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司法考试刑法历年试题及标准答案解析——经典选择题

司法考试刑法历年试题及标准答案解析——经典选择题

司法考试刑法历年试题及答案解析——经典选择题————————————————————————————————作者:————————————————————————————————日期:2司法考试刑法历年试题及答案解析——经典选择题2005年1下列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法不溯及既往 B.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罚体系 C.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D.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答案BCD 考点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内容详解1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的设定首先必须轻重有序、适当。

各个法条之间对犯罪量刑要统一平衡不能罪重的量刑比罪轻的轻也不能罪轻的量刑比罪重的重。

罪刑相一致原则要求2刑罚与罪质相适应。

不同的罪质标志着各该行为侵害、威胁法益不同。

这种不同正是表明各种犯罪具有不同的危害程度、从而决定刑事责任大小的根本所在。

罪刑相一致原则要求3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在罪质相同的犯罪中犯罪情节不一致其社会危害性就不同量刑当然必须注意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

刑罚的轻重还要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人身危险性体现着行为人对社会的潜在危险程度现代刑罚追求遏制犯罪、预防犯罪的目标把人身危险性作为决定刑罚轻重的标准之一符合刑罚目的的要求。

罪刑相一致原则在行刑中体现为重视人身危险性的消长变化具体的制度运作就是合理的运用减刑、假释等规定。

A选项中的“刑法不溯及既往”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

评论难度中等对考生的刑法理论功底要求较高。

2.下列哪些行为不构成单位犯罪 A.甲、乙、丙出资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专门从事走私犯罪活动 B.甲、乙、丙出资设立的公司成立后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为主要经营活动 C.某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以公司名义印刷非法出版物所获收入由他们二人平分D.某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组织职工对前来征税的税务工作人员使用暴力拒不缴纳税款答案ABCD 考点单位犯罪详解根据最高法1999年6月18日第14号司法解释的规定个人为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选项A和B中描述的案情符合这一规定不应以单位犯罪论处。

司法解释还规定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归个人私分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选项C符合这条规定。

选项D中行为人触犯的罪名是抗税罪法律并未规定此罪可以由单位构成。

根据《刑法》第30条“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规定法律没有规定为单位犯罪的不成立单位犯罪。

抗税罪不能成立单位犯罪。

评论对司法解释的详细考察难度中等。

3.下列关于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如何执行问题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一般要剥夺政治权利其刑期与主刑一样同时执行 B.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从有期徒刑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执行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C.被判处拘役的罪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从拘役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执行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 D.被判处管制的罪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附加刑与主刑刑期相等同时执行答案BCD考点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刑期的计算详解根据相关法条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的计算有以下三种1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因此选项D正确。

2判处有期徒刑、拘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

因此选项BC正确。

3判处死刑包括死缓、无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从主刑执行之日起开始计算。

4.下列关于从重处罚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A.从重处罚是指应当在犯罪所适用刑罚幅度的中线以上判处B.从重处罚是在法定刑以上判处刑罚C.从重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D.从重处罚不一定判处法定最高刑答案CD 考点量刑中的“从重处罚”详解根据《刑法》第62条的规定从重处罚或者从轻处罚都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从重处罚并不意味着在法定刑的“中间线”以上判处刑罚因为刑法并没有以法定刑的“中间线”为标准区分从重处罚与从轻处罚对绝大多数法定刑也不存在清晰的中间线只有大体意义上的“中间线”。

如果以“中间线”为标准就必然造成重罪轻判或者轻罪重判的结果。

从重处罚是相对于既没有从重处罚情节又没有从轻处罚情节的一般情况下所应判处的刑罚而言即比没有上述情节时所应判处的刑罚相对重一些。

所以从重处罚也不是一律判处法定最高刑。

评论难度较大要求有较高的理论素养。

5.符合下列哪些情形而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可以构成累犯A.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以后B.赦免以后C.缓刑考验期满以后D.假释考验期满以后答案ABD 考点累犯的成立条件详解根据《刑法》第65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

所以AB选项正确。

假释是刑罚的执行制度假释考验期满意味着刑罚执行完毕同样有可能构成累犯。

所以D选项正确。

但是缓刑不同于假释缓刑属于刑罚裁量制度缓刑考验期满并不意味着刑罚执行完毕只是刑罚附条件的不再执行没有满足刑法要求的“刑罚执行完毕”这一要求因而在缓刑考验期满以后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不能构成累犯。

所以C选项错误。

评论简单考察法条的题目6.下列哪些犯罪行为应实行属地管辖原则 A.外国人乘坐外国民航飞机进入中国领空后实施犯罪行为 B.中国人乘坐外国船舶当船舶行驶牙公海上时实施犯罪行为C.外国人乘坐中国民航飞机进入法国领空后实施犯罪行为 D.中国国家工作人员在外国实施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答案AC考点属地管辖原则详解根据《刑法》第6条规定的属地管辖原则凡在中国领域内犯罪的除特别规定外都适用我国刑法。

这里的中国领域包括我国的领土D选项中的“外国”不符合、领空A选项符合、领海B选项中的“公海”不符合还包括悬挂我国国旗的航空器C选项符合和船舶。

评论对领土含义的正确掌握难度一般。

7.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 A.犯罪的预备阶段 B.犯罪的实行阶段 C.犯罪行为尚未实行完毕的情况下 D.犯罪行为已经实行完毕的情况下答案ABCD 考点犯罪中止的条件详解根据《刑法》第24条的规定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整个犯罪过程中指犯罪的预备阶段A选项符合、实行阶段B选项符合包括犯罪既遂之前的犯罪行为尚未实行完毕或者行为已经完毕C和D选项符合。

评论对刑法重要概念的简单考察。

8.下列哪些人可以成为非法经营同类企业罪的犯罪主体 A.中外合资企业的董事、经理B.固有公司的董事C.国有企业的经理D.国有公司控股的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答案BC 考点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详解题目中的罪名错误应该是“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根据《刑法》第156条的规定构成此罪的主体只能是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和经理不包含中外合资企业的董事、经理和国有公司控股的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

评论由于考点比较生僻虽然是对法条记忆的考察但是想得分比较难。

要求考生掌握知识的广度。

9.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关于刑法对特殊正当防卫的规定下列哪些理解是错误的 A.对于正在进行杀人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没有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能称为正当防卫 B.“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表述不仅说明其前面列举的抢劫、强奸、绑架必须达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而且说明只要列举之外的暴力犯罪达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也应适用特殊正当防卫的规定 C.由于特殊正当防卫针对的是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而这种犯罪一旦着手实行便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应当允许防卫时间适当提前即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处于预备阶段时也应允许进行特殊正当防卫 D.由于针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进行防卫时可以杀死不法侵害人所以在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结束后当场杀死不法侵害人的也属于特殊正当防卫答案ACD 考点特殊防卫权详解特殊防卫权只是赋予防卫人可以使用更大的防卫强度的权利并不要求防卫一定要出现伤亡结果因此A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包括与抢劫、强奸犯罪的暴力相当的针对人身安全的犯罪如抢劫枪支弹药罪、劫持航空器罪等。

B选项的说法正确。

特殊防卫权是正当防卫权之一种与普遍的正当防卫一样必须符合法律所要求的时间条件一一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所以C和D选项中将不符合法律要求的事前防卫和事后防卫看作正当防卫的说法是错误的。

评论难度适中要求利用正当防卫理论对法条作出恰当的理解。

10.关于盗窃罪的认定下列结论哪些是正确的 A.甲因饮酒过量醉卧街头。

乙向围观群众声称甲系其好友将甲扶于无人之处掏走甲身上一千余元离去。

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B.甲与乙在火车上相识下车后同到一饭馆就餐。

乙殷勤劝酒将甲灌醉掏走甲身上一千余元离去。

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C.甲去一餐馆吃晚饭时值该餐馆打烊服务员已下班离去只有老板乙在清帐理财。

在甲再三要求之下乙无奈亲自下厨准备饭菜。

甲趁机将厨房门反锁致乙欲出不能只能从递菜窗口眼看着甲打开柜台抽屉拿走一千余元离去。

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D.甲在街头出售报纸时发现乙与一摊主因买东西发生纠纷其携带的箱子内有贵重物品放在身旁的地上便提起该箱子悄悄溜走。

乙发现后紧追不舍。

为摆脱乙的追赶甲将手中剩余的几张报纸卷成一团扔向乙击中乙脸乙受惊吓几乎滑倒。

随之又追终于抓住甲。

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答案AD 考点盗窃罪详解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公司财物数额较大依据司法解释为500元以上的行为是盗窃行为。

A选项中乙趁甲酒醉而窃取身上财物符合盗窃罪特征。

乙对周围群众的谎言只是为自己的盗窃行为创造条件不是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

B选项中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主动将被害人灌醉然后劫取钱财的属于以暴力、威胁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丧失反抗能力的方式实施的抢劫罪。

与盗窃罪的区别在于客观上行为人通过主动的行为促使被害人丧失反抗能力。

C选项中甲采取了非法拘禁被害人的方式使被害人无法反抗从而当场获取财物构成抢劫罪。

D选项中甲实施了盗窃行为在被追捕的过程中为逃避抓捕而使用轻微暴力的不能转化为抢劫罪。

《刑法》第269条的“暴力”与第263条的“暴力”应该是相当的都必须是达到足以抑制他人反抗的程度、因此甲的行为仍应定盗窃罪。

11.下列哪些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一罪 A.甲将仇人杀死后取走其身上的5000元现金B.甲持刀拦路行抢故意将受害人杀死后取走其财物C.甲在抢劫过程中为压制被害人的反抗故意将被害人杀死取走其财物D.甲实行抢劫罪后为防止受害人报案将其杀死答案BC 考点抢劫罪的罪数认定详解A先因为仇恨而将人杀死构成故意杀人罪又另起犯意取走死者随身财物的构成盗窃罪有人认为定侵占罪实行数罪并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