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专升本考试题目

西方经济学专升本考试题目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2012年10月考试考前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增加意味着卫生健康方面的支出减少,这一事例说明了()概念。

A.收益递减B.规模经济C.比较成本D.机会成本2.外部效应可以产生于()。

A.人们的消费行为而不是生产行为B.人们的生产行为而不是消费行为C.人们的消费行为和生产行为D.只能产生于消费与生产之间3.工人的实际工资是指()。

A.工人每周的平均工资B.工人用于购买商品的支出C.工资收入的实际购买力D.资本家付给工人的货币工资4.基本的经济问题之所以出现是因为()。

A.经济社会中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B.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太慢C.面对无限的欲望,资源是稀缺的D.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分配不公5.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平行于价格轴的直线D.垂直于价格轴的直线6.消费函数表示的是()之间的关系。

A.消费与价格B.消费与储蓄C.消费与利率D.消费与收入7.对于正常商品而言,下面因素会导致需求增加的是()。

A.替代品价格下降B.产品本身的价格下降C.消费者的收入增加D.政府减少对产品的征税8.在一定时期内厂商来不及调整所有生产要素而发生的成本是()。

A.显性成本B.隐性成本C.长期成本D.短期成本9.供给曲线表示的是()。

A.供给与价格的关系B.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C.供给与需求的关系D.供给量与需求量的关系10.预算线反映了()。

A.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程度B.消费者的收入约束C.市场上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商品组合D.消费者人数11.()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12.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

A.增加政府购买B.增加社会福利开支C.增加税收A.茶和咖啡B.汽车和汽油C.图书和杂志D.礼帽和普通帽子14.《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作者是()。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15.下列商品中价格需求弹性最小的是( )。

A.食盐B.礼服C.化妆品D.香烟16.当MCMR时,厂商的利润()。

A.大于B.为C.小于D.最大化17.资本的深化是指()。

A.为新增加的人口配备按原有的人均资本配备的设备B.为每一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C.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D.增加资本的投入量18.国民收入等于国内生产净值减去()。

A.折旧B.间接税C.所得税D.政府的转移支付19.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

A.收入B.利率C.价格D.预期20.经济学可定义为()。

A.分析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分析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D.考察人们的收入状况21.年物价上涨率为%8的通货膨胀属于()。

A.温和的通货膨胀B.奔腾的通货膨胀C.超级的通货膨胀D.均衡的通货膨胀二、多项选择题1.解决外在性问题的措施包括()。

A.征税和补贴B.反垄断法C.行业重新组合D.明晰产权E.支持价格2.按照凯恩斯的观点,人们需要货币,是出于()。

C.不想获得利息D.投机动机E.货币币值不变的预期3.垄断竞争理论中所谓的产品差别包括()。

A.产品质量、构造、外观等方面的差别B.产品的商标、广告方面的差别C.以消费者的想象为基础的虚构的差别D.单纯价格方面的差别E.产品销售服务方面的差别4.下列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有()。

A.减少政府支出B.减少政府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D.增加政府税收E.增加转移支付5.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要解决()。

A.怎样生产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C.为谁生产D.政府确定多少货币量E.采用何种经济制度6.在经济高涨阶段,政府实施货币政策时,应()。

A.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B.使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C.使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D.降低贴现率E.提高贴现率7.会引起厂商对劳动需求增加的因素是()。

A.工资率提高B.企业所生产产品的价格提高C.其他投入品的价格提高D.劳动供给增加E.劳动供给减少附:参考答案三、名词解释1.挤出效应2.资源的稀缺性3.引致需求4.垄断市场5.国民生产总值6.负的外在性7.微观经济学附:参考答案1. 挤出效应解答:挤出效应是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

由于增加政府投资可能导致财政赤字,如果用发行公债的方式弥补赤字,结果可能因公众将投资转向公债而减少私人投资,所以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

2. 资源的稀缺性解答:相对于人的欲望和由此引起的对物品和劳务的需要而言,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被称为资源的稀缺性。

3. 引致需求解答:相对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由于厂商并不通过消费生产要素而直接获得满足,而是通过生产产品出售给消费者而获得利润,因而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是由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引发的。

4. 垄断市场解答: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某一市场上只存在一个厂商,这一厂商在这一市场上是唯一的产品供给者,而且所生产的产品没有替代品。

5. 国民生产总值解答: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用GNP表示。

GNP可以用支出方法和收入方法加以核算。

6. 负的外在性解答:是外在性的一种形式,它表示经济社会中的某一单位向他人施加了未经市场交易反映出来的成本,例如污染等。

负的外在性导致社会成本高于私人成本,因而私人最优产量大于社会最优产量,故出现资源配置低效率。

7. 微观经济学解答:以整个经济制度中的单个家庭和厂商的行为及其相互联系为研究对象,考察单个产品或投入的市场的价格形成,并由此说明社会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理论。

也被称为"个体经济学"。

四、简答题1.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2.简述两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

3.试解释水和钻石的价值悖论。

4.简述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而政府购买计入GDP的原因。

附:参考答案1. 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解答: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

充分就业状态往往用失业率衡量。

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充分就业目标主要围绕着降低周期性失业来制定。

充分就业目标并不意味着百分之百就业,是指消除了周期性失业后的状态。

(2)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

价格稳定意味着经济中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但并不要求价格不变。

(3)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的持续均衡增长,即在一个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或者人均收入的增长。

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

(4)国际收支平衡也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相等而形成的平衡。

一国国际收支平衡有助于避免国外不利因素对国内经济的冲击。

以上提到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并不是相互一致的,政府常常在各种政策目标之间进行选择。

2. 简述两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

解答:(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之和等于总收入,即()()YYSYC=+(2)平均消费倾向APC与平均储蓄倾向APS之和等于1,即1=+APSAPC(3)边际消费倾向MPC和边际储蓄倾向MPS之和等于1,即1=+MPSMPC3. 试解释水和钻石的价值悖论。

解答:(1)水和钻石的价值悖论是指:水对人们很有用,必不可少,但水却很便宜;钻石对人们的用途很有限,但却很昂贵。

这一悖论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共同说明,因为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

(2)从需求一方看,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

对于水,水源充足,人们对水的消费量大,因而其边际效用很小,价格也很便宜。

同理,人们对钻石的边际效用很大,其价格也就相应的昂贵。

(3)从供给一方看,由于水源充足,生产人类用水的成本很低,因而其价格也低。

钻石则很稀缺,生产钻石的成本也很大,因而钻石很昂贵。

综合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则水便宜,钻石昂贵。

4. 简述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而政府购买计入GDP的原因。

解答: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是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

失业救济金发放则是因为人们失去了工作从而丧失丁取得收入的机会才给予救济。

与政府转移支付相比,政府购买虽也属政府支出计入GDP ,是因为政府购买行为发生了实在的交换活动。

比方说,政府给公立学校教师发薪水是因为教师提供了教育工作的服务。

五、计算题(请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1. 已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XY U =,商品X 和Y 的价格分别为2=X P ,5=Y P ,若该消费者的收入为300=m 元,问他将如何选择X 和Y 的消费量?2. 设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5.05.0100L K Q =,在本生产期内,资本投入量为100单位,劳动投入量为25单位。

(1)求这时各要素的边际产量。

(2)若厂商处于利润最大化状态,而此时资本的价格为每单位20元,那么工资率应为多少?(3)如果产品的价格为50元,求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

3. 设一两部门经济有下述关系式描述:消费函数YC 8.0100+=,投资函数为r I 6150-=,货币需求函数为r Y L 42.0-=,设P 为价格水平,名义货币供给为150=M 。

试求:(1)总需求函数; (2)若1=P ,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3)若该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P AS 150800+=,求均衡的收入和价格水平。

附:参考答案1.已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XY U =,商品X和Y的价格分别为2=X P ,5=Y P ,若该消费者的收入为300=m 元,问他将如何选择X和Y的消费量?解答:因为XY U =,所以YMU X =,XMU Y =。

由消费者均衡条件⎪⎩⎪⎨⎧=+=30052Y X P mu P mu Y Y XX得到:⎪⎩⎪⎨⎧=+=3005252Y X X Y由此得到:75=X ,30=Y ,此即为所求。

2. 设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5.05.0100L K Q =,在本生产期内,资本投入量为100单位,劳动投入量为25单位。

(1)求这时各要素的边际产量。

(2)若厂商处于利润最大化状态,而此时资本的价格为每单位20元,那么工资率应为多少?(3)如果产品的价格为50元,求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