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城市幸福指数排名表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
所谓幸福指数,就是衡量民众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
幸福指数是对人们通常所说的幸福感的量化,是人们根据一定价值标准对自身生活状态所作的满意度方面的评价。
国民幸福指数是社会良性运转的“晴雨表”。
幸福指数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
他认为,幸福=效用/欲望。
也就是说,幸福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
他还把影响效用的因素分为物质财富、健康长寿、环境改善、社会公正、人的自尊五大类。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幸福指数的因素固然很多,但经济无疑是最根本的因素之一。
没有一定物质财富的积累和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就根本谈不上国民的幸福感。
据有关调查报告显示,在当代中国,人们感到不幸福的主要原因依然是贫穷,大约54.6%的城镇居民和66.4%的农村居民将贫穷列为感到不幸福的主要原因。
幸福指数:
A类指标:涉及认知范畴的生活满意程度,包括生存状况满意度(如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生活质量满意度(如居住状况、医疗状况、教育状况等)。
B类指标:涉及情感范畴的心态和情绪愉悦程度,包括精神紧张程度、心态等。
C类指标:指人际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程度,包括对人际交往的满意程度、身份认同,以及个人幸福与社会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