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课件】( 19张)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课件】( 19张)
• 不同:前者否定,后者以肯定为主。
• 因素:主观上——评价者的阶级立场、教育背景、主观情绪等
•
客观上——时代背景、史料状况、史学研究方法等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 1.蒙古西征概括 • 2.蒙古西征影响 • 探究:蒙古西征如何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
• 在蒙古西征以前的欧亚形势是:诸国纷争, 东西方交通受阻。
——摘自克林凯特《丝绸古道上的文化》
材料二
凡在属国,皆置驿传,星罗棋布,脉络相通。
•
——摘自《永乐大典》
材料三 蒙古西征横扫欧亚大陆……阿拉伯地区的天
文,数学、医药等成果传人了中国;中国的历史、 科技、艺术等方面的成就,通过阿拉伯人更加广 泛地传播到西方。
材料四 有人敬耶酥,有人拜佛,其他人敬穆汉默德,我 不晓得哪位最大,我便都敬他们,求他们庇佑我。
•
(1)中国正处不己
•
(3)中东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奄奄一息
•
(4)东欧拜占庭帝国日趋衰弱
•
(5)西欧各国王权软弱无力,互相争斗
材料一
蒙古国通过三次西征得以“建立一个庞大的、 迄今从未有过的、辽阔的蒙古帝国,就使近东与 中国之间的贸易、交通与文化交流,能以空前未 有的规模开展起来”。
• 特点1:名家多 • 特点2:水平高 • 特点3:领域广 • 特点4:研究深 • 特点5:影响远
• 原因分析
• 史料 托勒密王室等又积极组织博学院,使原来只熟 悉希腊科学的学者们,有机会直接接触到亚非各种文 明的技术和科学,不只限于埃及文化和美索不达米亚 文化,还多少包括了印度在内。
思考: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结局如何?
• 3.“希腊化时代”的开启者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 1.亚历山大远征(公元前334-前324年) • (1)基本概况
•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 1.亚历山大远征(公元前334-前324年) • (1)基本概况 • (2)历史影响 • 思考:以亚历山大远征为例,说明战争
对文化发展的双重作用。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 2.“希腊化时代” • (1)成因分析——概括要点
• (1)远征开启 • (2)政策推动 • (3)种族融合 • (4)中心东移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 2.“希腊化时代” • (1)成因分析 • (2)文化成就
• A.名家推荐——理由 • B.特点概括——精炼 • C.原因分析——全面 •
——摘自《马可•波罗游记》
材料五
亚历山大远征——“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东西方交流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 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犍陀罗艺术
• 结局一:遭受打击,甚至消亡
• 古代国家的宗教随着古代国家的灭亡而消亡。 ——马克思
• 结局二:顽强抵抗,保持传统
• 结局三:交流融合,继续发展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 1.蒙古西征概况
• 材料一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为首的蒙古封建主,在差不多七十 年的时间里,血洗了亚欧国家。前所未有的灾难落到了被征服 国家人民群众的身上。征服,破坏了他们的城市,践踏了他们 的田野,消灭了他们的生产力和文化。”
——摘编自苏联1957年出版的《苏联域外的东方中世纪史》
• 材料二 “蒙古人西征,将以前闭塞之路途,完全洞开, …… 中世纪满天黑云,使人不得望见天日。至是乃因蒙古西征,而 重现光明。当时战争杀人,盈野盈城,似为人类惨祸,而不知 实如空天霹雳,将几百年之酣睡懒病,自梦中警醒。”
——法国学者麦撒
• 思考:二者对蒙古西征的评价其侧重点有何不同?影响历史评 价的因素有哪些?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 看视频思考如下问题: • 1.“希腊化时代”的历史概念 • 2.“希腊化时代”的时空范围 • 3.“希腊化时代”的开启者
• 看视频思考如下问题:
• 1.“希腊化时代”的历史概念
•(
)文化占统治地位;
•(
)古老文明的交流融汇
• 2.“希腊化时代”的时空范围
• 地中海、中东地区;约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