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设计

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设计

重难点
重点:
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
辨证地看待病毒的作用。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病毒的认识较片面、狭隘,在无法组织学生课前搜集材料的情况下,教师可通过“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模式利用平板在课堂上提供丰富的资源供学生探究学习,同时能及时、科学反馈学习效果。
本节课的对象是外校学生,据了解他们从未体验过“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并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因此只能采用最简单高效的方式,即通过电子书呈现丰富的、开放、个性化的资源供学生学习。
(2min)
【推送练习】
1.教师推送练习。
2.观察进度条跟进进度。
【组织讲解】
1.统计查看各题通过率情况。
2.将结果和解析发给学生。
3.组织学生进行讲解。
【学生活动】
完成习题
【预期效果】
学生能主动讲解、纠正和补充。
1.及时、科学地统计和反馈学习效果。
2.通过学生讲解寻找学生学习盲点,从而解决疑点、巩固知识。
总结提升
(1min)
【总结引导】
1.引导学生总结“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解读游戏设计的意义,引导学生辨证的看待事物。
【学生活动】
根据教师的引导回答。
【预期答案】
1.有害:致病。
2.有利:疫苗、防治害虫、基因治疗等。
1.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概念。
2.画龙点睛之笔,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当堂检测
《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 师
张晓芳
学校
罗湖外语学校初中实验部
教学时间
14分钟
教学模式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注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辨证地看待病毒的作用。
3.体验科学和技术在社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特色
一、设计独特新颖,组织角色扮演,引导概念构建
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深入研讨,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概念,学会辨证看待事物,体验科学和技术在该领域的重要作用。
二、巧用媒体技术,提高自学效果,及时科学反馈
“电子书”提供丰富、开放、个性化资源,满足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并调节进度,符合差异化学习。“习题检测”及时、科学反馈学习效果。“课后微视频”便于学生进行补救学习。
【解说游戏规则】
1.组织学生明确自身扮演角色。
(病毒、医生、科学家、群众)
2.解说各角色的“使命”。
病毒:深入认识自我。
医生:进行医学研究。
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
群众:了解各类病毒。
3.宣布游戏规则。
病毒自我阐述。
群众猜出病毒名字。
群众向科学家或医生求助,“制服”病毒。
若30秒内能“制服”病毒,则群众、医生、科学家获胜;反之,则败。
【学生活动】
1.认真阅读分析8种病毒资料。
2.自主选择拓展资源。
【预期效果】
争分夺秒查阅资料。
【预期效果】
游戏激烈,但有些混乱。
1.通过角色扮演,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
2.电子书丰富的资源为学生搭建探究学习的平台。
3.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并调节进度,符合差异化学习。
4.交流剖析中,培养学生组织交流、自我反思和发散思维。
【组织游戏准备】
1.强调隐藏身份,可小组合作学习。
2.组织学生查阅电子书上的资源。
(阅读8种病毒资料,提前完成者可自主选择拓展资源学习。)
3.视情况对个别小组辅导。
4.时间为4分钟。
【组织游戏开展】
组织、引导游戏开展。
【学生活动】
1.查看卡片,明确角色。
2.认真听讲,了解规则。
【预期效果】
学生非常的感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目的
导入
【问题串】
1.你们喜欢病毒吗?为什么?
2.你们了解病毒吗?
【设疑导入】
病毒是一种与人类长期共存的生物,只有充分的认识病毒,了解病毒,才能把病毒对人类的危害降到最低。
【预期答案】
1.不喜欢,致病。
2.不了解。
设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病毒大战
(11mi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