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课题有这样一幅画,她经历了500年,依然是那么的恬静、淡雅、端庄,她那神秘的微笑一直吸引着人们探索的目光,她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她被收藏在世界上著名的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里,1963年,这幅画在美法两国多次交涉之后,远赴重洋,相约在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展出,作者王克难先生有幸看到了这幅画,并用生动而细腻的笔触,把她写了下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和蒙娜丽莎相约,共同感受蒙娜丽莎那迷人的风姿,感受作者那细腻的笔触。
补充课题——《蒙娜丽莎之约》(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文(一)浏览课文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27课,为了能让大家更深入的理解这篇文章,老师给同学们提出两点学习建议:1、默读课文,找一找描写这幅画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 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
(二)分享交流1、分享是快乐的,谁来和大家分享你找到的写这幅画的句子。
读出句子,说出自己感受。
生1:那幅画不大 大概三英尺长、两英尺宽吧 整幅画几乎只是一种棕色。
说一说你从这幅画里读到了什么?(。
)这里简单介绍了这幅画的尺寸。
生2:我找到的是: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
她的眼神是那样柔和与明亮,嘴唇看来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
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读了这一句,我仿佛看到了蒙娜丽莎她一头乌黑的头发,柔和的眼神和真实的嘴唇,一切都像真的一样。
2、有的同学还找到了这里(出示句子)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
她的眼神是那样柔和与明亮,嘴唇看来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
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读到这里,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逼真——你从哪里读出逼真的?()带着你感觉再来读一读。
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她既然是一幅画,那么就得用色彩涂抹,然而作者却说嘴唇看来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好像真实的存在一样,这就是这幅画魅力的所在呀!再仔细去看看她的颈项,你甚至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这位画家的技艺太精湛了,竟然把一幅画活了!难怪连作者都惊叹地说——(出示句子)“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
把你的感受送到句子中去,再来读这个句子!4、描写这幅画的句子还有哪里?生读句子(1)其实,这幅画的魅力不仅仅是逼真,她最经典、最具有魅力的是她那神秘的微笑!快速默读相关的句子,画出写她微笑的词语。
出示文字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
在那个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
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你找到的词语是什么?——恬静、淡雅、舒畅温柔、略含哀伤、亲切、矜持(2)出示图片,这幅画这么的有魅力,她的微笑这么的神秘,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她那神秘的微笑你看到的是怎样的微笑?。
生自由回答,请你把()读出来!师总结:达芬奇这神奇的画笔太让人惊奇了,不同的人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
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嘴唇披上了一层面纱。
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显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的“神秘的微笑”。
所以,作者说——(出示句子)达〃芬奇凭着他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画笔,让蒙娜丽莎那耐人寻味的神秘的微笑,那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3)如果说达芬奇拿着自己手中的画笔揭示着人物的内心世界,那么作者王克难先生则是用动情地、诗意盎然的语言,揣摩着、解读着蒙娜丽莎那神秘微笑背后所蕴含的伟大表现。
老师也想读一读 我们一起来读句子!(师生配合读)师: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生:好像有话要跟你说。
师:在那个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生: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
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我读的是作者(看)到的,你读的是作者(想象)的。
“恬静、淡雅、舒畅温柔、略含哀伤、亲切、矜持”这些复杂的情感,不是作者看到的,而是作者由画面展开的——想象。
板书:想象作者不光写了自己看到的,还写了自己想象到的,把看到情景和想到的融合起来,把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背后丰富的情感用生动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出来。
使得一幅平面的、静止的画变得立体起来,变得鲜活起来。
达.芬奇用他那高超的画技揭示着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王克难先生则是用动情的、诗意盎然的语言,揣摩、解读着蒙娜丽莎那神秘微笑背后所蕴含着的复杂而又丰富的情感。
让我们再来读这个句子!5、达?芬奇的精湛技艺除了体现在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上,还体现在哪儿?(引出第七自然段)这篇文章里还有一些语句不断表现着蒙娜丽莎这幅画作的魅力,我们小组开始交流把你的理解和同桌去分享。
谁来说说还有哪里展现了这幅画的魅力?生:身姿、双臂、脸部、颈部、右手、衣服、背景。
画中的每一处都值得我们去细细观赏、品味。
蒙娜丽莎温婉端庄,在她的身上展现着人性美的光辉难怪作者会这样激动的、动情的、大声地说。
(出示句子,生齐读)生 :“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
我虽然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却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
引导理解最后一句:今天,当我们站在蒙娜丽莎面前,一切是那么神秘而又奇异,她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圣洁光辉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她不单单是一幅画,而是有血有肉,充满生命力的女子啊!所以作者把欣赏画作说成是——蒙娜丽莎之约(齐读课题)三、渗透写作方法画面散发着魅力,同样这篇文章的语言也散发着魅力。
1、文章先介绍了“整幅”画,我们叫它——整体介绍(板书)。
然后接着写了她的脸颊、眼神、颈项、双唇、嘴角、微笑、身姿、双臂、脸部、颈部、右手、衣服、(一边涂红一边让学生读)这些我们叫它局部介绍(板书)。
2、我们刚才读的这些都是直接写这幅画的魅力,我们叫——正面描写。
其实文中还有很多句子,虽然没写这幅画的画面,可是仍能让我们感受到画的魅力。
预设一:“我们在纽约大都会……静静地等着。
”这一句话中“队伍像长龙”体会到人很多,这幅画的魅力。
画的魅力之大连等待都是美丽的。
你很善于发现,这几句话没有直接介绍画作,而是通过描写参观的人多衬托出画作的魅力,这样的描写方式我们称之为——侧面描写。
(板书:侧面)(2)象这样通过侧面描写来体现这幅画作的魅力的语句还有哪些?预设二:“我猜想今天来赴约……超出了我的想象。
”已经猜想到了,人却多得又让我难以想象,也足以说明画的魅力。
你对语言有着较强的感悟能力!预设三:“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看到她了。
”这句中的“不知、终于”等词看出了人的多。
预设四:“听说美法……前来纽约。
”中的“多次交涉”体会到这幅画作的魅力。
预设五:她,就是诞生于达〃芬奇笔下,面带永远微笑的“蒙娜丽莎”!从“诞生”可以看出来,诞生只有生人才能说诞生,而蒙娜丽莎是一幅画,而且是一幅肖像,诞生于达芬奇笔下的,所以我觉得他很有魅力。
师:你能够抓住关键词来体会,值得学习!四、总结升华,激情朗读过渡:同学们可真会学习,不仅从作者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蒙娜丽莎的神奇魅力,还能够从等待中看出画的魅力。
怪不得作者在最后说:出示第八自然段五、拓展学习1、出示图画《最后的晚餐》这是文艺巨匠达芬奇的另一幅巨作,请同学们仔细欣赏这幅画,观察每个人物的动作、神情等,以及背景师讲述:这幅画描绘耶稣在遭罗马兵逮捕的前夕和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餐时预言“你们其中一人将出卖我”后,门徒们显得困惑、哀伤与骚动,纷纷询问耶稣:“主啊,是我吗?”的瞬间情景。
唯有坐在耶稣右侧(即画面正方左边第五位)的叛徒犹大惊慌地将身体往后倾,一手抓着出卖耶稣的酬劳、一个装有三十块银币的钱袋,脸部显得阴暗。
在这幅画上,达·芬奇是这样来构思这一题材的,他对称地设计了两边六个门徒的形体动作:沿着餐桌坐着十二个门徒,形成四组,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
他在一种悲伤的姿势中摊开了双手,示意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
大多数门徒在激动中一跃而起,而耶稣的形象却是那么的平静。
我们可以看到他明晰的轮廓衬托在背景墙的窗子里,通过窗子,我们看见恬静的景色,湛蓝的天空犹如一只光轮环绕在耶稣的头上。
围着耶稣的这六个门徒,处于故事的发生的中心。
达芬奇对人的形象和心理作过深入的观察和研究,能从人物的动作、姿态、表情中洞察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并表现出来。
画家选择的瞬间情节是耶稣得知自己已被弟子犹大出卖,大弟子彼得通知在逾越节的晚上与众弟子聚餐,目的并非吃饭,而是当众揭露叛徒。
当耶稣入座后即席说了一句:“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
”说完此话,引起在座的众弟子一阵骚动,每个人对这句话都作出了符合自己个性的反映:有的向老师表白自己的忠诚;有的大感不惑要求追查是谁;有的向长者询问,整个场面陷于不安之中。
在这幅画的背景上有成排的间壁、窗子、天顶和背后墙上的各种装饰,它那“向心力”的构图是为了取得平衡的庄严感的对称形式,运用得不好,很容易形成呆板感。
明暗是利用左上壁的窗子投射进来的光线来表现的。
所有人物都被画在阳光中,显得十分清晰,惟独犹大的脸和一部分身体处在黑暗的阴影里。
这种象征性的暗示手法,在绘画上是由达〃芬奇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