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ghang2008-06-24 20:09 案例一:排版方向对柔性版印刷印品质量的影响柔性版印刷的树脂版由于具有一定的弹性(硬度在邵氏30-60°),易变形,故控制印刷中压力及排版的方向,对更好地获得原稿的网点再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象:一个由文字和粗线条组成的图案,在排版时由于仅考虑了后工序的加工,将图案与走纸方向排列成垂直90°,即印刷辊筒水平方向有宽而长的条杠和实地,在上机印刷中发现无论怎样调节印刷压力,印品上图案线条、边缘总有受压印迹变形现象出现,而且在印刷中印版辊筒跳动得厉害(无图案部分受力不均)。
分析:由于图案为横向排列,印刷过程中压力始终存在一个由0状态到100%实地、再由0状态到实地100%的反复突变过程,因此出现了图案边缘印迹变形的现象,同时亦引起了版辊的剧烈跳动。
解决方案:基于上述分析,经重新改变了排版方向,即图案顺着走纸方向圆周排版,使印刷版辊、陶瓷网纹辊、压印辊自始至终受力均匀工作。
再上机印刷时,印刷版辊跳动正常,印刷的品质亦随着大幅提高。
因此,提醒同行,在印前设计工艺中要注意,理想的图案走型应是斜线、曲线等有连续性的图形,顺着走纸的方向排版。
案例二:印刷大面积实地发虚怎么办?在柔性版印刷生产中,因诸如纸张、网纹辊、油墨、印刷压力等问题,经常会遇到大面积实地发虚、发花等现象。
在包装印刷中,使用表面平滑度较低、容易掉粉的纸张时,此类问题尤为严重。
现象:笔者公司一台柔性版印刷机在日常生产尤其是印刷大面积实地时,总是感到墨层不够厚实饱满。
经调节油墨粘度及加大印刷压力这两种方法调整,在低速30—50米/分钟情况下此现象得到缓解,但当速度逐渐提高到80米/分钟以上时,此现象再度出现,且速度越快,发虚发花现象愈明显。
分析:因网纹辊配制限制,且又不能进行二次印刷,只能从别的方面来解决问题。
我们观察到印刷机上网纹辊刮刀为反向刮刀。
由于油墨的剪切力作用,又因印刷压力不能过大,因此油墨实际上还是减少了,顺着这个思路,那么便应该考虑增加墨量了。
解决方案:调整刮刀方向改为正向刮刀安装,开机试印刷时大面积实地发虚现象已得到改善,且在高速下效果更明显。
此后在生产中我们便根据印刷、印版等性质分别选择正向或反向刮刀安装,此类问题便很少出现了。
但此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印品质量要求,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案例三:薄纸印刷中纸张起皱怎么办?在柔版印刷中,牵引辊是十分重要的部件之一,其中,牵引胶辊的张力平衡非常关键,若调节、保养不当,或长期使用后发生磨损,都有可能造成印刷品的套印不准和废品的增加。
现象:笔者公司一台650mm柔性版印刷机在印刷40克单胶纸时,发现印品的边上经常有不规律的皱折,起初怀疑原纸两边松紧不一致,后来换纸,仍有皱折出现。
解决方案:经过观察,我们发现纸张从印刷牵引部位出来时皱折明显,于是停机检查牵引辊,发现牵引胶辊两端辊面因压印辊上油墨的堆积而有较严重的磨损,于是拆下辊子将直径重新上外圆磨床加工磨圆,开机试印,情况有所好转,但仍未能彻底排除纸张打皱现象。
为此我们将检查范围追溯到二级张力机构,对张力系统进行检查,发现从二级张力辊出来的纸张两边的松紧度有所区别,纸面上有纵向拉伸而形成的皱纹,经过牵引辊即成较明显皱痕。
经分析,我们认为这是由于二级张力辊两边张力不一致但未明显表露出来,但纸张在进入印刷区时由于牵引辊的再次挤压而形成皱折,重新调节二级张力辊两边螺栓使之平衡,再开机印刷时,纸张起皱现象彻底消除。
案例四:压印辊修补小窍门在柔性版印刷机中,印刷部压印辊的精度是整个柔印机的关键部件,同时更对印刷的品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对压印辊筒的维护与保养,在整个印刷生产中来讲更具有特别的意义。
现象:笔者公司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件事,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大意,在机器运行中,一颗螺钉由于机器的震动而滑落,直接落在了压印辊和牵引辊的缝隙中,紧急停机为时己晚,压印辊上被划出了一条细长的凹痕出来。
印刷中纸张此处便明显地出现了一条区别于印刷面的条痕,印刷面不合格,整个机器无法运行。
hanghang2008-06-24 20:09 机组式柔版印刷机的排废机组式柔印机的废边料有两种,一种是碎纸屑,另一种是连接在一起的废边料。
对於经模切或分切後仍能连续走纸的废边料,可采用复卷轴进行复卷回收,要注意此时的张力值应大大小於印刷时的张力值。
另外,承印材料相对於模切刀的横向位置要居中,避免废边料在宽度窄的一边出现断裂,造成停机。
对於模切产生的小纸屑等废料,需装备一旋转硬毛刷,贴近模切刀出纸一面,将碎纸片刷下,在承印材料下方用吸尘器将其吸走。
hanghang2008-06-24 20:09 柔性版印刷印版之缩率的计算伴随着各项技术的进步,柔性版印刷近些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包装印刷领域,柔印已经成为增速度最快的一种印刷方式。
而柔印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上世纪70年代推出的柔性感光树脂版功不可没。
我们知道,柔印感光树脂版最明显的特点是具有弹性,当被安装到印版辊筒上后,印版会沿着辊筒表面发生拉伸变形,如果在前端制版过程中没有对此作补偿处理,结果将会导致印刷图文与原稿尺寸发生偏差、变形。
比如一个本身尺寸就很小的标签,如果发生尺寸变形,其效果将会很明显,这在当今客户对印刷质量要求愈来愈高的时代是不能接受的。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补偿这种尺寸的变化,补偿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 晒版图片尺寸的变形补偿2. 采用辊筒式晒版方法的补偿其中,第二种方法由采用了与印刷辊筒尺寸一致的晒版辊筒,因此,原稿设计时几乎不用考虑作任何尺寸补傎。
柔印中的套筒版制作技术即是采用了这种方法。
由于并不是所有柔印印版制作部门都有辊筒式制版设备,平面式制版设备应用还是很普及,因此本文主要讨论第一种方法。
为了补偿图像的变形,必需减少晒版阴图片在印刷辊筒圆周方向上的对应图文尺寸,目前大都是通过实验的方法总结出来的经验公式。
下面我们介绍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感光树脂版版面尺寸缩版经验公式,以及在此基础上自行推导出一个经验公式,并辅以计算实例,供柔印制版1. 感光树脂版版面尺寸缩版经验公式感光树脂版的缩版经验公式。
其计算公式如下:补偿系数β= K / L ×100 %变形率 d i s r = ( 1-β)阴片的尺寸= L ×d i s r上面公式中:L是印刷品的印刷重复长度,K是印版的伸长量。
通常情况下,L值是随印刷产品给定的,如果没有给出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计算:令L = 2 π ( r + b + c p ),其中,r是印版辊筒的半径,b是贴版双面胶带的厚度,c p是印版的厚度,变形率d i s r即是缩版率。
K值是个常数,不同的版材可以预先算好各自的K值,计算K值的经验公式是:K = 2 π cs = 2 π ( c p - c b),cs是印版的软厚度,也即印版的感光树脂层厚度;c b指的是印版支撑膜的厚度,通常取值为0.005in.,但也有别的特殊版材c b取值为0.007in.。
常用的不同厚度印版与K值的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常用的不同厚度印版与K值版厚(in.) K值版厚(in.) K值0.067 0.390 0.112 0.6720.090 0.534 0.125 0.7540.100 0.597 0.250 1.5392. 推导感光树脂版版面尺寸缩版经验公式实际上,经过对经验公式的推导,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得到以下的推导经验公式:变形率d i s r =〈印刷直径–印版软厚度×2〉/ 印刷直径×100% = 1 –印版软厚度/ 印刷半径其中,印刷半径为印版辊筒半径、贴版双面胶带厚度和印版总厚度,印版软厚度与经验公式中的印版软厚度cs相同,最终得到阴图片的尺寸= L ×d i s r。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并用上述两个公式计算:例:某印件的印刷重覆长度是15.0in.,贴版胶带厚度是0.015in.,采用的柔性感光树脂版材厚度是0.112in.,装在直径为4.5in.的印刷滚筒上,求阴图片的变形率以及尺寸?经验公式计算:K = 2 π ×( 0.112 – 0.005 ) = 0.672 in.补偿系数β= K / L ×100 % = 0.672 / 15.0 = 4.48 %变形率 d i s r = ( 1-β) = 95.52 %阴图片的尺寸= L ×d i s r = 15.0 ×95.52 % = 14.328 in.推导经验公式计算:变形率d i s r =〈印刷直径–印版软厚度×2〉/ 印刷直径×100% = 1 – ( 0.112-0.005 ) / (4.5 / 2 + 0.015 + 0.112 ) = 95.93 %阴图片的尺寸= L ×d i s r = 15.0 ×95.53 % = 14.329 in从以上计算可看出,对于同一组数据,算出的补偿系数β值并不完全相同〈因此算出的变形率d i s r也不完全相同〉,但是非常接近。
实际上,由于柔性感光树脂版的变形特点非常复杂,印版的内侧是压缩变形,尺寸缩小,而印版的外侧是拉伸变形,尺寸增大。
前面我们作变形补偿时,只是假设外侧发生了拉伸变形,忽略了内侧变形的影响;另外,除了上述算式中的影响因素外,印版上的图文结构〈图文部分与非图文部分的面积比例〉也会对印版的变形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采用上述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补偿系数β〈或变形率d i s r〉也只是近似值。
尽管如此,计算得到的β〈或d i s r〉值仍然可以为实际生产给予很好的指导作用,它可以使我们在进行实验时有据可依。
柔印感光树脂版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特性使得柔印的适应性极为广泛,同时也给柔印提出了印版变形补偿的问题。
如果采用辊筒式制版,这一问题可以基本得到解决,但如果仍然是采用平面式制版,那么就要特别注意本文讨论的缩版率问题。
相信以本文的经验公式为参考,再加上实验总结,柔印制版部门一定可以形成一套适应自已生产方式的数据,解决好柔印版变形补偿这一问题,为最终制得高品质的柔印版提供保证。
hanghang2008-06-24 20:09 柔性版印刷中油墨引起的故障一、油墨堆墨现象及原因:在印刷的过程中,从墨斗下来的油墨不能平衡经过墨辊、印版和橡皮布转移到纸上,而是堆积起来,失去了良好的传递。
发生这样的情况,除了机器的压力不合适以及橡皮布过硬等因素外,常见的还有如下原因:(1)连结料粘度不合适,没有足够的粘合度把颜料传递,而使得部分颜料的颗粒堆积在墨辊、印版及橡皮布上。
(2)颜料颗粒愈粗或比重愈大,连结料对其的传递能力就愈差,愈没有足够的能力将其传递,从而使油墨沉积在墨辊、印版及橡皮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