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海云 第二单元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王海云 第二单元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玉龙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
原始图腾,一般是作为本氏族 的标志。形象的选择一般是原 始人认为与本氏族有血缘关系 的动物或其他自然物。
社会结构
原始社会
文明社会
原始社会的社会结构相对单 一、直接,比如以获取食物 和配偶为目的的活动为主。
有了文字和技术,出现了国家, 产生了国家制度,形成了阶级, 有了最高统治者。
湘美版《美术鉴赏》第二单元 美术的历程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美术在规范社会等 级秩序方面的作用
青州实验中学 王海云
原始美术作品的意识体现和功能
欣赏以下两个原始美术作品,并表述它们的意识体现和功能?
舞蹈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 马家窑文化
展现成功狩猎的喜悦,同时也在 传授狩猎的知识和技能,激发斗 志和勇气。
T形帛画
(长205厘米,顶端宽92厘米, 末端宽47.7厘米)(西汉) 湖南省博物馆
面对无可避免的死亡,秦 汉时期的人逐渐形成了相对 稳定的灵魂观念。他们认为 人死后,其灵魂并不会随之 死亡,而是脱离了肉体,在 另一个世界里永享安宁。这 幅T形帛画就描绘了墓主人死 后灵魂的历程。帛画在画面 空间上分为三层,中间为人 世,下部为冥界,顶部为天 界,并通过两条蛟龙将三部 分联系在一起,主题是“引 魂升天”。
孝子棺线刻·
孝孙原榖(gu)(局部) (石刻15.8 米×56.67米) (北魏)纳尔逊—阿特
金斯美术馆,美国
北魏时期,厚葬之风颇 为盛行,北魏晚期的一个墓 室石棺上分六组刻满了当时 流行的孝子故事,行云流水 般的线条将人物与背景巧妙 的结合在一起,生动的突出 了主题。其中一组讲的是孝 孙原榖的故事。原榖的父母 因为家贫,将年迈的爷爷丢 弃于荒野,原榖收回“凶 具”,告诉自己的父亲: “恐后父老,不能更作,是 以取之耳。”惭愧的父亲意 识到自己的错误,和原榖一 起将爷爷接回家中。
“鼎”的功能
“金编文钟 ”
大 盂 鼎 内 金 文
大盂鼎(青铜器 高101.9厘米 口径 77.8厘米)(西周)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盂鼎内的“金文”:大盂鼎的内部还镌刻长段的叙事性铭文,文字严谨、 规整又不失韵律,完整的记录了周康王册封贵族盂并劝他勤勉于政的史实。 像这样镌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后世称为“金文”也叫“钟鼎文”,不仅具 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对中国书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武氏祠画像
(画像石)(东汉)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武氏祠 堂西壁
山东省嘉祥县境内的武氏 祠画像,从内容到雕刻手法都 体现出汉代画像石艺术的成熟 水平。祠堂是用来祭祀家族祖 先的地方,武氏祠内遍刻画像, 由下至上分出不同的层次。最 下层为表现日常生活中车马出 行、家居庖厨等场景的画像, 中层有商周以来的历代帝王以 及蔺相如、荆轲等忠臣义士的 画像,最上层刻有传说中的东 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娲等 神仙的故事,还有许多含有祥 瑞之意的动植物图像,综合体 现了汉代人的价值标准以及他 们的历史与时空观念。
女史箴图(局部)(唐摹本 中国画 绢本 24.8×348.2厘米)
(东晋) 顾恺之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汉代实行“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儒家学说从此成为我国 古代社会最重要的道德 和政治基础,它对美术 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统治者通常都会借助美 术作品来宣扬忠、勇、 孝、节、义等儒家倡导 的行为准则。汉武帝为 了纪念霍去病大将军生 前对匈奴作战的功绩而 修建了大型纪念性雕塑 霍去病墓石雕群,立马 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件。 这件作品采用了“循石 造型”的雕刻手法。
青铜铸造
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在铸造中有两种典 型工艺:一种是范模法,一种是失蜡法。
范模法:先用黏土做好铸件模型(外为模,内为范),烧 硬后,分片取模和范,把拼成完整的模和范浇筑固化后, 开模,便呈现出模型的形态和特征。
失蜡法:需要用 石蜡先做成一个 模型,然后用稀 黏土覆盖在模型 上,稀黏土可以 填塞至任何细节 之中,经过烧制 后,石蜡流出, 留下烧制的空间, 这样就可以铸造 出非常细腻的纹 样。
莲鹤方壶
(青铜器 高 126.5厘米)
(春秋) 故宫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
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封建统一王 朝,它的艺术也体 现出围绕帝王创作 的特点。举世闻名 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通过整齐森严的排 兵布阵以及写实逼 真的人物刻画,给 观者留下深刻的印 象。
立马
(石雕 高1.68米,长 1.9米)(西汉) 陕西清平霍去病墓
美术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进入文明社会,美术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起强大的王国,并且掌握了高超的青 铜工艺。青铜艺术是这一时期的代表艺术,尤其是青铜鼎,不仅 是礼器,更是国家政权的象征。
“饕餮纹”也称“兽面纹”,是 早期青铜器最常见的纹饰之一。 一般由两个怪兽相对,共同组成 一个完整的头部。雕刻手法将浮 雕和线刻相结合,层次丰富。饕 餮的眼睛始终是最具有表现力的 中心,很远便能抓住人们的视线, 使观看者在狰狞的形象中受到精 神上的震撼。
后母戊鼎(青铜器 高 133厘米,口长112厘米, 口宽79.2厘米 重832.84千克 约前1300—前1000) 中国国家博物馆 它是为了纪念商文王的母亲“戊”而特意制作。
蝉纹 蛟龙纹
虎纹 窃曲纹
凤纹 蛇纹
蟠虺hui纹 鸟兽合体纹
饕餮纹Biblioteka 钩连雷纹贝纹(龙的标准形象是鹿角、牛耳、驼首、兔目、蛇颈、蜃shèn腹、鱼鳞、虎掌、鹰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