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质量工具培训资料
声音小 失真严重
正リ 7
リ
2
有明显机械传动杂音 轻 指示灯不亮
重 灵敏度太低
缺 电池弹簧卡松紧不合适
)
( 严重机震
陷
任一功能健不起作用
正丨 6
影
调谐传动机构卡死、打
响
滑 调谐过头是可变电容损 坏
丯
4
正
拉杆天线不能伸缩定位
能 其他
收
听
小计
) 任一旋钮手感不适
专家的话
用途
• 调查表:收集数据 • 分层法:数据项目的设立 • 排列图:看问题的分布情况,找出主要因素。 • 因果图:理清思路,寻找原因。 • 散布图: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 直方图:看问题的分别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存在。 • 控制图:稳定与否。
口決
• 查检集数据 • 层别作解析 • 排列抓重点 • 鱼骨追原因 • 散布看相关 • 直方显分布 • 管制找异常
PDCA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AP CD
PDCA的职责分布
7.效果维持 6.效果确认
A 管理人员
C 检验人员
8.反省及今后计划
1.主题选定
2.课题明确化与目标设定
P 管理人员
3.方策拟定 4.最适策追究
D 作业人员
5.最适策实施
旧质量七大工具
前言:1.质量控制工具与应用概述 1、表示事物特征 在质量管理活动中收集到的数据大都表现为杂乱无章的,这就需要运用统计方法
常 接入耳机没有声音
リ
2 微 开关手感不适
特殊(
)
收
缺
其他 听
正正
丨
11 陷
小计
46
) 注 : 总 计 缺 陷 数 : 9 1 个 ; 缺 陷 率 : 2 1 .5%
插孔手感不适 其他
小计
9 2 .5 .1 0
007
记号
频 数
正丨 6
丯
4
リ
2
正 正 14 丯
正
5
31
正
5
丯
4
リ
2
川
3
14
3、频数调查表
通过分析,认为造成漏气有两个原因: ①该工序涂密封剂的工人A、B、C三人的操作方法有差异; ②气缸垫分别由甲、乙两厂供给,原材料有差异。 因此采用分层法列成表1-3、表1-4进行分析。
表1-3 按工人分层的漏气情况表
工人 漏气 不漏气 漏气率p/%
A6
13
32
B3
9
25
C 10
9
53
合计 19 31
通常,我们将分层与其他质量管理中统计方法一起联用,即将性质相同、在同一生产条件下得 到的数据归在一起,然后再分别用其他方法制成分层排列图、分层直方图、分层散布图等。
【例1-1】 在柴油机装配中经常发生气缸垫漏气现象,为解决这一质量问题,对该工序进行现 场统计。
(1)收集数据:n = 50,漏气数f = 19,漏气率p = f / n = 19 / 50 = 38% (2)分析原因
一、调查表
调查表是为了调查客观事物、产品和工作质量,或为了分层收集数据而设计的图表。即把产品 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分类预先列成调查表,则检查产品时只需在相应分类中进行统计。
1、不良项目调查表 质量管理中“良”与“不良”,是相对于标准、规格、公差而言的。一个零件和产品
不符合标准、规格、公差的质量项目叫不良项目,也称不合格项目。缺陷调查表如1-1表。 表1-1 不良品项目调查表
(5)根据排列图,确定主要因素、有影响因素和次要因素。 主要因素——累计频率Fi在0%~80%左右的若干因素。它们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原因, 又称为A类因素。其个数为1~2个,最多3个。 有影响因素——累计频率Fi在80%~95%左右的若干因素。它们对产品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又称为B类因素。 次要因素——累计频率Fi 在95%~100%左右的若干因素。它们对产品质量仅有轻微影响, 又称为C类因素。
培训目的
• 解决问题的一般途径 • 常用质量工具的原理 • 常用质量工具的应用
教材结构
一. 二. 三. 四.
解决问题的一般途径 旧七项质量工具的原理 一个案例 其他工具的简介
一、解决问题的一般途径
工作及生活中难免碰到问题,一旦发生问题如不立即解决,小问题也可能变成大问题。 然而,解决问题是要用方法的,否则必将杂乱无章,思路混乱。 而质量工具就是能协助我们迅速且正确解决问题的利器之一。
进行分类。列表汇总每个项目发生的数量即频 数fi,按大小进行排列。
(3)计算频数fi 、频率Pi %、累计频率Fi等。
图1-13 排列图的形式
(4)画图 排列图由于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顺序排列的矩形和一条累计频率折线组成。
左边的纵坐标表示频数fi ,右边的纵坐标表示频率Pi ;横坐标表示质量项目,按其频数大 小从左向右排列;各矩形的底边相等,其高度表示对应项目的频数;对应于右边纵坐标频 率Pi ,应在各矩形的右边或右边的延长线上打点,各点的纵坐标值表示对应项目的累计频 率;以原点为起点,依次连接上述各点,所得折线即为累计频率折线。
【例1-3】 某化工厂对十五台尿素塔焊缝缺陷所需工时进行统计分析,如表1-9。
表1-9 焊缝缺陷所需工时进行统计分析表
序号
1 2 3 4
项 目 返修工时fi
焊缝气孔
148
夹渣
51
焊缝成型差 20
焊道凹陷
15
频率Pi/% 累计频率Fi/% 类别
60.4 20.8
8.2 6.1
60.4 81.2
A
89.4 95.5
除产品外形图, 用语言或文字描 述缺陷发生的频 数也是可以的, 如表1-2所示。
表 1-2 收 音 机 功 能 、 外 观 缺 陷 调 查 表
型号
生产日期
甲
生产日期
送检总数
400 台
缺陷 程度
检查项目
声音时有时无
调查日期
记号
频 数
リ
2
9 2 .5 .11
检查员
缺陷 程度
检查项目
任一功能键工作不正常
B
5
其他
11
4.5
100
C
合计
245
100
按排列图作图步骤,确定焊 缝气孔和夹渣为主要因素;焊 缝成型差和焊道凹陷为有影响 因素。所作排列图如图1-14。
图1-14 焊缝缺陷排列图
2、排列图的用途 (1)找出主要因素 排列图把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的少数与次要的多数”直观地表现出来,使我们明确应该
四、因果图
因果图是表示质量特性与原因的关系的图。主要用于寻找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既分析原因 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对于主要质量问题可以采取排列图法获得,然后根据分析问题的原因,采 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解决。在生产过程中,引起质量波动主要与人员、机器、材料、工艺方法和 环境等因素有关,而一个问题的发生往往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从表面上难以迅速找出其中 主要的因素。我们可以运用收集信息的各种方法将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反映在一张图上,比较 原因大小和主次,从而迅速找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也就是根据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最终 结果),找出影响它的大原因、中原因、小原因、更小原因等等。探讨质量原因,要从大到小, 从粗到细,寻根究底,然后采取措施。因果图就是通过层层深入的分析研究来找出影响质量原 因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从交错混杂的大量影响因素中理出头绪,逐步地把影响质量主要、关 键、具体原因找出来,从而明确所采取的措施。
由表1-5再次提出降低气缸漏气率的措施是: ①使用甲厂提供的气缸垫时,要采用工人B的操作方法。 ②使用乙厂提供的气缸垫时,要采用工人A的操作方法。实践表明,上述的分层法及 采用的措施十分有效,漏气率大大降低。
三、排列图 排列图是通过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问题,以便确定质量改进关键项目的图表。排列
项目 日期
交合 验格 数 数 废品数
不良品 次品数 返修品数
废品类型
不良品类型
次品类型
返修品 类型
良品率/%
2、缺陷位置调查表 大多是画成产品外形图、展开图,然后在其上对缺陷位置的分布进行调查。缺陷位置
调查表宜与措施相联系,能充分反映缺陷发生的位置,便于研究缺陷为什么集中在那里, 有助于进一步观察、探讨发生的原因。
为了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可比性、全面性和准确性,调查表格设计应:
• 简单明了,突出重点; • 应填写方便,符号好记; • 调查、加工和检查的程序与调查表填写次序应基本一致; • 填写好的调查表要定时、准时更换并保存; • 数据要便于加工整理,分析整理后及时反馈。
二、分层法
分层就是把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把性质相同、在同一生产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在一 起,把划分的组叫做“层”,通过数据分层把错综复杂的影响质量因素分析清楚。
从哪里着手来提高产品质量。实践证明,集中精力将主要因素的影响减半比消灭次要因素收效 显著,而且容易得多。所以应当选取排列图前1~2项主要因素作为质量改进的目标。如果前 1~2项难度较大,而第3项简易可行,马上可见效果,也可先对第3项进行改进。
(2)解决工作质量问题也可用排列图 不仅产品质量,其他工作如节约能源、减少消耗、安全生产等都可用排列图改进工作,提 高工作质量。检查质量改进措施的效果。采取质量改进措施后,为了检验其效果,可用排列 图来核查。如果确有效果,则改进后的排列图中,横坐标上因素排列顺序或频数矩形高度应 有变化。
6、发现质量问题,分析和掌握质量数据的分布状况和动态变化 用于这方面的统计技术有:频数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排列图等。 7、描述质量形成过程 用于这方面的统计技术有流程图、控制图等。
前言:2.产品质量波动 1、正常波动 正常波动是由随机原因引起的产品质量波动。这些随机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大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