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下台阶法施工作业指导书

上下台阶法施工作业指导书

先开挖上断面,待开挖一定长度后同时开挖下断面,上下台阶同时并进的施工方法。

主要使用在隧道Ⅲ-Ⅴ级围岩正洞、横洞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1,施工工序见图12
2、施工要点
A、台阶长度控制在3~5m ,台阶高度根据地质情况确定,上台阶高度为3~3.5 m 。

B、上台阶施作钢拱架时,采用扩大拱脚和锁脚锚杆等措施,控制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

C、下台阶在上台阶喷射砼达到70%以上时开挖。

D、施工中解决好上下台阶施工干扰问题,下部施工减少对一部围岩、支护的扰动。

E、下台阶施工保证钢架整体顺接平直,螺栓连接牢靠。

F、二次衬砌及时施作,Ⅳ级围岩段距掌子面距离不大于70米;Ⅴ级围岩段距掌子面距离不大于50米。

(二) 台阶开挖法
台阶开挖法一般是将设计断面分上半断面和下半断面两次开挖成型。

台阶法包括长台阶法、短台阶法和超短台阶法等三种。

长台阶法:上、下断面相距较远,一般上台阶超前50m以上或大于5倍洞跨。

它的适用范围较全断面法广泛,凡是在全断面法中开挖面不能自稳,但围岩坚硬不要用底拱封闭断面的情况,都可采用长台阶法。

短台阶法:台阶长度小于5倍但大于1~1.5倍洞跨。

适用Ⅰ~Ⅴ级围岩,尤其适用于Ⅳ、Ⅴ级围岩,是新奥法施工中经常采用的方法。

超短台阶法:台阶仅超前3~5m,只能采用交替作业。

超短台阶法适用于膨胀性围岩和土质围岩,要求及早闭合断面的场合。

下半断面的开挖(又称落底)和封闭应在上半断面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进行,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确保初期支护体系的稳定性,例如扩大拱脚、打拱脚锚杆、加强纵向联接等,使上部初次支护与围岩形成完整体系。

根据支护结构形成闭合断面的时间要求,必要时在开挖上半断面后,可建筑临时底拱,形成上半断面的临时闭合结构,然后在开挖下半断时再将临时底拱挖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