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区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提纲 主题:将耗散型城市改造为积聚型城市
第一章 历史
地理因素
——江面狭窄,渡江便利
——河网连通,人货畅流
——江淮分界,物产丰富
军事通道
——3000年间500场大小战役
商业通道
——东沟—六合—竹镇商业城市带
文化传播通道
——太伯南迁
——达摩渡江
——居民来源多样化
军旅移民
商人
回民
“积聚型城市”
六合城历史变迁
古代商业城市
宋开始筑城
明清全盛
近代衰落
——近代交通兴起,取代古代交通
——战乱破坏
在工业化浪潮中崛起
中国化学工业的摇篮
——范旭东及永利錏
当代中国重化工业基地
——大厂区的发展
结论
——六合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城市得以屡败屡建,持续发展的原因:城市系统产生积聚功能
系统缺陷导致积聚功能丧失
第二章 现状
两大不平衡
——经济结构不平衡
三次产业比例,工业过重
——经济分布不平衡
城乡二元结构,南北差距过大
缺乏积聚功能而形成耗散状况
——财政资金外流
——购买力外流
——高收入人员外流
原因:政策导向
——片面发展工业
——取多予少的财政体制
城市系统产生缺陷
继续下去,难以扭转或改善不平衡现状
对六合城市发展的影响
——蓝领城市
经济主体为制造业末端即工厂生产部门
居民主体为产业工人
——被“包围”的城市
工业园区众多
对雄州、大厂形成包围态势
——被“切割”的城市
南京的江北门户
交通设施密集而与六合衔接不够
土地狭小、割裂,制约市区扩展
城市功能受到限制
城市化资源被过度占用
——岸线
——土地
城市设施不足
——市政设施
——公共交通
——文化体育设施
环境污染危险
——工业污染
——农业污染
对南京市的影响
——GDP占全市25%
——财政资金来源之一
——江北交通要道
——全市重要污染源
南京近年城市发展中的问题:
以土地批租为中心的城市建设
——中心区密度过高
——布局无序
——文化脉络遭到破坏
调动包括六合在内的江北地区潜力
——对主城区起到疏散补充作用
——辐射安徽、苏中、苏北,提升南京地位——促进全市协调发展
第三章 对策
基本任务
发展重心由工业化转向城市化
恢复、改善、增进城市积聚功能
城市化的两个方向
——补偿性的城市建设
——提升性的城市开发
六合同时具有上述两个方向开展城市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改善现有建成区
可能性:拥有开发新型城市的资源
两个方向,两个区域
——雄州—大厂老城区以补偿性城市建设为主
——东部条状地带以提升性城市开发为主
东部地带资源分析
——一江:长江北岸
——一河:滁河
——一山:平山
——一湖:金牛湖
三个开发点
——龙袍:临江现代化低碳新城
——平山:山林式社区
——金牛湖:滨湖旅游度假城区
目标
建设具有积聚功能的现代化城市:
——先进的农业
——发达的工业
——繁荣的商业服务业
——优越的城市设施和生态环境
——宜居社区
利用“后发优势”,争取跨越式发展
比较:新泽西
与六合相似点
——与纽约一河之隔
——重化工业发达
——交通设施密集
——农业突出,号称“菜园州”
如何利用区位、产业优势制定发展策略
第四章 前提
一,治理污染和环境保护
工业污染治理
——美国治理化工、钢铁业污染的经验——城市绿化隔离带
——理顺环保管理体制
农业污染治理
——提倡有机农业,绿色产品
美国农业肥料
——农村环境整治,自然村合并
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
——生态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
二,调整产业结构
工业
——限制无序扩张
——鼓励现有产业转型、升级
多样化、低碳化
美国低碳工业
单一产业反面案例:底特律—特来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美国农产品加工
——工业园区整合
合并、改造洪山园区
乡、镇、村级园区整合
农业
——规模化、设施化、无害化
——生态农业
美国农业新趋势和新技术
服务业
——商业、服务业
新泽西如何吸引纽约人购物——旅游业
美国旅游信息中心
——房地产业
——运输业
三,扩大过江交通
——建设过江交通的最优方案
桥(规划八卦洲2条通道)
隧道
地铁或轻轨(规划14号线)
与六合交通衔接
——过江交通管理
用好现有资源
收费政策等
——纽约的桥、隧、渡轮及管理
四,文化修复
——传承历史文化
保护文物和遗存
乡土教育
雨花石
茉莉花
——塑造城市形象
变污染城市为宜居城市
——培育市民意识
消除城乡隔阂、南北隔阂
五,政策保障
改变“边缘化政策”
——财政分配:加强支持江北发展 重点支持重要环保项目
(三类工业用地占全市比重大) ——规划:过江交通
轻轨选线及建造
第五章 雄州—葛塘(大厂)
基本要求
——补偿城市设施不足,完善城市功能——两个老城区实现一体化
雄州
建成六合区行政、经济、文化中心
——旧城改造
市区公共交通
公共空间
滁河沿岸改造和开发
历史遗址和街区保护
文化设施建设
——六合新城
——六合经济开发区
葛塘(大厂)
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的工业城市
——主要设施
——沿江工业开发区
中山高新技术开发区
美国节能环保工业及技术
——工业城市成功转型案例:匹兹堡
两个城区一体化
主要措施:沿江北大道开发
——交通改造
——沿线为城市服务的功能性开发
第六章 龙袍—平山—金牛湖
基本要求
——新型城市开发,建设高档社区
——吸引南京及其他外来人员居住、工作、旅游——提升六合整体积聚功能
龙袍
建成临江现代化低碳新城
滨江商务、办公、居住
——高档商务楼
发展“总部经济”
——田园式居住区
新泽西沿哈德逊河小城镇:霍伯肯等——取消造船厂项目
——开发滁河景观廊道,与雄州联接美国沿河景观廊道案例
城市发展新理念:
“具有示范意义的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概念及案例
——如何降低建设成本
——推行低碳生活方式
平山
建成山林式社区
——休闲、旅游业
——高尔夫球场
——在保护区外围适当开发高档居住区——利用当地矿泉水资源
金牛湖
建成滨湖旅游度假城区
——临湖休闲、旅游业
——亲水的居住区
——保护水源地
交通整合
——以东部干道为主干
——多样化交通网络
第七章 前景和步骤
六合未来城市格局
人口规模及构成
——现有人口增长
——迁入人口
——城镇人口
经济规模及结构
——适宜、有效益的增长速度
——均衡、合理的产业结构
空间布局
——核心、枢纽雄州
——北部农业区
新型集镇及居民点
——南部工业区
工业城市葛塘(大厂)
——东部新型城市带
三个城区:龙袍、平山、金牛湖
建设节奏
视投资条件而定
为有效利用有限资金,建议
——改造雄州和大厂
——结合四桥建设招商开发龙袍
——平山、金牛湖整体开发暂缓进行
近期如有条件可开发旅游项目
注意土地储备和保护
关键项目:对全局改变起到突破性和引领性作用的项目大型消费、娱乐中心
美国购物中心:发展过程及新趋势
——利用现有交通条件,进行TOD开发
——吸引国内外战略投资
——大量吸纳本区及周边购买力
——带动物流、商贸、旅游业发展
——带动平山和金牛湖开发
——促进六合建设目标加快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