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药学 常用中药鉴定术语(学生用)

生药学 常用中药鉴定术语(学生用)

1.(骨)钉指三伏季节采的一种鹿茸上中段部位生出的骨质突起,因呈钉状而称骨钉。

2.GAP3.TLC4.凹肚脐指天麻一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形疤痕,称凹肚脐或肚脐眼。

5.包金头——指毛知母的根茎呈扁长形,微弯曲,一端残留有浅黄色的叶基,习称“包金头”。

6.本草——古代指中药,或中药学,或中药学著作。

7.边材指茎木类药材中木材的周边颜色较浅部分。

8.变色9.槟榔纹——10.菜花胆指熊胆仁呈黄绿色,质地酥脆者,称菜花胆。

11.槽子木香指川木香根部有纵槽的半圆柱形个体,称槽子木香。

12.草药——指民间医生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物。

13.车轮纹指根或茎类药材横切面上维管束与较宽的射线相间排列成稀疏整齐的放射状纹理,状如木制车轮,如木通等。

14.齿轮纹指羚羊角的骨塞横截面四周呈锯齿状与其外的角质层密合,习称齿轮纹。

15.错入组织——指种子的外胚乳不规则地嵌入内胚乳而形成有特殊花纹的错入组织,如肉豆蔻;或者部分种皮连同外胚乳嵌入内胚乳而形成错入组织,如槟榔。

16.大贝指浙贝母鳞茎外层单瓣肥厚的鳞叶,因形大而称大贝。

17.大理石纹指由深棕色的外胚乳与淡白色的内胚乳交错或种皮与外胚乳的折合层错入内胚乳中而成状似大理石样的纹理。

如肉豆蔻和槟榔的种仁的断面。

18.大挺指二杠茸茸体上部较粗壮的主干部分,习称大挺。

19.单门指具有一个侧枝的马鹿茸。

20.胆黄指产生于胆囊中的牛黄,称胆黄。

21.胆仁指干燥的胆汁,如熊胆。

22.当门子指较大的麝香仁呈不规则圆形或颗粒状位于囊口者,称挡门子23.道地药材——传统的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地、特定的生产工艺和加工方法所生产的质量优良的生药。

如:四大怀药:怀菊花、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产于河南怀庆地区。

24.等面叶——25.钉角泛指药材表面具瘤状突起的支根,呈圆锥形而尖似角,称钉角,如川乌、附子等。

26.二杠(茸)指具有一个侧枝的花鹿茸。

27.发汗又称出汗。

对有些因个大不易干燥或欲使色泽变深、质变柔软的中药,将它们堆积后经一段时间热闷而使其发酵,此过程称发汗或出汗。

28.法制29.分隔纤维30.枫斗——指铁皮石斛剪去部分须根后,边炒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形,烘干,习称“耳环石斛”或“枫斗”。

31.逢子必炒32.凤尾橘络——指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果皮的内长维管束群整理成条状或压成砖块状,习称“凤尾橘络”。

33.复合维管束34.疙瘩丁指根类药材表面散生的不规则皮孔样横向突起,称疙瘩丁,如白芷35.疙瘩须又称珍珠须。

指山参须根上生长的长圆、方圆不等的小疣状突起,如疙瘩,状似珍珠,称疙瘩须或珍珠须。

36.根茎类生药37.挂甲指取牛黄涂于指甲上时呈黄色,能染黄指甲且经久不褪,这种现象称挂甲。

38.管黄指取于牛的胆管、肝管中的牛黄,因形似管状而得名。

39.光知母——去掉外皮的知母习称知母肉,又叫光知母。

40.归身指当归根部主根较粗的部分。

41.归头指当归根部上端有茎痕的部分。

42.归尾指当归根部的支根或主根较细的部分。

43.过桥(杆)又称过江枝。

指黄连根茎的节间呈细长光滑圆柱状;两端节部略膨大,其细长部分称过桥或过桥杆,桥杆又称跳秆。

44.红小辫指天麻顶端的红棕色干枯残留芽苞,因其较长皱缩似辫状,古称红小辫。

45.蝴蝶芦46.蝴蝶片指川芎根茎纵切片呈不整齐的片块,形似蝴蝶,称蝴蝶片。

47.虎皮斑指炉贝药材的外表具有未去净栓皮的黄棕色斑块,似虎纹,称虎皮斑,此种炉贝又称虎皮贝。

48.虎牙指砍茸脑骨后端的一对孤形骨,习称虎牙。

49.虎掌南星特指掌叶半夏扁球状块茎周围有多个突起的侧芽,形以虎掌,故称虎掌南星。

50.怀中抱月指川贝母中松贝的外层鳞叶2瓣,一大一小,大瓣紧抱小辩,未抱合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51.黄马褂指红参中由于生长年限较长,加工后主根上部的栓皮木化不透朋,因色暗且黄,故习称黄习褂。

52.鸡肠朴——指厚朴的根皮弯曲似鸡肠,习称“鸡肠朴”。

53.鸡爪黄连指味连根或根茎呈簇状分枝,弯曲互抱,形似鸡爪,称鸡爪黄连。

54.间隙腺毛——指生长于植物内部组织细胞间隙当中的一种内生腺毛,如广藿香、绵马贯众。

55.剪口指从三七根上剪下的较细根茎,习称剪口。

56.节盘指川芎药材顶端地上茎痕的凹窝,或少数1~2个地上茎突起的节所形成的凹陷,形似盘,呈节状,称节盘。

57.金包头指知母药材顶端残留的浅黄色叶柄痕及茎痕,似金皮包头。

58.金井玉栏又称金心玉栏。

指根类药材的横断面外围白,内心黄,中间有一棕色的形成层环,俗称金井玉栏,如桔梗等。

59.筋条指从三七主根上剪下的粗支根,习称筋条。

60.茎木类生药——是茎类生药和木类生药的总称,主要指药用植物地上茎或茎的一部分。

61.晶鞘纤维——指纤维束及其周围含有草酸钙结晶的薄壁细胞组成的复合体称晶鞘纤维,如甘草、石菖蒲、红芪等的显微结构中。

62.镜口胶面——指僵蚕的断面平坦,外层白色,中间亮棕色或亮黑色,习称“镜口胶面”。

63.菊花心指药材横切面上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排列形成的细密放射状纹理,状似开放的菊花,如甘草,黄芪等。

64.菌核——由菌丝密结成的颜色深、质地坚硬的核状体65.开口子指青贝药材外层两枚鳞叶大小相近,顶端多不抱合,俗称开口子。

66.开香门——67.枯芩指黄芩药材的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成空洞者,称枯芩。

68.苦瓜棱——指马鹿角表面具有长短不等的断续纵棱,习称“苦瓜棱”。

69.理化鉴定:利用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的方法,对生药及其制剂中所含主要化学成分或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来鉴定生药品质优良度的一种方法。

70.莲花指马鹿茸体的侧枝有两个分枝,称莲花。

71.亮纹:指豆科植物的种子的表皮常由窄长增厚的栅状细胞组成,径向紧密排列,横切面观在中部偏外侧可就折光率较强的光辉带,称“亮纹”。

72.亮银星指牡丹根皮内表面由于丹皮酚(Paeonol)析出而形成的结晶,因于光下显亮银光而称亮银星。

厚朴树皮内析出的厚朴酚(Magnolo1)结晶也称亮银星。

73.苓子——川芎根茎基部的节盘习称苓子74.羚羊塞又称骨塞。

指羚羊角基部锯口面内的类圆形骨塞,长约占全角的1/2或1/3,称羚羊塞。

75.芦头指根类药材近地面处残留的根茎部分,俗称芦头。

76.芦碗指草本植物药材根茎部分每年地上茎枯死后留下的凹窝状茎痕,因中心凹陷似碗形而习称芦碗,如山参。

77.炉贝特指产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集散于廉定打箭炉(古三国时诸葛亮曾在此设炉造箭,故地名为打箭炉)一带的贝母;习称炉贝。

78.绿皮层——指栓内层细胞壁非木栓化而含有叶绿体而呈绿色,故又称“绿皮层”79.罗盘纹特指商陆根横切面由于三生构造形成的同心性多环维管束,干燥后木质部隆起,韧皮部凹馅,呈多个凹凸不平的环层,形似罗盘,俗称罗盘纹。

80.落皮层——指老的树皮外面常附有的一些死亡的组织,称落皮层。

81.马头蛇尾瓦楞身——指海马头部与体轴略呈直角,管状长嘴如马头外伸,上有冠状突起似马缨,故称“马头”。

而尾部渐细,向内卷曲似蛇之尾,称“蛇尾”;而躯干表面的体环节纹,形似屋脊瓦纹而得名“瓦楞身”,将海马喻为马头蛇尾瓦楞身,较形象地描述出海马药材的性状。

82.脉岛——指细小的叶脉将叶肉组织分隔成许多小块,叫脉岛。

83.毛知母——不去外皮的知母习称毛知母。

84.冒槽指检查整麝香时用槽针从囊孔插入,向不同部位转动,抽出槽针上槽香仁先平槽后高出槽面,这种现象称冒槽。

85.门庄——指二杠茸茸体上侧枝部分,习称门庄。

86.绵纹指药材平整横切面的异型维管束与周围的薄壁组织交互排列形成的织锦状纹理,习称锦纹,如大黄。

87.木间韧皮部88.捻头——指四岔茸毛粗而稀,大挺下部具棱筋及疙瘩,分枝顶端多无毛,习称“捻头”89.跑味——90.培育牛黄——指采用兽医外科手术在活牛体胆囊内植入牛黄床(由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与致病菌种(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培植,在牛黄床上收集牛黄,习称“培育牛黄”。

91.片酥指加工时涂于玻璃板或箬竹上晒干而成的蟾酥。

92.平肩/将军肩指园参根端部分较平截,称平肩。

93.蚯蚓头指药材的根头部由叶柄脱落后留下的明显密集的横向环纹,因似虹蝴的头颈部而习称虹划头,如防风等。

94.绒根指从三七根上剪下的较细文根,习称绒根。

95.三叉茸指梅花鹿的角具二个侧枝者。

96.三岔具有三个侧枝的马鹿茸,称三岔。

四个侧枝的称四岔。

97.散丝橘络——指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果皮内层的维管束群,外形疏松呈丝团状,习称“散丝橘络”。

98.生物效价/生物检定法99.生药——生药是指天然来源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

100.生药学——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物分析化学、生物化学、植物化学)、药理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科学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生药(药材)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别、化学成分、品质评价、细胞组织培养、医疗用途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科学。

101.狮子头又称狮子盘头。

指根类药材顶端芦头处残留的密集茎痕;或指顶端的疣状芽痕呈瘤样突起,膨大成蜂窝状,形似舞狮头上的装饰,称狮子头,如党参多年生时野生品。

102.适应原样作用——加强机体的适应性,增强机体对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各种有害刺激与损伤的非特异性抵抗力,使紊乱的机能恢复正常的作用。

是中医药调节人体的三大作用之一。

103.树皮指皮类药材中形成层以外所有组织的总称。

104.水飞——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药材(矿物,贝壳类等药物)与水共研,经反复研磨制备成极细腻粉末的方法,称水飞法。

水飞法适用于不溶于水的矿物药——朱砂、雄黄、炉甘石,及贝壳类中药——珍珠。

105.水飞目的:①去除杂质,洁净药物;②使药物质地细腻,便于内服和外用;③防止药物在研磨过程中粉尘飞扬,污染环境;④除去药物中可溶于水的毒性物质,如砷、汞等。

106.四大怀药指河南产的牛膝,地黄,菊花,山药。

107.四大名药指犀角,牛黄,羚羊角,麝香四种名贵中药。

108.四化(花)青皮——指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未成熟的果实沸水烫后,用刀作十字形切开至基部,除尽囊肉,晒干,习称“四化青皮”。

109.髓束110.铁胆/墨胆指熊胆中一种乌黑色的胆仁。

111.铁杆木香指川木香的根呈圆柱形,根头发黑,表面棕褐如铁,习称铁杆木香。

112.铁皮113.铁线纹114.铁线纹指山参主根上端较粗的部分具细密,深的黑色横环纹,习称铁线纹。

115.艼指山参根茎部分附芦而生的不定根。

116.通天眼指羚羊角的神经孔通过角塞顶端的角壳中心,向上呈一扁三角形的小孔直达角尖;习称通天眼。

117.铜胆/金胆指熊胆中呈半透明橙黄色胆仁。

118.铜皮119.铜皮铁骨指三七药材表面光亮灰黄似铜色,断面棕黑似铁色,形同铜皮包铁骨,而习称铜皮铁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