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某公司人力资源现状与发展报告(ppt 44) -专业PPT文档
某公司人力资源现状与发展报告(ppt 44) -专业PPT文档
地域 河南 浙江 安徽 四川 湖北 湖南 重庆 贵州 江西 陕西 云南
总数
677 559 253 73 48 40 39 36 14 13 10
比例 37.84% 31.25% 14.14% 4.08% 2.68% 2.24% 2.18% 2.01% 0.78% 0.73% 0.56%
5
性别分布
男 17.78%
人工成本构成情况分析指标是指人工成本各组成部分分别占人工成本 总量的比重。该指标可以反映各组成部分在人工成本中的重要程度; 该指标在年度间的纵向比较,可以反映各组成部分在人工成本中所占 比重的增减变动趋势;该指标在同行不同企业间进行横向比较可以反 映不同企业在人工成本投资方向上的差别。
2006年度人工成本总量为3080.8万元,其中构成为:工资总额为 86.2%,比2005年下降了4.75个百分点;社会保险费为6.72%,比去 年上升2.95个百分点;职工福利费为5.5%,比上年上升了1.6个百分 点。工资总额在人工成本中比重下降过快的现象,随着社会保险、劳 动保护等刚性支出的加大,预计在07年、08年将会持续。
公司人事费用率2004年8.2%,2005年为8.3%,2006年为10.26%;2005年 至2006年增幅较为明显, 增幅为23.6%。
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分配率和人事费用率存在共同的缺陷,一是两者 都是价值指标,受价格涨落干扰较大,影响纵向比较的直观性(除非 使用不变价格)。二是都是相对指标,不能反映公司工资和福利的分 配水平,不能在劳动力市场上显示其竞争力。
24
培训与开发
培训流程: 1、新员工培训常在入职一月内进行,如9月2日入职的员工在9月25日 接受新员工培训,入职培训明显滞后。职员的培训有个人学习计划, 但过于统一,针对性不强。 2、培训的实施以年度计划为准,有培训签到、相关培训考核记录。培 训评估有。个人外训的实施年度计划均有体现,在审批上HR部无法出 具有效性意见。在个人外训的内训转化上的相关政策与管理活动不够 清晰。 3、培训需求的征集为一年一次,作为编制年度计划的依据。年度计划 与岗位关联度有,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关联度弱。 4、培训的各种文件记录按9001标准进行,较为完善。需求、计划分解 、月度实施、考核与评估成系列化。在评估中无关于培训费用评估。
81
13
57.74%
23.14% 2.85%
4.53%
0.73%
7
管理比率
扇面 7,
基层管理 者, 27.69%
高层管理 者, 30.77%
中层管理 者, 41.54%
层级 高层管理人员 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
总数
20
27
18
比率
30.77% 41.54%
27.69%
8
总体结论
1、人员结构中年龄比例合理,地域分布中河南、浙江已超过26%的 比例,其中两省比例达68%以上,学历构成初中及初中以下达86%( 含小学16%),对员工技能培训、操作一致性提升加大了管理难度。
年度人工成总含量
1884.51
2313.96
3080.8
2187.36(1-8月份)
15
2004-2007年(1-8月)人力成本指标分析 单位:万元
人事费用率 劳动分配率 人均产值(年) 人事费用投入产出值 人工成本工资含量
人工成本占总成本含量 平均人工成本 毛利润增长幅度 工资增加率
2004年 8.20% 66.88% 16.5 12.05 90.23% 7.49% 8.44% 1.38
2005年
2104.54 27886.78 23908.49 1848(人) 27365.29 1333.19
2006年
2655.58 30032.5052 25139.58 1706(人) 30191.48
1658.59
2007年1至8月
1908.28 21677.79 19403.32 1765(人) 22399.97 1099.31
11
2004-2007年(1-8月)人工成本含量分类表 单位:万元
项目
年份
工资总额 社会保险等费用
福利费用 教育培训费用 劳动保护费用
住房费用 其它支出
年度人工成总含量
2004年 1700.39 70.46 54.25 23.99
17.7 6.89 10.83
1884.51
2005年 2104.54 87.33 90.16 16.12
7.79%*
16
劳动生产率、利润的增长与工资总额增长间的现状
公司平均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产值)为2004年为16.5万元, 2005年 为15.09万元,2006年为17.6万元,行业先进值不详;2005年比2004 年 -0.85%, 2006年比2005年+1.67%.
年度平均工资2004年为1.24万元,2005年为1.14万元,2006年为 1.56万元,行业值不详; 2005年比2004年 -0.81%, 2006年比2005年 +3.68%.
23
招聘评估:
1、招聘人均招聘成本分析数据不详。 2、不同岗位的填补周期、各种招聘渠道的招聘成功率对比数据不详。
招聘与配置的协作性: 1、招聘专员不参与新进员工的评价与工作改进建议,对新员工的表现依托 于部门评价,HR部门过于被动。在9月份首次述职管理规定实施运行后,这 一现象也有所好转,HR部将职员与计时员工的转正评价纳入到受控的范围 中来。 2、对人才的继任发展(即内部提拔)招聘模块没有关注。HR部门也没有相 应的管理活动在体现。
/
26.68%
2005年 8.30% 66.98% 15.09 12.05 90.95% 7.55% 8.46% 1.25 47.28% 23.77%
2006年 10.26% 77.84% 17.6 9.75 86.20% 8.86% 10.20%
1.8 23.00% 26.18%
2007年1至8月 10.10% / 12.28* 9.91 87.24% 8.79%* 9.77%* 1.24
某公司人力资源现状与发展报告(ppt 44) 2021/3/2
一、公司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1. 学历分布 2. 年龄分布 3. 地域分布 4. 性别分布 5. 工龄分布
2
学历分布
初中 70.28%
小学 15.98%
硕士 0.17%
本科 1.51%
大专 1.79%
高中 10.28%
学历 总数 比例
硕士 本科(包括双学位) 大专 高中及中专 初中 小学及以下
8.91 6.89
/
2313.96
2006年 2655.58 206.98 170.74 15.24 25.36
6.89 /
3080.8
2007年1至8月 1908.28 119.17 118.78 14.68 21.86 4.59 /
2187.36(1-8月份)
12
2006年人工成本结构分析模型
13
2006年度人工成本比率图例
社会保险, 6.72%
住房, 0.22%
福利, 5.54%
教育培训, 0.4920%
项目 总数 比率
工资总额 社会保险 福利
教育培训 劳动保护 住房
¥2,666.58 ¥206.98 ¥170.74 ¥15.24 ¥25.36
性别 女
男
总数
1471
318
比率
82.22% 17.18%
女 82.22%
6
四大类员工构成
生产辅助人 员
26.01%
生产操作人 员
64.89%
销售人员 0.82%
管理类人员 3.20%
文职类人员 5.09%
类别 总数 比例
生产操作人员 生产辅助人员 管理类人员 文职人员 销售人员
1033
414
51
¥6.89
86.20%
6.72%
5.54%
0.49% 0.82%
0.22%
14
2004-2007年(1-8月)人力成本几大核心数据 单位:万元
项目
年份 2004年
工资总额
1700.39
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成本
22704.86 20003.65
年度员工总人数 成本费用总额 管理费用总额
1375(人) 22327.39 714.92
招聘流程:
1、招聘的依据以招聘需求申请为准,无相应的年度人力资源规划作支撑。 2、招聘面试的分层级面试不详细,现有的招聘管理办法对此无相应的规定 。面试的结构性不强,除外销业务员面试时会有英语笔试外,其它岗位均无 笔试题库。 3、招聘入职后与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已开始衔接,有相应的培训计划,培训 计划以熟悉内部人员和工作流程为主。
19
劳动分配率
劳动分配率 劳动分配率是企业人工成本分析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具体是指人工成 本占增加值的比重。劳动分配率越高,企业用于积累和更新改造的价 值越少, 对一个企业来说,发展的后劲就越小。但劳动分配率过低, 又会影响员工个人的生活水平。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5年统计认为,劳动分配率指标控制在50%左 右比较合适。
在2005年,劳动生产率减少的幅度与平均工资减少的幅度的比例为1 :0.95,劳动生产率减少的幅度高于平均工资减少的幅度;在2006年, 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与平均工资增长幅度的比例为1:2.20。
17
劳动生产率、利润的增长与工资总额增长间的现状
工资率增长的速度已明显高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工资的减少 与劳动生产率的减少在临界值,但工资的增长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来 讲,已脱离合理的控制范围。总体上工资的增长是必须的,且是有规律 性的,但工资的增长应滞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21
三、人力资源各模块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