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国际物流系统
国际物流运输工作:包括国际运输方式的选 择;运输单据的处理;投保等。
(4) 国际货物运输的方式 P22
(a)陆上运输: • 铁路运输:包括国际铁路货物运输和内地与
港澳地区的铁路货物运输: • 公路运输:包括国际公路运输和内地与港澳
地区的公路货物运输: (b)水上运输 • 海洋运输:包括沿海运输\近洋运输\远洋运
工具、劳动手段以及各种消耗材料。是物流
现代化的基础.
(5)
(2)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指的是物流系统所 具有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有效地组 合、联结在一起,便成了物流的总功能。 具有基本能力的要素叫物流系统的功能要 素。
包括:包装功能要素;装卸功能要素;运 输功能要素;保管功能要素;出入境检验 检疫和通关功能要素(特别 的);流通加工功能要素; 配送功能要素;物流信息情 报功能要素。
(1) “节点”:是指国际物流网络中收发货的 各个环节,也就是物流网 络中物流线路的连接点 或端点。如各类仓库、 物流中心、港口等。
(2) “连线”:指各种 运输方式的通道, 如海洋运输通道、 陆桥运输通道、铁 路运输通道、航空 运输通道,管道运 输通道等。
(3)信息网络:全部物流 活动是在信息网络 基础上.(在第八章 讨论。)
《国际物流》第2讲
第二章国际物流系统
第一节国际物流系统的目标及要素
一. 构建国际物流系统的目的 (一)构建物流系统目的 (1)物流系统的概念: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 所需输送的物料和包括有关设备(如仓储设 备、通信设施)、输送工具、、人员等若干 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 有机整体。系统由包装、装卸、运输、储存、 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处理等子系统组 成.目的是实现物资的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 。
25
第三节国际物流网络
国际物流网络的构成
工厂
工厂 工厂
卖方出口
起运港 (站、机 场)
国际转运
拨交
点
买方进货
消费者
国界
目的港
分运
(站、机场)
供货单位
客户
(转运点)
国界
国内干线物流
卖方国
国际物流
国内干线物流
买方国
一.国际物流网络的构成
国际物流网络是指由多个收发货的 “节点”和它们之间的“连线”所构成 的物流网络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信息流网 络的有机整体。
(3)国际物流系统物质基础要素
国际物流系Leabharlann 的建立和运营,必须建立 结实的物质基础之上。主要包括:
物流基础设施:如物流场站、物流中心、 仓库、国际物流线路、各种口岸。
物流设备:如仓库货架、进出库设备、运 输设备、加工设备、装卸搬运设备等。
物流工具:包括包装工具、维护保养工具、 办公设备等。
信息设备和网络:如通信设备及线路、传 真设备、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
(b)法律、规章、行政命令:用来限制和规范物 流系统的活动,以及维系合同的执行、权益 的划分和责任的确定。如:2000年国际贸易 术语解释通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托收统一规则、海牙规则和海牙/维斯比 规则/汉堡规则、国际铁路货物运送公约、 华沙公约和国际集装箱安全公约等。
(c)标准化系统:是保证物流环节协调运行, 保证物流系统与其它系统在技术上实现联 结的重要支撑条件。
二. 国际物流系统的要素
组成国际物流物流系统的基本要素基本 同组成物流系统的基本要素一致,包括:
(1)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
劳动者要素:是核心要素,提高劳动者的素 质是建设合理化的国际物流系统并使其有效 运转的根本.
资金要素:拌随物流的全过程,离开资金这 一要素,国际物流服务无法实现.
物的要素:包括物流系统的劳动对象、劳动
(2)构建物流系统的目标(5S)
服务目标:使物流系统的七大环节互相协调, 为客户服务,保证客户满意。
快速、及时目标:七大环节的效率保持一致, 具有互动性,形成的快速、及时的物流系统。
节约目标:追求物流总成本最低。 规模化目标:七大环节整体合理化,追求规
模经济效益。 库存调节目标:用物流系统的
七大环节的有效运作,来有效 控制库存。
七.国际物流信息子系统
(1)国际物流信息内容:国际物流信息是国 际物流活动的反映,国际物流信息系统 也是组织调节和控制国际物流活动的依 据。主要内容包括完成进出口单证的作 业过程信息、交换支付方式信息、客户 资料信息、市场供求信息等。
(2)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采集、处 理和传递国际物流和商流的信息情报。
三.国际物流包装子系统
(1)国际物流包装子系统的功能:良好的包装 具有保护商品、方便物流、促进消费的功能。 在国际物流中,货物的在途时间长,一般对 货物的包装有特殊要求。应实现“包、储、 运一体化”,从包装商品时考虑储运的方便、 快速和经济性。
(2)国际物流包装的特殊要求: • 包装设计要尊重出口国的民
并且有些出口商品必须有一定的季节储备, 因此,国际货物的储存系统是十分重要的。
从物流角度讲,希望外贸商品不要太长时 间停留在仓库内,要尽量减少储存时间、储 存数量,加速物资和资金周转,实现国际贸 易系统的良性循环。
(2)国际物流仓储子系统特殊性:保税货物要在 保税区和保税仓库内储存.保税仓库是由海 关批准的专门存放保税货物的仓库.保税仓 库的出现,为国际物流的海关储存提供了既 经济又方便的条件.
二.国际物流实物网络连线
(一)国际水路运输通道(P117) (1)海运航线的分类 (a按船舶营运方式分 • 定期航线: • 不定期航线: (b)按航程的远近分: • 远洋航线:船舶航行跨越大洋的运输航线
叫远洋航线。我国习惯上将亚丁港以西, 包括红海两岸和欧洲以及南、北美洲的广 大地区的航线划分为远洋航线。如:上 海—阿姆斯特丹航线。
输:
15
• 内河运输: • 海河联运:
(c)航空运输
• 国际航空货物运输:
• 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航空货物运输:
(d)管道运输:
• 国际原油管道运输:
• 国际天然气管道运输:
(e)邮政运输:
• 国际邮政运输:
• 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邮政运输:
(f)国际多式联运:包括海—空联运\铁—海
联运\铁—公路联运\管道—海联运\
俗和民风,特别是尊重伊斯兰教的教义。 • 对发达国家的出口要特别注意绿色包装问题。
四.国际物流装卸搬运子系统
(1)国际物流装卸搬运子系统功能:
将货物装船(车)或卸船(车)。进出口
商品的装卸与搬运作业是仓库作业和运输作
业的纽带和桥梁,实现物流的空间效益。它
是保证商品运输和保管连续性的一种物流活
动。搞好进出口商品的装船、卸船、进出库
(2)国际货物运输特点:路线长、环节多、涉及 面广、手续繁杂、风险性大、时间性强、分 内外运两段性、广泛采用联合运输等。
(3)外贸运输的分段
(a)出口货物的国内运输段:
国内运输功能:出口商品通过国内运输将出 口商品由生产地或供货地运送到出运港(站、 机场);进口商品通过国内运输将进口商品 由进运港(站、机场)运送到国内各地。出 口货物被集运到运起港(站、机场),办理 完报关手续后装船发运,便开始国际运输。 是国际物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国内运输段的主要工作有:发运前的准备工 作、清车发运、装车和装车后的善后工作。
(b)国际货物运输段
• 国际货物运输段功能:国际 (国外)货物运输段是整个国际货物运输的 重要一环,它是国内运输的延伸和扩展,同 时又是衔接出口国运输和进口国货物运输的 桥梁与纽带,是国际物流畅通的重要环节。
国际段运输运输形式:国际段运输可以采用 由出口国装运港直接到进口国目的港卸货, 也可以采用中转经过国际转运点,再运给用 户。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世界各 国都加强对国际物流系统中信息流的管 理.
(3)国际物流信息的特点:信息量大,交换频繁; 传递量大,时间性强;环节多,点多,线长。
(4)国际物流信息技术: •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 • 条形码和射频标签等自动
识别技术: •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 地理信息系统:
和在库内的搬运、查库、转运、换装等,对
加强国际物流十分重要。
(2)有效地搞好装卸搬运作业的方法:在国际物
流装卸搬运中应仅量采用托盘和集装箱集装
形式.可以减少运输和保管之间的摩擦,充
分发挥商品的储运效率。
20
五.国际货物通关和检验检疫子系统
(1) 报关:就是指出口商或进口商(或代理 人)向海关申报出口或进口,接受海关的 监督与检查,履行海关规定的手续后,经 海关同意,货物得到放行的过程。 国际 物流是跨越关境的物品的流通,报关的意 义是为了维护国家政治、经 济文化利益,各国海关都对 进出口货物实施必要的监督 管理。
(2) 进出口商品进行检验检疫
商品的检验:在国际贸易中为了确定交货品质、 数量和包装条件是否符合合同规定,在买卖合 同中,一般都订有商品检验条款。根据检验条 款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由买卖双方指定的检验 检疫机构,使用规定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进 行检验,并出具相应的检验证。
检疫:对进境、出境、过境的动植物、动植物 产品和其他检疫物;装载动植物、动植物产品 和其他检疫物的容器、包装物、 铺垫材料;来自疫区的运输工 具进行检疫,检查是否带有特 定的病毒、细菌或有害物种。
铁—海—公路联运等。
15
二.国际物流仓储子系统
(1)国际物流仓储子系统的功能: 国际货物储存保管是克服外贸商品使用价值
在时间上的差异,物流部门依靠储存保管创 造商品的时间价值。 国际货物流通是一个由分散到集中,再由集 中到分散的过程。货物的储存和保管是国际 物流过程中必须的环节,来完成货物集和散 的过程。出口货物从生产厂或供应部门集中 运送到出口港(站、机场),经常需临时存 放一段时间,进行货物贸易前的整理、组装、 再加工、再包装或换装等工作,再从装运港 装运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