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JF-SOP-005钢化玻璃作业指导书发放编号受控状态批准人持有者2013—07—25 发布2013—08—01实施有限公司发布JF-SOP-005目的:规范钢化工序的生产操作,减少生产中的工作失误,保证设备正常运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有序进行。
范围:钢化生产线内容1生产准备1.1按照规定时间穿戴好劳保用品进入岗位,整点交接班,若无人接班,上班人员不能离开岗位,不能停止生产,同时向领导或调试反映,有人接班后方可下班。
1.2上班班长或控制工必须将本班的生产情况以及设备、工艺方面出现的问题向下个班交代清楚,严格履行交接班制度。
班长或是控制工接班后应该认真仔细地阅读所要生产玻璃的质量控制卡,并且仔细清点半成品玻璃的数量,严格按照质量控制卡的要求进行生产。
1.3检查加热段传动是否正常,温度是否达到设定值。
1.4检查两台风机,打开变频器开关,观察风机控制是否正常。
当生产平玻璃时,打开1#柜面板上除变弧电机外的其他控制旋钮。
1.5上下片台胶辊转动的情况下将上面的灰尘等杂物扫干净,确保炉膛的清洁。
1.6开始正常生产前,先用5mm或6mm玻璃参数做一空炉试验,在空炉试验过程中,要从上片段、加热段、风机、下片段逐项检查设备运转情况,确定设备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生产。
空炉试验还将钢化段传送辊上的灰尘等杂物吹去,保证加工玻璃的清洁。
2电炉开机升温过程2.1检查炉体各个部分已经密封,风栅段没有任何杂物,风机房风机进风口处没有任何杂物。
2.2确认压缩空气供气正常(大于7bar)。
2.3视频监视器将显示描述工艺过程状况。
2.4启动主传动,打开控制盘的“主传动机构起动/ 停止”开关,主传动电机和风机将起动。
观察主传动,胶衣轮的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5按动页面,调出工艺参数调整页面,输入电炉各区所需的温度。
升温过程应该按照升温曲线所规定的时间和温度进行升温(升温曲线见9)2.6升温过程中应每隔30 分钟检查炉丝是否有烧断的,温度显示是否正常,陶瓷辊转动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应及时找有关人员处理。
3钢化处理3.1陶瓷辊道清洗后第一个班生产前要开启SO2,流量30-50cm3/min ,开10-20 分钟,进玻璃前关闭,(SO2必须在加热炉达到工作温度时方可使用)。
3.2在工艺过程状况显示页面进入工艺参数调整页面,将准备生产的玻璃厚度值准确地输入微机,并根据质量要求整定其它工艺参数。
3.3根据玻璃规格大小调整加热平衡压力和空气平衡压力。
3.4回到主页面,启动变频器。
3.5同时启动风机。
3.6玻璃进炉前,先用手发出模拟信号,进行一次空车测试,检查设备联动情况(检查有限公司 玻璃钢化作业指导书 版次: A0 第 3 页 共 7页有限公司 内容:放片段、加热段、冷却段、取片段的传动情况,炉门是否及时开启,风机 是否及时吹风,风压是否稳定而且准确,荧屏上各数值显示是否正常,是否有故 障报警等 ) 。
3.7 确认没有问题后开始进玻璃,第一炉只进一排玻璃进行试生产,并检查设备的运行 状况及荧屏显示是否正常。
3.8 风栅吹风开始时,要观察玻璃的出炉情况 ( 如数量、变形等 ) ,如果玻璃在风栅内炸 裂,则要立即停止冷却段传动, 如果有碎玻璃卡在冷却段辊道中间, 应及时清除。
3.9 第一炉玻璃到取片台后,要按照质量控制卡要求进行检验,以便进一步调整工艺参 数。
3.10 如果第一炉玻璃情况正常,则可逐炉增加放片数量,进行正常生产,但每炉放片 的总长度不得超过 3.6m 。
3.11 上片时摆放玻璃间隙为 50mm 左右,在装炉量不足时,相邻两炉玻璃所剩余的空间 要错开。
3.12 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玻璃缺陷调整见“玻璃钢化过程缺陷调整表” 。
3.13 生产结束后,岗位人员各负其责,打扫现场卫生,同时上片人员配合班长做好退 废玻璃数量的清点整理工作,下片人员做好成品的入库工作。
4 注意事项4.1 紧急情况处理4.1.1 在出现重大紧急情况时, 应该立即按下电炉任意一处的紧停开关。
此时电炉各传 动部份停止运转。
4.1.2 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A. 突然停电,炉内有玻璃;B. 炉内玻璃因故障而没有全部出炉;C. 摆片超长时。
应采取如下措施: 需按下紧停开关,使用手动柄将前后炉门打开。
4.1.3 手动把玻璃送出加热炉,进入急冷室自然冷却,然后人工将其移出。
4.1.4 不允许未经冷却的玻璃停留在取片台橡胶辊上,以免烧坏橡胶辊。
4.1.5 加热炉内如有碎玻璃卡在陶瓷辊道间或后炉门处送不出去时, 应将加热炉顶盖升 起 200mm ,用铁钩或木耙等专用工具将其取出或敲碎在加热炉中, 保证加热炉内 无碎玻璃卡在辊道中间,以免影响继续生产。
4.1.6 加热炉和急冷室都腾空时,将紧停拨至正常位,使炉门和进气口关闭。
4.1.7 腾空加热炉后切记通过前炉门观察炉内是否仍有玻璃。
4.2 钢化夹层的玻璃的加工4.2.1 钢化班长在接到加工定单时需在每片玻璃的尺寸图纸上明确标注玻璃的进炉方 向。
保证所有需要夹层的上下两片钢化玻璃的进炉方向和钻孔对位标记的方向一 致。
4.2.2 各当班主操在钢化这种玻璃前必须核对玻璃的钻孔方向和异形方向是否同加工 单的要求一致,确认无误后方可生产。
当发现玻璃原片同加玻璃钢化作业指导书版次: A0工单不符时,需立即通知钢化班长进行处理。
4.2.3钢化主操须保证需要夹层的上下两片玻璃的进炉方向和钻孔对位标记的方向都要一致。
4.2.4需要夹层的玻璃的波形度和弓形度都必须达到内控标准的要求,并确保需要夹层的上下两片钢化玻璃的波形和弓形的方向一致4.2.5钢化下片人员在玻璃钢化后,需用记号笔在每片需要夹层的钢化玻璃前部的锡面一侧画出箭头标明钢化进炉的方向。
4.2.6每架玻璃加工完毕后,钢化主操必须按照实际钢化的数量据实填写“工序交接单”,并夹在已经钢化的玻璃架中间,禁止不合格产品流入下一道工序。
4.2.7为尽量减少夹层气泡,对于弯钢化夹层,应严格控制玻璃的吻合度和平面度并尽量做到配套加工;对于平夹层应按内控标准严格控制玻璃的波形度及玻璃的折边量。
4.3炉体降温程序4.3.1用常规方法使加热炉停止工作。
4.3.2切断电器柜上的加热电源。
4.3.3拨动加热炉冷却开关,打开炉顶急冷锥孔和炉门。
4.3.4降温过程中要分段提升炉顶,待炉膛温度降至200℃以下时,方可将炉顶完全升起,在四根立柱上插入安全销。
4.3.5降温开始时第一个小时应在不升起炉顶的情况下,只靠锥阀抽风降温,一小时后方可逐步升起炉顶,在炉温大于400℃时炉顶升起高度不应大于100mm,避免炉内高温散发出来烤坏其它部分。
4.3.6降温时应通知空压机房,不准停止供气,否则锥阀将落下,不能达到降温目的。
4.4 洗炉, 擦洗陶瓷辊道4.4.1在发生爆炉、或玻璃麻点严重等情况下需要停机洗炉。
4.4.2首先停止加热。
4.4.3等炉温降到400℃以下后再逐步将炉膛升高至顶部,防止加热炉面漆变色及加热炉变形。
4.4.4等炉温降到50℃以下时,通知维修人员检查炉膛和炉丝、热电偶等,发现异常要彻底处理。
4.4.5四根立柱上必须插入安全销后炉膛方可进人。
4.4.6工作时切勿挤压加热炉两侧的保温材料,以保持加热炉良好的密封。
4.4.5清洗硅辊时,要先用沾过干净温水并拧干的毛巾将硅辊上的SO2斑点擦去,再用500#砂纸将硅辊上的杂物砂掉,最后用沾酒精的干净毛巾清洗,并用手掌检查硅辊表面的光洁程度,发现有不光滑的地方要再用砂纸打磨,直到表面光洁为止。
4.4.6硅辊清洗完毕要立即将炉膛降至最低处,避免灰尘进入炉膛内。
4.4.7工作时切勿挤压加热炉两侧的保温材料,以保持加热炉良好的密封。
4.4.8疏通加热平衡吹风孔。
4.4.9将加热平衡的三个电磁阀全部打开,将加热平衡的吹风压力调整到4bar 以上。
有限公司玻璃钢化作业指导书 版次: A0 第 5 页 共 7页4.4.10 用直径为 1mm 的细钢丝将加热平衡吹风孔全部疏通一遍,保证每个孔都通畅, 用手检查感觉每个孔的吹风 压力是否一样。
4.4.11 检查加热平衡管的固定是否有松动,位置是否正确,辐射管及防护钢板是否正常 以及保温材料有无损坏,如有问题,应通知有关人员处理。
4.4.12 清除卡在辊道中间和落在辐射管上的碎玻璃。
4.4.13 启动主传动, 待启动成功后, 将主传动的传送速度设定为 600-700mm/s ,用手逐 根检查陶瓷辊有无跳动,如有异常找维修人员处理。
4.4.14 将主传动的传送速度设定为 500-600mm/s ,用手握住砂带随着辊道转动,从两端有限公司玻璃钢化作业指导书版次:A0 向中间擦拭,直到辊子光滑无沾结物。
4.4.15待所有辊道打磨完后,将主传动的传送速度设定为150-200mm/s。
4.4.16用吹风机将炉膛及辊道上的灰尘吹净。
4.4.17用白的确良布和软化水逐根清洗辊道,直至辊道表面清洁无异物。
4.4.18及时更换用脏的软化水,辊道全部清洗好后,用手检查擦洗情况,保证每根辊子表面光洁无污物时方可合上加热炉,准备升温。
4.4.19洗炉后的升温过程要有操作人员现场值班,及时检查机器运转情况,观察炉膛升温的速度和均匀性,如有异常立即通知维修人员4.4.20炉温升到设定温度并保持0.5 小时后方可将玻璃送入炉膛,虽然炉膛温度已定值但硅辊温度还不够,如过早送入玻璃会造成玻璃在钢化段破碎。
4.5二氧化硫(硫磺粉)使用4.5.1二氧化硫(SO2)可以在硅辊表面形成一个很薄的隔离层, 有助于保护玻璃下表面。
如玻璃底部存在擦伤或刚洗过陶瓷辊道,可以适当使用一些SO2。
使用时间为10~15分钟。
4.5.2二氧化硫SO2的过量使用没有任何好处。
如果在玻璃表面已形成一个蓝色涂层,那么就不应该使用SO2。
如果过量使用,会在硅辊表面上积累而形成棕色斑点,这些斑点会在厚玻璃上产生明显的麻点,使硅辊定期要进行不必要的清洗。
4.6洗炉与停炉后再生产时的处理4.6.1每次洗炉后在正式生产前,要用8mm以上干净、边部粗磨的玻璃进行不间断压炉。
4.6.2停炉保温超过12 小时,需不间断压炉。
4.6.3经不间断压炉后,确认玻璃表面质量无缺陷,可进行正式生产;玻璃表面质量达不到要求时,通知机电人员进行处理。
4.6.4当陶瓷辊道清洗后的第一次生产时应开启二氧化硫10分钟,流量为30 立方毫米/ 秒;4.7关机4.7.1关掉风机变频器。
4.7.2务必使炉门关闭,若未关闭,检查其电磁阀,然后用手将其关闭。
4.7.3如果生产停止时间很短,无需采取其他措施,如果停用时间较长,应把加热炉下部温度降低60℃。
4.7.4除保留加热段传动开关打开外,关闭其他传动开关。
4.7.5如果加热炉停用时间很长,如节假日等,应关闭计算机加热开关;4.7.6只有当温度降低到200℃以下时,才能停止加热炉主传动,否则只能让其正常空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