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通关第二章
7
复出口与复进口
• 复出口(Re-export) 复出口( ) • 复出口是指外国商口进口以后未经加 工制造又出口,也称再出口。复出口在很 大程度上同经营转口贸易有关。 • 复进口(Re-import) 复进口( ) • 复进口是指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未经 加工又输入国内,也称再进口。复进口多 因偶然原因(如出口退货)所造成。 8
本章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 第二节 国际贸易术语与国际贸易惯例 • 第三节 国际物流运输的主要单证
3
第一节 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 一,国际贸易的含义
•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 Trade) 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以及 服务和技术交换活动,包括出口和进口 两个方面。 • 2,原因:
15
9,对等贸易
• 对等贸易也称对销贸易、反向贸易或互抵贸易, 对等贸易也称对销贸易、反向贸易或互抵贸易, 进出口贸易中的对等贸易, 进出口贸易中的对等贸易,是以出口所得支付进 口应付款项的一种交易 也称反向贸易。 的一种交易。 口应付款项的一种交易。也称反向贸易。把进口 贸易和出口贸易结合起来, 贸易和出口贸易结合起来,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交易,交易双方都有进有出, 交易,交易双方都有进有出,并在进出中求平衡 或基本平衡。 或基本平衡。 • 对等贸易有多种形式,但基本形式有三种,即: 对等贸易有多种形式,但基本形式有三种, 易货贸易( 易货贸易(Barter Trade)、互购 、互购(Counter Perchase)和补偿贸易 和补偿贸易(Compensation On Trade)。 。
18
3.国际贸易对物流提出新的要求
• 高附加值、高精密度商品流量的增加; 高附加值、高精密度商品流量的增加;
国际物流多品种、小批量化; 国际物流多品种、小批量化;
(1)质量要求
(2)效率要求
提高物流效率最重要的是如何高效率地 组织所需商品的进出口、储备和供应。 组织所需商品的进出口、储备和供应。 从订货、交货,直至运入国内保管、 从订货、交货,直至运入国内保管、 组织供应的整个过程, 组织供应的整个过程,都应加强物流 管理。 管理。
第二章
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
1
• 教学目标: •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基 础知识,包括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国际 贸易术语及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贸易业务,国际 物流运输的主要常识。 • 教学重点: • 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国际贸易术语 • 教学难点: • 国际贸易业务及贸易惯例,以及能灵活运用相关 知识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 教学时数:4 2
23
三,《2000通则》
• 《2000年通则》明确了适用范围,该《通则》只 限于销售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中与交货有关 的事项。其货物是指“有形的”货物,不包括 “无形的”货物,如电脑软件等。 • 《通则》只涉及与交货有关的事项,如货物的进 出口清关、货物的包装、买方受领货物的义务以 及提供履行各项义务的凭证等。不涉及货物所有 权和其他产权的转移、违约、违约行为的后果以 及某些情况的免责等。 • 有关违约的后果或免责事项,可通过买卖合同中 其他条款和适用的法律来解决。
24
• (一)六种常用的贸易术语
– FOB – CFR – CIF – FCA – CPT – CIP
• (二)其他贸易术语
– EXW – FAS – DAF – DES – DEQ – DDU – DDP
E组(启运) 启运) F组(运费未付) 运费未付) C组(运费已付) 运费已付) D组(到达) 到达)
16
10,展销
• 展销 • 以展览的方式销售(多在规定的日期和地点) 如:展销会、服装展销等
17
三,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 1.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 2.国际物流的高效运作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要条件; 国际物流的高效运作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要条件; • 实证研究 •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表明,北美, 日本和欧洲是世界上贸易活动最活跃的三个区域,这三者 每年的贸易额之和超过了全球贸易额的40%,也是国际物 流发展比较早,比较成熟的地区。 • 有研究者通过对这三个地区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 出以下结论 结论: 结论 • 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反馈关系,其 中,贸易对物流的促进作用要稍大于物流对于贸易的带动 作用。
(3)安全要求
(4)经济要求 (5)信息化要求
19
第二节 国际贸易术语及国际贸易惯例
• 一,贸易术语的含义 • 它一般用三个英文字母的缩写来概括说明买卖双 方在货物交接方面的权利、义务以及买卖双方有 关费用、风险和责任的划分。 • 具体解决: • 1、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办理货物的交接; • 2、由谁办理货物的运输、保险及通关手续,并承 担相关的风险与费用; • 3、买卖双方在交接货物,传递单据时,应分别承 担哪些责任与义务。
21
2.《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修订本》
《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 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 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
(Revised American Foreign Trade Definitions 1941)
《美国对外贸易定义》是由美国几个商业团体制 定的。它最早于1919年在纽约制定。 《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中所解释的贸易术语共有 六种:EX,CFR,FOB,FAS,CIF,EX DOCK 《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主要在北美国家采用。由 于它对贸易术语的解释与《通则》有明显的差异, 所以,在同北美国家进行交易时应加以注意。
二,国际贸易方式
• • • • 1,逐笔销售 买卖双方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并签订合同 2,包销 包销( 包销(Exclusive Sales)是指出口人与国外经销 ) 商达成协议,在一定时间内, 商达成协议,在一定时间内,把指定商品在指定 地区的独家经营权授于该经销商, 地区的独家经营权授于该经销商,经销商则承诺 不经营其他来源的同类或可替代的商品。 不经营其他来源的同类或可替代的商品。
20
二,国际贸易惯例
• 一些国际组织和商业团体便分别就某些贸 易术语作出统一的解释和规定,其中影响 较大的有以下三种: • 1.《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通则》简称 INCOTERMS
• • • 制订机构:国际商会(ICC) 我国加入国际商会的时间: 1994年 1994年 生效的时间:2000年1月1日,共有13种、4组术语 13种 13
22
3.《1932年CIF合同华沙-牛津 规则》
《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 (Warsaw Oxford Rules 1932) –《华沙一牛津规则》是国际法协会专门为解释 CIF合同而制定的。 –这一规则对于CIF的性质、买卖双方所承担的 风险、责任和费用的划分以及所有权转移的方 式等问题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解释。
14
8,加工贸易
• 加工贸易是一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 加工贸易是一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 口原料、材料或零件,利用本国的生产能 口原料、材料或零件,利用本国的生产能 力和技术,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 力和技术,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从而获 得以外汇体现的附加价值。 得以外汇体现的附加价值。加工贸易是以 加工为特征的再出口业务, 加工为特征的再出口业务,其方式多种多 样。
12
6,拍卖
• 拍卖是专门经营拍卖业务的拍卖行接受货 主的委托,在规定时间和地点,按照一定 的章程和规则,将货物公开展示,由买主 出价竞购,把货物卖给出价最高的买主 。
13
7,商品期货交易
• 期货交易(futurestransaction)是众多的买主和 卖主要商品交易所内按 照一定的规则,用喊叫并 借助手势进行讨价还价,通过剧烈竞争达成交易 的一种贸易方式。 期货交易不同于商品中的现货交易。 • 众所周知,在现货交易的情况下 买卖双方可以 的情况下,买卖双方可以 在现货交易的情况下 以任何方式,在任何地点和时间达成实物交易。 卖方必须交付实际货物,买方必须支付货款。而 期货交易则是在一定时间在特定期货市上,即在 商品交易所内,按照交易所预先制订的“标准期 货合同”进行的 期货买卖。成交后买卖双方并不 移交商品的所有权。
5
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 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
——指商品由A国运往B国途中,途经本国,对于 本国来说即为过境贸易。 直接过境贸易:即外国货物到达本国口岸后,在 海关直接监管下,通过国内运输线从其它口岸 离境,有时直接过境甚至不需卸货和转换运输 工具,承办过境的国家一般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间接过境贸易:即指外国货物到达本国口岸后先 存入海关保税仓库,未经加工改制,又从海关 保税仓库提出,运出国境的活动。 例如,我国与尼泊尔进行贸易,我国出口货 物需经印度转运,这对印度来说就是过境贸易. 它可以获得许多收入,如运费、保险费、装卸费、 存仓保管费、佣金等。
10
4,寄售
• “寄售”是一种有别于代理销售的贸易方式。 它是指委托的(货主)先将货物运往寄售 地,委托国外一个代销人(受委托人), 按照寄售协议规定的条件,由代销人代替 货主进行,货物出售后,由代销人向货主 结算货款的一种贸易做法。
11
5,招标与投标
• 招标和投标(Invitation to Tender & 招标和投标( Submission of Tender)是一种贸易方式的两个 是一种贸易方式的两个 方面。这种贸易方式既适用于采购物资设备 采购物资设备, 方面。这种贸易方式既适用于采购物资设备,也 适用于发包工程项目。 适用于发包工程项目。 • 招标是由招标人(采购方或工程业主)发出招标 招标是由招标人(采购方或工程业主)发出招标 是由招标人 通告, 通告,说明需要采购的商品或发包工程项目的具 体内容,邀请投标人(卖方或工程承包商) 体内容,邀请投标人(卖方或工程承包商)在规 定的时间和地点投标,并与所提条件对招标人最 定的时间和地点投标,并与所提条件对招标人最 为有利的投标人订约的一种行为 的投标人订约的一种行为。 为有利的投标人订约的一种行为。 • 投标是投标人(卖方或工程承包商)应招标人的 投标是投标人(卖方或工程承包商) 邀请,根据招标人规定的条件, 邀请,根据招标人规定的条件,在规定的时间和 招标人递盘以争取成交的行为 地占向招标人递盘以争取成交的行为。 地占向招标人递盘以争取成交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