县指挥部派 出的重大动物疫情处置专家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现 场诊断。
2、诊断为怀疑非洲猪瘟疫情的,指挥部应立即对 发病场(点)采取紧急隔离控制和消毒等防控措施, 限制该场(点)相关人员和生猪及其产品流通。
疫情应急反应一般程序
1、对临床诊断怀疑为非洲猪瘟疫情的,由市指挥部会同省专家组进行现场 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采样送检。
2、疑似病例确认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由县畜牧兽医中心立即划定疫点、 疫区、受威胁区,并向县指挥部报告。县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由县人民政府 立即发布封锁令。在封锁期间,禁止染疫和疑似染疫的生猪及其产品流出 疫区,禁止非疫区的生猪进入疫区,并根据扑灭动物的需要对出入封锁区 的人员、运输工具及有关物品采取消毒和其他限制性措施。
指挥部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调动重大动物疫病疫情处理预备 队,实施对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封锁和消毒,对疫点周围3公 里范围内所有生猪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对疫点周围5公里范围 内的生猪采取紧急消毒灭源等应急处理措施,迅速控制和扑灭疫 情。
八、发现疫情应急反应
报告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家猪、野猪异常死亡,或不明原 因大范围生猪死亡的情形,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 生监督机构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19
9 .2
20
9 .2
2 1 9 .2 4
疫情发生地区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 河南省郑州市经济开发区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古泉镇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五星乡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金坝办事处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长青乡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向阳区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许镇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天湖街道办事处
1、我国非洲猪瘟疫情
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发生情况明细表
序号 疫情时间
1
8 .3
2
8 .1 6
3
8 .1 9
4
8 .2 3
5
8 .3
6
9 .2
7
9 .2
8
9 .3
9
9 .3
10
9 .5
11
9 .6
12
9 .6
13
9 .6
14
9 .6
1 5 9 .1 0 .
1 6 9 .1 4
1 7 9 .1 4
1 8 9 .1 7
软蜱
非洲猪瘟的蔓延
1、生猪养殖量大 2、生物安全条件差 3、生猪跨区域调运频繁 4、疫苗 5、存在野生宿主 如野猪、软蜱(山西、新疆、甘肃、西藏)
7、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最急性型的临床症状:无预兆猝死;
急性型:最主要的表现是各年龄段猪的高死亡率,高热 (40-42℃)稽留3天左右,食欲不振,身体虚弱,躺下并 且蜷缩, 四肢潮红,皮下出血,眼、鼻部有明显的分泌物, 鼻孔出血,妊娠期流产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