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危机管理概述
• 预防阶段是危机管理的关键,“凡事预则 立,不预则废”。做好预控、预防工作, 就等于做好危机管理的60%,甚至是100% 的工作。因为对于由于预控、预防而最终 没有发生的危机,就是做好了危机管理的 100%的工作。
4. 2预控、预防阶段
• 对于由于预控、预防而减轻了危机的危害后果, 就至少是做好了危机管理的60%的工作。(1991 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二、城市危机管理的特点 • 1、城市危机管理属于非常态管理 • 首先,城市危机的状态时不确定的 • 其次,城市危机常采用一些非常规手段 • 2、城市危机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 多阶段;大范围;多环节 • 3、城市危机管理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第一节 城市危机管理的含义与性质
三、加强城市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 1、城市危机管理是现代社会政府的基本职能 • 2、城市危机管理是维护政府形象的必要条件 • 3、城市危机管理能力彰显政府效能 • 政府的紧急状态应急能力 • 政府的社会动员能力 • 政府的财政能力 • 4、城市危机管理是维护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
• 应急处理阶段还涉及应急指挥体系的协调与效率,信息 、通信系统的快捷、便利以及运输系统的畅通与快速等问 题。
• 相互协调、有分有合、能够整合一切应急资源的应急指 挥体系对于做好应急处理工作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9·11”事件给美国造成了严重影响,但由于美国有一个 联邦政府管理署,该机构集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救灾体系 ,建立了一个统合军、警、消防、医疗、民间救难组织等 单位的一体化指挥、调度体系,事件发生后即迅速动员一 切资源,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救护工作,有效地减轻了事件 的损失。
第二章 城市危机管理概述
•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
城市危机管理的内涵和性质,把握当前加强 城市危机管理的必要性,掌握危机生命运动 周期管理、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模式和城市 应急联动系统的内容,了解我国城市危机管 理的研究和发展。
• 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二章 城市危机管理概述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1、奥古斯丁的六阶段模式
★第五阶段:危机的解决 根据危机发生的原因,实施针对性强的 危机解决对策。危机不等人,在这一阶段 ,速度至关重要。 ◆绝对不能按照平时的节奏,按部就班 地工作,加班、加点,不休息、少休息都 有,注意心理调节,防止过劳死。
1、奥古斯丁的六阶段模式
★第六阶段:从危机中获利 危机管理的最后阶段就是总结经验教训 。如果在危机管理的前五个阶段做得较好 ,第六阶段就可以提供一个至少能弥补部 分损失和纠正所造成错误的机会。 灾难中的民族最容易体现其精神和希望。
第一节 城市危机管理的含义与性质
一、城市危机管理的内涵 2、城市危机管理的定义 • 1)翟昆的观点:大城市危机的表现形式 • 市民集体性恐慌 • 族群或阶层冲突 • 社会失衡
第一节 城市危机管理的含义与性质
一、城市危机管理的内涵 2、城市危机管理的定义 • 2)连玉明的观点:“非稳定状态”的危机
第一节 城市危机管理的含义与性质
一、城市危机管理的内涵 2、城市危机管理的定义 对城市危机管理的理解: • 1)主体:城市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 • 2)重点:预防 • 预防的作用:提高应对危机的主动性;降
低危机对个人和社会的损害。 • 3)目的: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保障
城市正常运行。
第一节 城市危机管理的含义与性质
城市危机管理的含义与性质 城市危机管理的理论与技术 城市危机管理的研究与发展
第一节 城市危机管理的含义与性质
一、城市危机管理的内涵 1、对危机管理的集几种界定 • 过程取向的危机管理 • 目的取向的危机管理 • 公共关系视阈下的危机管理
第一节 城市危机管理的含义与性质
一、城市危机管理的内涵 1、对危机管理的集几种界定 • 1)过程取向的危机管理 • 事前、事中、事后(希斯) • 六个步骤( 海耶士 ) • 五个阶段(米特洛夫斯基) • 五个阶段(薛澜)
4.4评估、恢复阶段
• 即对危机事件造成的危害后果进行评估,在评估 的基础上做好恢复与重建工作。
• 评估、恢复阶段是公共危机管理不可分割的组 成部分,在整个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 地位。危机事件发生后,对危机事件造成的后果 进行评估,决定着重建成本,关系着人民生命与 财产的安危。如地震造成了房屋开裂,开裂的房 屋是否炸掉,能否继续住人,如果只需修缮,是 大修还是小修,都需要在技术检测的基础上由权 威机构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重建。
1、奥古斯丁的六阶段模式
★第一阶段:危机的避免 危机的避免即预防危机的发生,然而许 多人往往忽视了这一既简便又经济的办法 。在这一阶段,管理者必须竭力减少风险 ,对于无法避免的风险,必须建立恰当的 保障机制。
1、奥古斯丁的六阶段模式
★第二阶段:危机管理的准备 组织需要为预防工作一旦失效即做好准备 ,包括建立危机处理中心,制定应急计划 ,事先选定危机处理小组成员,提供完备 和充足的通信设施,建立重要的关系等。 在为危机做准备时,需要留心那些细微的 地方,忽略它们任何一方面,其代价都将 是高昂的。 ▲细节决定成败
3、米特罗夫和皮尔森的五阶段模式
(1)信号侦测阶段:识别危机发生的预警信号。 (2) 准备及预防阶段: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做好准备并尽 力减少潜在损害。 (3)损失控制阶段:在危机发生之后,努力使危机不影 响企业的其他部分或外部环境。 (4)恢复阶段:尽快从危机的伤害中恢复过来,实现正 常运转。 (5)学习阶段:从危机处理的整个过程中,汲取危机再 次发生的经验教训一即便危机再次发生,也能提高危机处 理的效率。
▲反应阶段
在危机爆发之后,需要及时出击,在尽 可能短的时间内遏制危机发展的势头,运 用各种资源、人力和管理方法解决危机, 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恢复阶段
通常在经历过危机之后,人和物都会受 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危机情境一旦 得到控制,应着手恢复工作,还应就危机 处理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对危机管理工 作进行改进,对危机管理计划进行修订。 (第34页)
举措
第二节 城市危机管理的理论和技术
一、城市危机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 (一)美国(联邦安全管理委员会) • 减缓(缓和) • 预防(准备) • 反应(回应) • 恢复
第二节 城市危机管理的理论和技术
一、城市危机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 (二)中国200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 1、预防与准备 • 2、监测与预警 • 3、应急处置与救援 • 医疗救助;消防救火;搜寻救援 • 4、恢复与重建 • 灾害重建;有形损失和无形损失
4、学界普遍认为的危机管理模式
4.1监测、预警阶段 任何危机事件都有前兆,只不过是有的前兆明 显,有的前兆不明显;有的前兆需要通过仪器设 备才能测试出来,有的前兆凭人的理性分析就能 发现。这就需要政府有专门的管理部门来对危机 事件的前兆进行监测,对已经积聚一定的能量, 即将发生危机的对象,要通过预警来加强防范, 采取措施,以防止危机的发生。
• 应急处理阶段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对于无法防止的危机 事件,政府必须采取应急行动,才能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 产安全。但是,应急处理阶段又是整个公共危机管理过程 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阶段,这是因为应急处理阶段是在危 机事件发生的紧急状态中进行的。危机事件通常来势凶猛 ,能够让人们做出有效反应的时间短。
4.3应急处理阶段
第二节 城市危机管理的理论和技术
三、城市应急联动系统 (一)产生 (二)含义:在一个城市中,通过采用统一
一、城市危机管理的内涵 2、城市危机管理的定义(本书定义):
城市危机管理是政府和其他社会公共管组 织在科学研究城市危机的基础上,使用现 代科学技术和方法,阻止可能发生的危机, 预报警戒发生的征兆,及时处置已经发生 的危机,恢复危机造成的损失和伤害,甚 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以保护城市的人身 财产安全,保障城市正常运转的活动。
第一节 城市危机管理的含义与性质
一、城市危机管理的内涵 1、对危机管理的集几种界定 • 2)目的取向的危机管理 • 侧重于对危机管理的目的和价值进行研究 • 和平解决冲突 • 减少损失 • 控制和制约
第一节 城市危机管理的含义与性质
一、城市危机管理的内涵 1、对危机管理的集几种界定 • 3)公共关系视阈下的危机管理 • 实质是一种应急性的公共关系 • 危机是危险和机遇的共同体
1、奥古斯丁的六阶段模式
★第三阶段:危机的确认 通过收集各种有效的信息,确认危机已 经发生,并找出危机的根源。尽快地识别 危机是有效控制和解决危机的前提。在寻 找危机发生的信息时,需要尽可能倾听各 种不同公众的看法,也可以寻求外部专家 的帮 助。
1、奥古斯丁的六阶段模式
★第四阶段:危机的控制 需要根据不同情况确定控制工作的优先 次序,尽快将危机所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 小的范围之内。在这一阶段,果断决策是 最重要的。在危机发生之前已经制定了明 确的危机管理计划,因此,危机控制过程 一般都有计划地进行。
第二节 城市危机管理的理论和技术
二、全面整合的城市危机管理模式 (一)含义
是指在在高层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协 调下,通过法律、制度、政策的作用, 在各种资源支持系统的支持下,通过 组织和社会的协作,通过全程的危机 管理,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以有 效的预防、应对、化解和消弭各种危 机,从而保障公共利益以及人民的生 命、财产安全,实现社会正常运转和 可持续发展。
▲预备阶段
在火灾发生之后才去学习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显然已经太迟了。在危机发生之前,就必须做好 响应和恢复计划,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和模拟演 习,保证这些计划深入人心并落到实处,其目的 是一旦危机发生,使损失最小化,并尽快恢复到 常态 。
消防演练、地震演练。(四川商榆中学校长组 织演练在地震中没有一个伤亡,即使是怀孕的女 教师仍坚守岗位,指挥学生逃离,最后被学生架 下教室。)
• 编制各类危机事件应急预案,开发各类危机事件 发生后的辅助决策系统,是预控、预防阶段的一 项重要工作,将为下一阶段的应急处理提供决策 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