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小儿辩日》课堂教学实录

《两小儿辩日》课堂教学实录

《两小儿辩日》课堂教学实录师:(课件出示)(齐读)P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师:同学们,这两句话出自谁?(孔子)孔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谦虚好学)是的!孔子虽然博学,但他却很谦虚好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古文就和孔子有关(课件出示)P课题、作者、背景、生字词师:先来看看原文,按照老师划分的停顿,自己读一读(课件出示)(生默读)P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放松!再放松!请随着我的提示,在自己的脑海中想象太阳的样子——早晨,太阳慢慢地出来了,圆圆的,红红的,大大的;中午,太阳升上了天空,升得很高很高,圆圆的,小小的,亮晶晶的。

看到了吗?(齐答)看到了。

师:现在,请你回忆一下课文中的词语,选择两个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太阳的样子,一个形容早晨的太阳,一个形容中午的太阳,然后,谁来说?(车盖、盘盂)(P课件标红:车盖、盘盂)师:车盖形容什么时候的太阳?(早上的太阳)那么“盘盂”呢?(中午的太阳)好的!请大家闭上眼睛,随着我的提示,继续想象太阳。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照在你的身上,什么感觉?中午,太阳升得很高很高,你置身在强烈的阳光下,你的身体热起来了,不断地热着,不断地热着,都快热得受不了了,感觉到了吗?(感觉到了)师:也像刚才那样,从课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形容你的身体对太阳的感觉,一个形容你对早上太阳的感觉,一个形容你对中午太阳的感觉(沧沧凉凉、探汤)(P课件标红:沧沧凉凉、探汤)师:“沧沧凉凉”是用来形容什么时候的太阳的感觉的?(早上)那“探汤”是用来形容中午太阳的感觉的,为什么?(“沧沧凉凉”是比较冷的感觉,“探汤”是一种热的感觉。

)你怎么就断定“探汤”是一种热的感觉呢?(看注释)师:看得出,你的预习做得很充分、很扎实。

你不但预习了课文,还预习了课后的注释,这个习惯值得大家学习。

好的,请把这四个形容太阳的词语连起来读一读,每个词语读两遍(齐读)师:大家注意看,现在,我在这两个词语之间画一条线,在这两个词语之间也画上一条线(课件出示)P车盖——盘盂;沧沧凉凉——探汤师: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画?不着急!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你们不妨边听边琢磨琢磨其中的名堂。

(师范读,生倾听)能具体说说你的发现吗?(反义词:大与小,冷与热)是的!他看出了两对词语之间意思正好相反。

师:还有别的发现吗?(前者写太阳的样子,后者写太阳给人的感觉)刚才那位同学看到的是两对词语之间相反的关系,现在,你却看到了它们之间相同的关系。

大家看,第一对词,是从哪个角度来写太阳的?(视觉)那么第二对呢?(触觉)师:第一对词从视觉的角度写太阳,第二词从触觉的角度写太阳,这是它们之间相同的一面。

请找到这些词语所在的句子,谁来读一读?(P课件标红:“一儿曰:日初出......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远者凉乎?”)(生读)师:一大一小,一凉一热。

想一想,这四个词语怎么读,才能让人明显地感觉到它们意思的相反(生读)(师指导:重读“大如车盖”“如探汤”轻读“盘盂”“沧沧凉凉”)师:来,跟着老师的指引,读出它们的对比变化。

(师导读,生跟读)一儿曰:“日初出——(齐读,重读)大如车盖。

及日中——(齐读,轻读)则如盘盂。

师: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齐读,轻读)沧沧凉凉;及其日中——(齐读,重读: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读得真好!来,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两句话,注意重读和轻读,读出对比出来。

(齐读,重读)师:现在,老师在这两个词语之间画一个括号,在这两个词语之间也画上一个括号(课件出示:加上大括号)车盖盘盂沧沧凉凉探汤师:想一想,这其中又有些什么名堂?(生举手)不着急,默读课文,静心思考,琢磨琢磨这样来分组的理由(生默读课文)谁发现这样分组的理由了?(前者是日初出时的太阳,后者是日中时的太阳)“日初出”时我们现在叫做——(早晨)“日中时”我们现在叫做——(中午)师:问题来了!同样是在早晨观察太阳,一儿曰,日初出——(齐读)大如车盖。

另一儿却曰,日初出——(齐读)沧沧凉凉。

结果相同吗?(不同)为什么?(观察角度不同,一个从视觉的角度观察,一个从触觉的角度观察)师:太厉害了,真是一语中的啊!同学们,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这种现象你们在生活中看到过吗?(见过)看来,一小儿说的是事实。

那么,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这种感觉你们有过吗?(有过)师:这么说来,另一小儿说的也是事实,对吧?来!我们再来读读两小儿的观察结果,体会体会他们不同的观察角度。

这样,男生读前面一小儿,女生读后面一小儿,我读提示语。

准备!一儿从视觉的角度观察太阳,观察的结果是——(男生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却从触觉的角度观察太阳,观察的结果则是——(女生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师:同学们,按照常理来说,远的东西看起来总是显得小一点,近的东西看起来总是显得大一点,是吧?(是)那好,现在我把“车盖”和“盘盂”这两个词语给擦了,(课件出示)P沧沧凉凉探汤师:谁能在这两个空地方填上“远”和“近”这两个字?(生答)(课件出示)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因为——(生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另一儿的观点是,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这是因为,大家一起读(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近远P沧沧凉凉探汤师:好!这是一儿的观点。

按照常理,远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总是冷一些,近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总是热一些,对吧?(对)那好,我现在把“沧沧凉凉”和“探汤”也擦了谁来填填“远”和“近”?(生答)(课件出示)近远P 远近师:应该没有什么异议吧?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因为——(生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大家看,另一儿的观点是,日初出去人远,而日中时近也。

这是因为,大家一起读(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师:一个说早上近中午远,一个说早上远中午近。

两小儿各说各的观点,各说各的理由,你不服我,我不服你,谁也不肯善罢甘休。

用书中的一个词来说,就叫——(辩斗)师:(B:板书:“辩斗”)你们是怎么理解辩斗的?(争论、辩论、针锋相对)请同学们找出两小儿“辩斗”的句子,同桌之间分角色,然后大声朗读两小儿的辩斗。

(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辩斗”,教师巡视倾听)哪对同桌愿意上来朗读“辩斗”?(一对同桌上台,朗读“辩斗”部分。

)师:辩是辩了,就是没有斗起来。

这样,请你留下,我来跟你辩斗辩斗。

你害怕吗?生:(低声地说不怕)听你的口气,看你战战兢兢的样子,我看你还是有点怕。

到底怕不怕?(坚定地说:不怕)我现在也是一小儿那,咱们现在就开始?大家注意听,更要注意看,我们两个小儿是怎样辩斗的。

(课件出示)(师生表演辩斗)P师: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生: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师:(语速加快)此言差矣!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生:(一愣,迅速作出反应)此言差矣!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师:(语气加强)非然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生:(机敏的)非然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师:(摇着手)非也非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生:(抢上一步)非也非也非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师:不跟你罗唆了!反正日始初时近,日中时远。

生:你才罗唆呢!就是日初出远,日中时近。

师:你胡说!日初出近,日中时远。

日初出近,日中时远。

生:你胡说八道!日初出远,日中时近。

日初出远,日中时近。

师:看到了吧?这才叫——(辩斗)喜欢两小儿吗?(喜欢)为什么?(可爱、会动脑筋、不轻易放弃)是顽固不化吗?(不是)为什么?(他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说得有理有据)师:是的,辩斗不是泼妇骂街,不是胡说八道。

辩斗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两小儿活泼泼的天真烂漫,看到了他们对生活的敏感和思考,也看到了他们不人云亦云、不轻易放弃自己观点的坚持和独立。

是吧?(是)师:那好!我们都来做一回两小儿。

全体起立!1、2组的同学做前面一小儿,3、4组的同学做后面一小儿。

我呢,就读读旁白吧。

好!前面一儿们,准备好了吗?师:开始辩斗!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起故。

一儿曰——(课件出示)(齐读)P1、2组: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师:一儿曰——(课件出示)(齐读)P3、4组: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一儿曰——(课件出示)(齐读)1、2组: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师:一儿曰——(课件出示)(齐读)3、4组: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师:一儿坚持曰——(课件出示)(齐读)P1、2组:日初出大如车盖师:一儿争辩曰——(课件出示)(齐读)P3、4组:日初出沧沧凉凉师:一儿反驳曰——(齐读)P1、2组:日初出大如车盖师:一儿不服曰——(齐读)P3、4组:日初出沧沧凉凉师:一儿扯着嗓子曰——(齐读)P1、2组:日初出大如车盖师:一儿跺着双脚曰——(齐读)P3、4组:日初出沧沧凉凉师:一儿指着一儿曰——(齐读)P1、2组:日初出大如车盖师:一儿毫不示弱,也以手相指曰——(齐读)P3、4组:日初出沧沧凉凉师:(突然停顿,过了一会儿)辩呀!斗呀!怎么不辩不斗了?(生答,师随评)孔子过来了,孔子是谁呀?(思想家、儒家创始人、教育家、圣人)可是,这个问题,孔子说得上来吗?(说不上来)哪儿看出来的?(孔子不能决也)(P课件标红:孔子不能决也)谁能为“决”组个词语?(生答)师:一句话,面对两小儿的辩斗,孔子也拿不定主意。

是吧?(是)谁知道这其中的缘由?(生答,师随评)同学们,如果两小儿请教的不是孔子,而是你呢?你会怎么说?(生答)现在轮到我做两小儿了。

先生贵姓?(姓X)哦!X先生!久仰久仰!请问X先生,咱俩谁说得对、谁说得不对呀!(都不对)都不对?那依你之见,是日初出时去人远还是日中时去人远呢?请先生不吝赐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