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坪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目和根据
1、编制目
进一步加强佛道坪隧道工程质量管理,贯彻建设单位关于开挖工法变更后编制隧道专项施工方案告知,杜绝质量隐患,保证隧道顺利贯通。
特制定本专项方案。
2、编制根据
(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 G F60-
(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
(3)、《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 D70-)
(4)、现场查勘调查关于资料,开挖工法变更会议纪要
(5)、黄延总监发()434号文
二、工程概况:
佛道坪隧道项目为分离式隧道,隧道左洞全长1470m,进口里程为ZK126+236,出口里程为ZK127+706;右洞全长1461m,进口里程为YK126+238,出口里程为YK127+699;设立两个工区别别负责该隧道进出口施工,佛道坪隧道左线ZK126+290-ZK126+346通过现场勘查掌子面围岩稳定、自稳能力强、含水量7.9%左右,将ZK126+290-ZK126+346段土质浅埋段优化为预留核心土上下台阶法施工,支护参数I25钢拱架间距由60cm变为75cm,超前小导管每5榀拱架间距(3.75m)施工一环。
隧道右线 YK126+294- YK126+414通过现场勘查掌子面围岩稳定、自稳能力强、含水量9.8%左右,将YK126+294- YK126+414段土质浅埋段优化为预留核心土上下台阶法施工,支护参数I25钢拱架间距由60cm变为75cm,超前小导管每5榀拱架间距(3.75m)施工一环。
三、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1)导线控制点、水平基点已布设,轴线放样和标高测量满足施工规定。
2)围岩周边收敛仪、精密水准仪等监控量测仪器齐全,洞口监控量测点已布设,量测数据反馈信息满足开挖正常作业规定。
3)钻孔台车、出渣运送车辆等各项机械设备性能良好可靠,可满足施工需要。
4)供电、供水、供风及排水等辅助作业能满足施工需要。
2、测量放样
隧道开挖前,测量人员定出开挖断面中线、水平线,依照设计图将开挖轮廓线标示在掌子面上。
3、隧道开挖
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机械运用率高,工序少,进度相对较快,适当于Ⅴ级石质围岩深埋段、Ⅴ级土质围岩(含水量不大于22%)深埋地段。
3.1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施工顺序
上部留核心土支挡开挖工作面,利于及时施做拱部初期支护以增强开挖工作面稳定,上台阶宽度宜控制在3米左右,上台阶距拱顶高度宜控制在2.5米左右,上台阶长度宜控制在5米左右,上台阶宜采用人工开挖。
核心土及下部开挖在拱部初期支护保护下进行,施工安全性好,核心土宜采用小型机械开挖;普通环形开挖进尺为:0.75米(一榀拱架),不适当过长,下台阶长度宜控制在9米左右。
下半断面落底时,采用拉中槽跳间挖马口,马口长度宜控制在两榀拱架。
仰拱底部宜采用大型机械开挖,且仰拱开挖、支护及仰拱衬砌必要一次施做完毕,不得采用半幅施工,为了以便掌子面出渣,仰拱段施工必要采用栈桥。
详细施工工序见下图:
3.2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施工工艺
第一步:上部弧形导坑开挖
在拱部超前支护完毕后,环向开挖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几何尺寸按照下图中所示开挖,长度宜控制在5米左右,上台阶宜用人工开挖,开挖循环进尺应依照初期支护钢架间距决定,最大不得超过1米,开挖后及时初喷3-5cm混凝土,及时铺设第一层钢筋网、架设钢架,在钢架拱脚以上50cm处,紧贴钢架两侧按斜向下倾角20-40度打设锁脚锚杆(锚管),锁脚锚杆(锚管)与钢架采用U型钢筋牢固焊接,复喷至拱架内侧,铺设第二层钢筋网,再喷至设计厚度。
第二步:上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
开挖上台阶分别预留核心土,开挖进尺与各台阶循环进尺一致。
第三步:左右侧下台阶开挖
开挖进尺应依照初期支护钢架间距拟定,最大不得超过 1.5m,左、右侧下台阶采用拉中槽、跳马口开挖,左右两侧错开跳马口,开挖后及时初喷3-5cm 混凝土,及时铺设第一层钢筋网、接长钢架,底部垫槽钢,在钢架拱脚以上50cm 处,紧贴钢架两侧按斜向下倾角20-40度打设锁脚锚杆(锚管),锁脚锚杆(锚管)与钢架采用U型钢筋牢固焊接,复喷至拱架内侧,铺设第二层钢筋网,再喷至设计厚度。
详细尺寸见下图:
第四步:隧底开挖
每循环开挖进尺长度不适当过长(分段长度宜为4-6m),开挖后及时施做仰拱和仰拱回填,及早成环。
4、出碴
隧道出碴采用无轨运送方式,依照现场施工条件及弃渣场距离,本分项工程配斗容3m3装载机四台装碴,挖机清底,10吨自卸汽车12台运送。
5、黄土隧道施工注意事项及控制要点
(1)严格控制施工安全步距,保证施工安全
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法:仰拱距掌子面距离不不不大于35m,二衬距掌子面距离不不不大于50m;
施工过程中禁止采用水钻打孔。
控制好锁脚锚管角度及长度,锚管必要注浆饱满,并与钢架连接牢固。
超前支护角度、长度、搭接长度必要符合设计。
完善洞内暂时排水系统,防止地下水浸泡拱脚基本。
控制拱脚超挖现象,托梁支垫底部密实不得悬空,同步注意拱脚内侧工作平台开挖时,高程应高于拱脚50cm以上。
下台阶施工注意先后间距,杜绝下导坑两侧同步对称落底。
在施工过程各分部注意平行开挖,平行施做初期支护,各分部初期支护衔接紧密,及时封闭成环。
仰拱紧跟下台阶,及时闭合构成稳固支护体系。
对于掌子面开挖后有明水渗出或围岩含水量不不大于22%隧道,开挖后掌子面必要打设3-4个泄水孔,孔眼直径不不大于10cm,孔深不不大于20m,泄水孔内穿入打孔PVC管引排渗水至洞内暂时集水坑,初期支护严格按照优化设计规定打设泄水孔,孔内必要穿入PVC管引排渗水,防止初支背后土质围岩遇水软化导致塌孔,堵塞孔眼,影响排水效果。
加强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和支护变形状况,及时调节支护参数和预留变形量,保证施工安全。
黄土隧道必要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同步还应对掌子面含水量进行检测,防止浮现地质灾害,保证施工安全。
四、质量、安全、环保和职业健康保证办法
1、质量保证办法
1.1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成立以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为核心TQC领导小组,建立严格质量承包责任制,同经济挂钩,加强对工程质量全面管理指引。
建立质量检查机构,制定严格工程质量内部监理制度,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与专业检查相结合质量“三检”制度和工前实验、工中检查、工后检测实验工作制度。
质量工程师行使质量一票否决权,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对质量工作全权负。
1.2严格实行质量责任制
实行项目经理、总工、各级技术人员及工班负责人对工程质量负相应责任,层层订立质量终身责任书,做到责任贯彻到位、责任贯彻到人,从而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坚决做到奖优罚劣,规范化施工,实行持证上岗。
使各级参建人员在实行组织指挥施工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方针,保证工程质量。
1)实行施工质量责任挂牌制,注明管理者、操作者,谁施工谁负责。
2)严格材料采购,检查制度,无检查材料禁止进入全体工程。
3)坚持施工过程三检制度,做到“检查上道工序,做好未班工序,服务下道工序”。
4)工序间实行质量否决制,保证每道工序100%合格。
1.3施工控制中技术保证
1) 施工前,施工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仔细阅读设计文献,理解设计意图,明确施工技术重点、难点,进行技术交底。
2) 严格测量放线工作,测量规定精确,放线及时,做到对的指引施工。
3) 严格按设计边线布置周边线,控制一次起爆药量,控制开挖深度,减小超挖量和炸药对围岩挠动破坏。
2、安全保证办法
2.1建立安全保证体系
项目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建立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小组,针对工序特点,进
行安全交底,严格执行项目经理部安全保证体系关于规定,经理部与每个作业人员订立安全生产责任书。
2.2安全教诲和培训
1) 对新进场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诲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准许其进入操作岗位。
2) 对爆破等特殊工种工人,进行专门安全操作培训。
持证上岗。
3) 在采用新工艺、新办法、新设备或调换工作岗位时,对工人进行新操作办法和新工作岗位安全教诲。
4) 设立每周一次安全活动日,在班前班后会上检查安全生产活动状况,并对职工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诲和安全宣传活动。
2.3贯彻安全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和管理制度,体现“全员管理、安全第一”基本思想,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做到职责分明,各负其责。
施工中除操作人员自身加强各种安全办法外,经理部也将加大检查力度,搞好各方面协调工作,坚决杜绝各种事故发生。
严格执行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2.4各项安全技术办法
1) 施工操作人员进入现场时必要佩戴安全帽,电工、电焊工必要穿绝缘鞋。
电源接线连接必要规范。
2) 现场施工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并建立安全保证体系。
3) 对各种施工机具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以保证使用安全,所有施工机械由专人负责,其她人不得擅自操作。
4) 在设备明显位置悬挂操作规程牌,规程牌上标明机械名称、型号种类、操作办法、保养规定、安全注意事项及特殊规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