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液灌装标准操作程序

药液灌装标准操作程序

药液灌装标准操作程序
1.目的:建立灌装标准操作程序,指导正确地进行本岗位操作。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无菌灌装、进箱及冷冻干燥结束后的出箱、取样操作。

3.职责:车间灌装岗位操作人员、质监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程序:
4.1进入灌装间前的确认:
①确认针剂车间内空调净化系统已运行至少30分钟;
②三更室对十万级走廊的压差大于5Pa;
③三更服已清洗灭菌且未超过48小时;
4.2按《人员经净化进入洁净区的标准操作规程》(SOP-)穿戴三更口罩、三更帽、及三更连体服(鞋套)、无菌手套。

4.3经万级走廊到达灌装间,检查确认:
①灌装间相对万级走廊的压差大于5Pa;
②灌装间有上批生产的清场合格证且在有效期内;
③灌装间无上批生产的遗留物及与本次生产无关物品。

4.4灌装、进箱
4.4.1操作前的确认“
①确认灌装机有《设备完好》状态标志。

②确认灌装间消毒用75%酒精已经过0.22孔径的微孔滤膜过滤除菌且在有效期内;
③确认灌装用器具、瓶、塞及清洁抹布已清洗灭菌且未超过24小时;
④确认待灌装药液已经质量检验合格,有质管部发放的《灌装通知单》。

4.4.2连接灌装机电源,启动主机,空机运行1分钟,确认运行正常,安放《运行中》状态标识。

4.4.3以无菌操作方式连接组装灌装管道、注射器及灌装针头等。

4.4.4将进液管及灌装针头插入装有灭菌水的血清瓶中。

4.4.5启动灌装机,使灭菌水在灌装管道中循环。

4.4.6调节装量:
4.4.6.1根据质量管理部下发的《灌装通知单》,用专用扳手分别调节各灌装头的控制螺栓到规定装量。

4.4.6.2依次从各个针头接取水样,用经过校正的量筒测量或直接采用分析天平称重法进行装量检查。

4.4.6.3重复调节与检查操作,直至各灌装头的装量均达到规定装量。

4.4.7停止灌装循环,以无菌操作方式,将进液管道及灌装针头从灭菌水瓶中取出,小心地放入盛有待灌装药液的血清瓶中。

4.4.8取出灌装针头对准废液杯,启动灌装机,排除管道内的余水。

当观察到针头中有药液排出时,将灌装针头也插入盛有待灌装药液的血清瓶中,使药液在灌装管道中循环至少5分钟。

4.4.9将各灌装用的针头安装到灌装轨道固定位置。

4.4.10从胶塞烘箱内取出已灭菌干燥的胶塞,转入胶塞振荡桶内。

调节振荡频率,使胶塞填满轨道内。

4.4.11按从下到上的顺序,从管制瓶烘箱内取出一盘管制瓶,小心翻转,瓶口朝上放置于灌装机进口处,用专用赶板将其推到理瓶盘内,填满送瓶轨道。

4.4.12按《液体灌装机(含半加塞)的标准操作规程》(SOP-)操作灌装机,旋转输送按扭,启动主机,开始灌装药液。

灌装岗位一般由三人操作:
①一人负责按4.4.11供瓶,发现污瓶、破瓶时,用镊子及时剔除;
②一人负责操作灌装机,检查管制瓶及胶塞在各自轨道上的运行及药液灌装、半加塞情况,如有卡瓶、卡塞等异常情况及时调整;
③一人负责检查灌装好的各瓶半加塞状况,发现掉塞及时补加,将已灌装、半加塞的管制瓶收集于专用托盘上,再将收满的整盘套上盘框,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放置于托盘架上。

4.4.13灌装过程的前、中、后期都应至少分别从每个灌装针头下随机抽样1次,按4.8.2进行装量检查。

一旦发现装量超标,应及时进行调整。

4.4.14药液全部灌装结束后,应立即进箱。

4.4.14.1将灌装好的各盘药液,用托盘送入冻干箱内,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放
置于冻干箱各层搁板上后,抽出托盘。

4.4.14.2将冻干机的各测温探头随机放入各小瓶中,注意探头浸入液面下,盖上胶塞。

4.4.14.3关闭冻干箱门,通知冻干岗位,开始冷冻干燥。

4.4.15计量灌装剩余及污损的药液、管制瓶及胶塞。

4.4.16清场
4.4.16.1将灌装剩余的管制瓶、胶塞分别退回管制瓶烘箱及胶塞烘箱。

4.4.16.2将灌装过程中污损的管制瓶、胶塞、剩余药液及灌装过程的废弃物、灌装用具等移出灌装间。

4.4.16.3取下灌装机《运行中》状态标志。

4.4.16.4用注射用水冲洗灌装轨道,再依次用注射用水、消毒液擦拭设备表面、工作台面及传递窗、墙面、地面等。

4.4.17填写设备运行记录及岗位操作记录。

4.4.18注意事项:
①除菌过滤后的药液,在局部百级环境下保存至灌装结束、进箱冻干的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若因故超过时限,应作为偏差情况处理。

②在灌装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尽量避免交谈、做幅度较大的动作及进出灌装间。

③灌装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时时检查注意手部、腕部消毒。

④灌装过程中如需剔除污损瓶或有卡瓶、卡塞、倒瓶等情况,应用灭菌镊子夹取,严禁手拿;掉落的瓶、塞不得再用。

⑤灌装过程中应进行装量检查,至少在前、中、后期分别从每个灌装针头下抽样1支进行检查,必要时应增加检查频次,发现偏差应及时调整。

4.5出箱、取样
4.5.1出箱人员按4.1~4.3的程序进入灌装间。

4.5.2旋开冻干机门的各螺栓,打开冻干机箱门。

4.5.3将一专用托盘插入冻干箱内底层搁板制品下,利用盘框将整层制品转移到托盘上,移出冻干箱。

4.5.4检查盘中制品胶塞压塞及外观情况,剔除掉塞、破瓶或外观明显异常的制品。

4.5.5以从下到上的顺序,按4.5.3~4.5.4操作,将各层冻干制品依次取出,并逐盘检查制品外观。

4.5.6取样:按产品质量检验的需求量,从各盘中平均随机抽取,组成样品,装入小袋中并作好标记。

4.5.7将外观检查合格后的各托盘制品连同所取的样品通过传递窗传入轧盖间。

4.5.8清场
4.5.8.1清除出箱报废的药瓶、胶塞等废弃物。

4.5.8.2清除冻干箱内的残留物。

4.5.8.3以15L注射用水加压冲洗冻干箱内各层搁板及冻干箱内壁。

4.5.8.4用刮板清除各层搁板的积水,用抹布将箱体内外及各层搁板擦干。

4.5.8.5向箱体内壁及各板层喷洒75%酒精约200ml。

4.5.8.6依次用注射用水、消毒液擦拭操作台、设备表面、传递窗、墙壁和地面。

4.5.9填写岗位操作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