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1151侵权责任法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1151侵权责任法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151侵权责任法
论述题
1. 论我国侵权责任法的渊源
答:(1)《宪法》,我国《宪法》中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某些规定,涉及公民的财产和人身权的保护,应当成为我国侵权责任法的渊源。

(2)《民法通则》,是我国侵权责任法的主要渊源,它规定了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性原则和绝大部分侵权行为的种类以及相应的民事责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出台前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3)《民法总则》,是我国新制定的、统帅民法的基本法律,于2017年10月1日起生效,是侵权责任法的重要渊源。

(4)《侵权责任法》,是我国侵权责任法的主要渊源,它不仅规定了侵权责任的一般原则和规则,而且广泛列举了特殊侵权责任。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法律的绝大部分内容与《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是一致的,但也有少数规则存在差异。

(5)单行民事法律,包括单行民事法规,其他法律部门的单行立法文件。

此外,产品质量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铁路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中均包含侵权责任法规范。

(6)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涉及侵权行为案件的司法解释包括一般性的解释和针对具体的侵权行为案件所作的解释、批复、复函等。

3.论决定精神损害赔偿的因素
答:1、侵权人过错程度
过错程度是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决定因素之一。

侵权人故意甚或恶意侵害他人人身权益的,可能承担较高数额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具有重大过失的侵权人应当承担较高数额的精神损害赔偿,反之,侵权人仅因为过失尤其是轻微过失侵害他人的,则可能少量赔偿甚至不赔偿精神损害。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
侵权人具体侵权情节的不同,反映出侵权人的主观恶意程度和行为社会危害性大小的不同。

此外,具体情节的不同,给被侵权人带来的心理痛苦程度也是不同的,从而损害程度也不同。

因此,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是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重要考虑因素。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精神损害赔偿原则上以侵权行为带来严重精神损害后果为前提,在损害后果不严重的情况下,无须精神损害赔偿;后果严重,则精神损害也更严重,侵权人的赔偿责任也更。

可见,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也是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重要考虑因素。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之所以要考虑侵权人的获利情况,是因为在有些情况下,可能被侵权人仅遭受了精神损害,没有经济利益的损失,但侵权人却获得
了利益,如果不考虑侵权人的获利情况而允许侵权人赔偿后仍然获得利益,显然不合理,无法体现精神损害赔偿对侵权人的惩戒与对被侵权人的抚慰功能。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是否为考虑因素之一,有不同意见。

肯定说认为,人们的经济状况千差万别,同样数额的财产损失对不同经济状况的人来说,影响显然不同,如果仅拘泥于形式上的平等,让不同财产状况的人赔偿同等的金额,有可能使富有的侵权人得不到惩戒,而相应的被侵权人也得不到抚慰。

否认说则认为,不能以侵权人的钱袋深浅决定赔偿额的多少,否则将会在同样程度精神损害的案件中出现过于悬殊的赔偿后果,不同被侵权人获得的赔偿差异过大。

这样的结果有悖司法的统一性。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支持肯定说。

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考虑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之所以影响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主要是因为精神损害赔偿的补偿和抚慰功能的实现依赖于被侵权人对金钱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又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有关。

一般来说,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人们的一定的精神世界,包括对精神损害的感知和感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