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亚教学案

东亚教学案

东亚学案1、区域定位突破:(1)在图中画出重要经纬线。

(2)国家① ② ③ ④ ⑤ ⑦ 洋 ⑧ 渔场⑨ 海 ⑩ 海峡 2、概述: ⑴ 位置范围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⑵ 地形、河流①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 多平原丘陵。

②海岸线比较曲折,沿海有许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位置 范围本四岛、台湾岛等)。

③岛屿上则多山地和丘陵,平原狭小,河流短促。

⑶气候: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三种季风气候的成因与特征: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以上;雨季较长;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以南。

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参考教材)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思考东亚地形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⑷人口和经济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人种:黄色人种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⑸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叶的产地。

日本是世界的工业大国、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此外韩国、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台湾省、香港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和新兴工业区不断形成。

西部内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这里天然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一定地位,矿产资源也正在开发利用之中,经济发展前景很可观。

蒙古地广人稀,色楞格河沿岸人口集中。

朝鲜半岛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

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森林、矿产资源丰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绩。

半岛南部为韩国,经济以汽车、电子、服装等制造业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

蒙古的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日本为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

中国是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交通便利,城市众多,经济发达。

交通不便,人口较少,以畜牧业为主,经济发展迟缓。

朝鲜半岛概况:位置:朝鲜半岛三面环海,东濒日本海,西临黄海,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

海岸线长而复杂,多半岛,多海湾,多良港,多岛屿。

陆上与我国辽宁、吉林两省接壤,鸭绿江和图们江为中朝两国界河。

海上邻国有日本、俄罗斯等。

地形:地势东高西低、山地多集中在北部和东部。

多低山丘陵(70%是丘陵山地),东部太白山脉是主要山脉。

平原多集中在西部和南部的河流中下游和海岸地带,是人口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由南向北由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水汽多由夏季东南季风带入,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

河流:主要河流有洛东江、汉江、锦江等。

多自东向西注入黄海和朝鲜海峡。

资源:森林、水力较丰富。

经济:韩国是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其二战后积极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加工业,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使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近些年针对国际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

热点链接:热点一:北京时间1月31日,位于日本鹿儿岛县与宫崎县交界的新燃岳火山从1月26日开始持续喷发,附近村庄和农场被厚厚的火山灰所覆盖,迫使日本当局提升了警戒级别,要求周围1.2英里(约合2公里)以内的居民迅速撤离。

(关注地质构造和板块理论)热点二:2010年11月23日朝鲜向韩国西部海域延坪岛发射数十枚海岸炮炮弹,韩国进行还击,韩国4死19伤,朝韩相互炮击后,美国韩国日本举行多次军演,半岛局势持续紧张。

3、日本:国名:日本国 Japan面积:37.7万平方千米人口:1.28亿首都:东京 Tokyo [读图识记]1.四大岛、日本海、濑户内海、北方四岛;2.纬度(300N—450N);3.关东平原、富士山;4.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福山、北九州⑴自然地理特征①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

②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③海岸线曲折,有许多优良港湾——本州岛太平洋沿岸的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④境内多山,国土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仅在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关东平原最大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和地震活动。

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⑥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比较丰富。

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思考:1. 濑户内海沿岸全年降水较少,天气晴朗的原因。

2.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雪的原因。

3.描述日本的降水分配特点。

4.冬季温和,南北气温相差较大⑦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但硫磺矿较多,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⑧森林水力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68%,远大于其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比重),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⑵发达的经济①世界经济大国“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三极之一”②经济发展的条件不利条件:国土(狭小)市场、矿产贫乏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

③扬长避短,发展经济。

对外贸易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

日本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

④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濑户内五大工业区。

(因为:沿海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多港湾,适合建立大港口。

在海边,原料运进和产品外运极为方便,减少了陆上运输,省时、省钱、成本低。

日本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缺乏,多是从太平洋航线运到日本,因此,工业多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

----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⑤工业布局趋向分散----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⑥农业和渔业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

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达到基本自给、自足,多种在平原地区,但每年要进口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山丘地区多种桑树、果树和蔬菜。

但蔬菜和水果仍需大量进口。

苹果中红富士苹果是日本培育的优良品种。

日本是一个岛国,周围海域盛产各种海产。

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

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

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

日本的农业有什么特点?日本由于土地资源贫乏,耕地面积少,地块小,农业普遍采用小型农机,分散经营,实行集约化生产。

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

⑶主要城市首都东京,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科学城——筑波宇航中心——种子岛硅岛——九州岛1+1课堂演练例:2005年9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称,中、朝、韩、俄、蒙五国日前签署大图们江行动计划。

五国一致同意将1995年签署的AC B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协议再延长10年,并将合作区域扩大到包括东北三省、朝鲜、罗津贸易区、蒙古的东部省份、韩国的东部沿海城市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部分地区的大图们江地区。

(1)朝鲜半岛的地势特点是,判断依据是。

(2)B城市的分布特点是原因(3)简述AC两条河流的水文特点.(4)D国是亚洲核能发电量最多的国家,试简述其优先发展核电的理由。

(5)试比较A国距B国最近的工业区与D国传统工业区工业发展的条件。

演练:(36分)图3——6中的甲、乙两国都是太平洋中的岛国,甲国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乙国面积约27万平方千米,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国,比例尺较大的是。

(2分)(2)请比较图中甲、乙两国年降水量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12分)(3)请比较图中甲、乙两国农业生产特点及其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势。

(12分)(4)甲国的传统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请分析该国传统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

(6分)(5)请从内力作用的角度,分析甲、乙两国多地质灾害的原因。

(4分)例题:(1)东北高,西南低河流的流向(2)沿河分布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源充足,对外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3)河流有较长的结冰期,含沙量小,每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河流主要靠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大气降水补给,C河有凌汛现象。

(4)日本常规能源缺乏,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且科技力量强,经济基础雄厚,核电地区适应性强,其原料的运输量小。

(5)不同点:A国所在工业区铁煤等资源较丰富,但能源、水源不足,而E国传统工业区资源能源均不足。

A国以陆路运输为主,E国海运便利。

相同点: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科技力量雄厚。

演练:(36分)答题要点为:(1)乙(2分)量出口到国际市场(2分)。

太平洋沿岸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便于工业原料、燃料的运进和工业产品的运出(2分)(5)甲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2分),乙国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2分),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