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格心理学 各流派各人物

人格心理学 各流派各人物


7.成年期:生产-迟滞
8.成熟期:自我统整-失望
行为主义学派
人格结构
人格发展
人格类型
1.把人看成种种刺激的反应 1.人格是一个人在反应方面的 各种习惯系统的集合
者,人格无善恶
全部资产和债务。
1.典型的环境决定论
可以根据不同的习惯系统进 行分类。
2.环境是人格的塑造者
2.1930年提出:人格是一切 动作的总和,或是各种习惯 系统的最终产物。
二、荣格
人性观 1.认为潜意识也有积极的力 量,包含着智慧。
人格界定
1.人生来就有一个完整的人 格,人生的目标在原有完整 人格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 发展其多样化、连贯性和和 谐性,而避免分散性和相互 冲突。
4.潜伏期:性的驱力被压抑在 潜意识中。
5.两性期:以利他的动机去爱 别人,再度对异性产生了兴 趣。
人格类型
1.认为人格的发展就是习惯的 习得。
2.强调潜意识对人格的决定性 作用,并将其分为两类:非 文字符号化的经验和被压抑 的经验
2.因婴儿三种基本特性:生来 具有一定的特殊反射;具有 天赋的反应等级;具有一套 原始内驱力。
人本主义学派
十、马斯洛
人性观
人格界定
1.天性是善良的,人是好的、 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由需要 端正的、仁爱的,每个人都 引起的。 有对美、真理、正义等的本 能需求。
人格结构 1.生理过程:力比多与性欲
人格发展
人格类型
1.口唇期:基本信-基本不信 任2.肛门期:自主-羞愧和怀疑
2.自我过程:同一性与掌握感 3.生殖器期:主动自发-罪恶 感4.潜伏期:勤奋-自卑
3.社会过程:社会与文化
5.两性期:统一性-角色混乱
4.其他:身体区域与行为方式 6.青年期:亲密-疏离
够具备的样子。
十二、罗洛·梅
人性观
文化中的善与恶都是人类本 性的真实反应。人既是善 的,也是恶的,这都是人类 的潜能。
人格界定
人格是不断变化的,紧张感 是人格发展的动力。人有自 我选择的意志自由。
人格结构 人格有六大特征:
人格发展
1.天真的人格(2、3岁以 前):没有形成自我意识, 各种潜能尚未发掘出来,但 对以后的人格发展有重要作 用。
识和发展智慧的时期。
三、阿德勒
人性观
人格界定
人格结构
人格发展
人格类型
1.人类行为是受社会内驱力的 1.一个人为了尝试去适应他所 1.没有提出完整的人格结构, 1.人格是在战胜自卑和追求优 四种生活风格:统治支配型
激励,行为是有目标指引 居住的环境而显现出来的特 而是提出了一些概念。
越中获得发展的。2.重视儿时 、索取型、回避型、社会利
向,其中个人倾向又可以分
为首要倾向、中心倾向和次
要倾向
4.自我扩展感阶段(4岁)
十四、卡特尔
人性观
5.自我意象感阶段(4~6岁) 6.自我理智调适感阶段 (6~12岁)
7.统我追求阶段(青春期) 8.知者自我暴露阶段(成年 期)
人格界定
人格是一个人在特定条件下 将作出什么反应的一张预测 。
人格结构
人格发展

的影响。自我是人格的核心
部分,所以人格的形成与发
展就是自我的形成与发展。
2.恶来源于社会。
2.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潜能 2.自我:每个人对其周围的环 2.影响自我发展的因素有:积
、个性和价值观。
境和事物的知觉构成了他的 极关注的需要、价值的条件
现象场,其中关于自己各方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面3.理的想印自象我:个体希望自己能
2.真实自我:个体的潜能,个 体得以生长发展的主要内在 力3.理量想。自我:个体为了逃避内 心冲突,追求合理统一,而 凭空在头脑中设想的一种不 合理的自我形象。
人格类型 1.亲近他人与顺从型人格
2.反抗他人与攻击型人格 3.逃避他人与退缩型人格
五、弗洛姆
人性观
人格界定
1.积极,理想人格是一种富有 创造性、能主动发挥潜能、 与他人关系良好的性格。
2.自我肯定:身体、道德、社 3.寻求发展的自我意识(婴儿
会和创造的勇气。
期到青少年后期):人的心
理平衡地发展,个体能够明
白很多事情,能为自己的行
为负责;但不是真正地成
熟,大多数人处于这一阶段

3.参与
4.创造的辉煌:意味着人格的
成熟,接近了自我实现,与
马斯洛的高峰体验十分相似
4.觉知

5.自我意识
会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重要 生活中的困扰和解决问题的
性。
方式,以及实现目标的手段

的经验,主要影响因素有父 益型。 母教养方式和出生顺序。
3.行为目的论:所有人的行为 都是有目的的。
四、霍妮
3.创造性自我:个体在成长过 程中不是被动得接受遗传和 环境的塑造,而是会创造性 地自由运用遗传会让环境所 提供的素材,依照自己独特 的方式加以组合,从而形成 独一无二的自己。 4.社会兴趣:个体知觉到自己 是人类社会的一分子,以及 个体在处理社会事务时的态 度。
人格结构
人格发展
1.意识:位于最外层,是个体 1.童年阶段(出生到青春
所能觉察到的心理过程,以 期):力比多指向与学习基
自我为中心,主要功能是适 本的生活技能;开始有了最
应环境。
初的意识,但仍缺乏连贯
性,也没有发展处自我认同
感;全部的精神生活都服从
本能。
人格类型
两种人格倾向(内倾、外 倾),和四种心理机能(思 维、情感、感觉、直觉)形 成了八中人格类型。
人格结构
人格发展
1.人格层次模型:类型层次、 遗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 特质层次、习惯反应层次、 特定反应层次。
2.人格维度模型:外向—内向 维度、神经质—稳定性维度 、精神质—超我机能维度
人格类型 特质论无类型
3.认为个体间存在着个体差异 。
和体质等,一个相当稳定而 有持续性的组织,他决定了 对于环境独特的适应。
九、多拉德和米勒
人性观
人格界定
人格结构
中性、不必要探讨人性观。
1.人格是习得的,学习由四个 大部分是由习惯或刺激—反 要素组成:内驱力、线索、 应联结物构成。 反应、奖赏
人格发展
强调强化程序在行为获得或 表现中的重要性,不重视儿 童行为发展的阶段性,认为 强化就能说明人格发展的全 部过程。
人格类型
人格发展
新精神分析学派
人性观
积极乐观态度,每个人都在 努力发展着自己的独特潜 能,但人格会受到文化因素 的影响。
人格界定
人格是在社会关系、文化背 景以及人际交往中形成起来 的,是一个完整动态的自我 。
人格结构
人格发展
1.现实自我:个体此时此刻所 人生最根本的奋斗是对安全 拥有和表现出来的一切存在 感的追求 的总和。
2.相信人是成长的,对人性持 2.心灵包括一切有意识和潜意 2.个体潜意识:位于中间层,
乐观态度。
识的思想、情感及行为。 由一些被遗忘的或压抑的个
体经验构成,主要是一些情
结构成。
2.青年阶段(从青春期到四是 岁左右):“心灵的诞生 ”,心灵开始获得了自己的 形式,承受着问题与烦恼, 决定与选择,需要对社会生 活做出各种不同的适应。
3.集体潜意识:位于最深层, 3.中年阶段(大约四十岁以
是物种进化和文明发展的心 后):人生最重要的发展阶
理积淀物,是经遗传而继承 段,个体更关心智慧和人生
下来的祖先的经验和行为方 意义,或多或少地都能适应
式,充满了各种原型。
外部环境,也孕育着新的危
机。 4.老年阶段:在潜意识中的时
பைடு நூலகம்
间越来越长,是一个获得知
主要是潜意识。
满足。
2.人是一个能量系统,遵循着 认为潜意识是人类心理的主
守恒的原则

3.人性本恶
2.结构模型:人格由本我、自 2.肛门期:以排泄方式的肛门
我和超我组成。分别遵循快 活动来减少压力,体验快感
乐原则、现实原则和道德原 。
则。
3.性器期:会去触摸或显露自
己的性器官,并对他人的生
理构造产生兴趣。
经典精神分析学派
一、弗洛伊德
人性观
人格界定
1.具有决定论的论调,人的行 没有对人格进行明确的界 为受控于生物本能因素货非 定; 理性因素
人格结构
人格发展
人格类型
1.地质学模型:最初他认为人 1.口唇期:前一个阶段是靠吸 无
格结构是由意识、前意识和 吮来获得口腔的满足;长出
潜意识构成。人的心理过程 牙齿后用啃咬的方式来获得
1.特质是一种概括化的神经生 2.自我认同感阶段(2岁) 理系统,它具有使许多刺激 在机能上等值地能力,能诱 发和指导相等形式的适应性 和表现性的行为。
3.承认自由意志,又认为任何 人之间存在差异。
4.强调自我决定和自我选择, 一个健康的人格能够确立并 追求未来的自由和希望。
2.特质可以分为特质和个人倾 3.自尊感阶段(3岁)
人格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特质 。1.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
2.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3.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4.能力特质、气质特质和动力 特质
人格类型 特质论无类型
十五、艾森克
人性观
人格界定
1.认为人类具有自我意识。 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智慧 和体质等,一个相当稳定而 有持续性的组织,他决定了
2.重视遗传对人格的重要影响 对于环境独特的适应。 。
人格类型 正常焦虑与神经症焦虑
文化中的善与恶都是人类本 性的真实反应。人既是善 的,也是恶的,这都是人类 的潜能。
人格是不断变化的,紧张感 是人格发展的动力。人有自 我选择的意志自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