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企业员工忠诚度培训
– (4)干一行,爱一行。
三、满怀感恩之心
• 案例: – 我公司的本科生叫王新军,由于工作比较卖力,取得了一些成绩。参加 工作半年后,他所在的部门一分为二,需要提一个中层干部,领导想培 养年轻人,虽然他工作经验有些欠缺,还是提了他。按道理说因该很感 激提拔他的领导。可因为两件事令他的上司很生气。一是因一点业务上 的事情与领导本人发生了一点利益上的冲突,对领导态度很不好;二是 他上司的对立面的一部分人到总公司告他的上司,王新军便和他们站到 了一起。十年过去了,王新军因为这两件事在这个单位再也没有得到提 拔。
6、跳槽于事无补
• 案例: – 小张20世纪80年代毕业于名牌大学的现代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后十年间 在五家大公司工作过。后来到处找工作,没有公司愿意招聘此人。其中 一位面试此人的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主管说"我们对这个人的经验和学历 都很感兴趣,可根据他的记录,我们不相信他会是一个忠诚的职员。"
• 跳槽不利的方面: – (1)总是跳槽,很难对所从事的行业有深入的了解。刚开始几年升得快 ,以后就很难升了。 – (2)跳槽也让人对其能力产生怀疑,为什么总是呆不住。 – (3)公司对跳槽频繁的人,用的多,培训的少。 – (4)新公司老板一旦发现某些人不称职,会随时解雇,来也匆匆,去也 匆匆。
• 一个不会感恩的人,是不会受重用的。
• 要感谢父母的养育,感谢师长的教诲,感谢公司提供的工作机会,感谢上司 的栽培,感谢周围的人的帮助。
• 我们应感恩于我们的公司感恩于我们的领导、不要忘了感谢你周围的人、你 的上司和同事,感谢给你提供机会的上司。感恩于我们的朋友、感恩于曾给 予我们帮助的人…
• 在这个世界上要感恩的事情越来越多,理所当然的事情越来越少。
– 刘伟没有告诉主编是哪位小姐,据说最后还是查了出来,那位小姐受了 处分。
• 讨论:
– 1、那位小姐错在哪里?
– 2、为什么那位小姐会受处分?
– 3、如果是你秘书,会怎么做?
1、别让上司靠边站
• 对领导忠诚,要做到:
• (1)领导安排的事,必须尽快完成。 • (2)如果领导安排有误,要马上向领导说明。记住:下属对上司只有建议权。
– (5)新公司能否持续发展仍是未知数,若新公司市场名声不好,不利于 将来再跳。
• 忠诚雇员的优势在于:
– (1)有资深老板提携。资历深厚的人带年轻人,会在很多方面指导下面 的人。
– (2)公司会给你培训的机会,岗位轮换的锻炼机会。总喜欢跳槽的人, 就会不给你这些学习的机会,而是多让你干活。
– (3)市场名声好。业内人士互相之间的情况都比较了解。这个世界很小 ,如果你做得专业,大家都会知道。
– 我们去医院问几个牙医,你就能得到答案。我们问第一个牙医:“医生 ,你干什么呢?”这个牙医都没有正眼看你,没好气地对你说:“你看 不见么,我拔牙呢?一天天就看这些烂牙!”;我们再问一个医生:“ 医生,你干什么呢?”,他抬头看看你,然后告诉你:“我赚钱呢,现 在很忙!”
如何做到忠诚
一、忠诚于自己的组织
• ⑴ 工作时间不做私事。职业人士卖时间和智慧。长时间接听私人电话。 • ⑵不要将公司的物品私有化,这些微不足道的小节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职业
操守。 • ⑶不被利益所动心。 • ⑷要喜爱自己的工作,不留余力地为公司增加效益。 • ⑸必须一切从大局出发。 • ⑹公司面临暂时的经济困难时,你也要想办法帮助公司渡过难关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急于想从逆境中突破出来,迈向未来的奋斗精神。一 年之后,他被分配到另外一个部门,并经过自己的努力,又一次获得升职, 最后成为这家公司的总裁。
跳槽并非公司和老板的责任,更多在于员工过高地估计了自身的能力和综 合实力,对公司抱有过高的期望值
从表面上看员工跳槽直接受到损害的是企业,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 员工自身造成的损失更大。
何谓忠诚
• 从字义上讲: – 忠:古人说:尽心为忠 。 – 诚:诚者,信也;开心见诚,就是真实不欺。 – 忠诚就是竭尽全心全力,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地做好事情。
• 忠诚,是职业人应遵循的一种职业基本准则,是指对组织或个人真实无期、 遵守承诺和契约的品德及行为。
• 不忠诚的人会厌恶自己的工作,或者是为了生计而工作。 • 【案例】
,任何文件都属于公司的机密,不可随意外传或泄露。 – ④公司里的员工对正在实施的秘密计划要提高警惕,不使机密外泄,避
免走漏消息,给公司造成损失。 – ⑤请相信一句名言:沉默是金。工作中要少说话多做事。
二、忠诚于自己的老板
• 一个充满战斗力的集体,必定是一个有严格 秩序的集体。
• 案例:
– 有个杂志社给刘伟做专访,出刊后,先送了一本给他,因为写得相当好 ,图片和编排也很讲究,刘伟心想可以送一本给朋友,再多带一本回纽 约。就打电话给杂志社主编,请多送两本。主编不在,是一位小姐接的 。刘伟对她说麻烦你转告主编,他希望多要两本这期的杂志。“这个啊 ,没问题!您派个人过来拿就成了。”小姐爽快地说。
5、谁说下一份工作会更好
• 工作中一旦遇到挫折,应该立足于现实,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如果你有 实力,就一定能东山再起。
• 案例: – 珍妮一入公司他就被派驻国外,过一年监禁般的生活。调回公司后,他 充分运用在海外的经验一展才华,年纪轻轻就升到业务经理的职务。 – 但是就在他担任业务经理期间,市场行情大幅下滑,再加上其应变措施 不力,造成了公司严重损失,公司追究责任,他被降为一般职员。一个 对公司有重大贡献的人被降为普通职员,这使他备感屈辱。 – 好几次珍妮都想递出辞呈,但最后并没有这么做。他告诉自己,以前的 光荣历史已成为过去,重要的是如何应对未来,他在内心不断地激励自 己:"绝不气馁、绝不罢休。"
• 崔子玉座右铭:施恩勿图报,受施慎勿忘,
• 受人点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
总结
• ⑴努力地工作,支持上司,为他出谋划策,帮助他完善管理 上的不足。
• ⑵在公司危难的时候,和上司同舟共济。 • ⑶即使出现分歧,你也应该树立忠实的信念,求同存异,化
解矛盾。 • ⑷即使上司和同事有错误的地方,你应该坦诚地提出来,帮
助他们改正。 • ⑸遵守组织原则。
– ①个人服从组织 – ②少数服从多数 – ③下级服从上级 – ④下级组织和个人服从上级组织
• 保守组织秘密是身为员工的基本行为准则,是事业的需要。 • 作为员工不注意保守秘密,不仅难以取得领导的信任。应该:
– ①闲谈莫论或少论企业事。许多从业人员一般分不清什么是企业秘密, 什么不是企业秘密,过多的闲谈就容易造成泄密事故的发生。
– ②要谨防亲朋好友泄密。 – ③每一个公司的办公室里都会有许多的文件,除了对外发布的公告之外
• ④要牢记:直接上司对下属越级反映问题的行为是深恶痛绝的。
3、不轻易得罪你的上司
• 不能得罪的人就有好多种了:上司,权力部门的管理 人员,与权力者接近的人(比如老板司机、秘书、信任 的顾问等),心胸狭隘的小人等。
4、不要这样对待上司
• 你千万不要这样对待你的上司: – (1)当着他的面评判同级同类部门的领导。 – (2)过于关注他的私生活和个人经历,并由此推导出其行为方式的心理 成因。 – (3)在接受任务的时候,尽量少提困难和客观原因。 – (4)向领导暗示你有另谋高就的打算,并暗示有的伯乐已相中了你这匹 千里马。 – (5)尽管他说你屡次犯了同样的错误,你坚持认为那是你的行事原则。 – (6)在行使意志的权力和效力上,期待与上司平起平坐。 – (7)认为上司应该像父母、老师或者像亲密朋友。 – (8)与上司进行过于亲密的接触任何时候都不能做有损单位形象的事情,这是 一个员工最基本的职业准则。
• 案例: – 一个年轻人到“安联电工”公司做推销员,由于家境不好,他很珍惜这 次工作机会,对公司很热爱。每次出差住旅馆时,总是在自己的姓名后 面加上一个括号,写上“安联电工”,平时的书信和收据也这样写,天 天如此。“安联电工”的签名一直伴随着他,这种做法引起了同事们的 注意,于是就送了他一个“安联电工”的绰号,真名却渐渐被人们淡忘 了。后来,他逐步被提升为组长、部长、副总,直至成了“安联电工” 公司的总经理。 – 如果那个年轻人没有一种以“安联电工”为荣的荣誉感,他能表现得这 样尽职尽责吗?
3、保守组织的秘密
• 案例: – 在一次国际性的商贸谈判到中间休息时,英国的一位裘皮商人主动给美 国的谈判人员递烟闲聊:"今年的黄狼皮比去年好吧。"美国人随意地应了 声:"还不错"。那人紧跟了一句:"如果要想买二十多万张不成问题吧?" 美国的谈判人员仍不经意地说"没问题"。 – 英国商人在不动声色中掌握了美国有大量的黄狼皮在寻找买家的商情。 在随后的谈判中,英国商人以比原方案高出5%的价格,主动向美国商人 递出2万张黄狼皮的买单。可是随后就发现有人用低于英国商人的报价在 英国市场上大量抛售黄狼皮,当美国商人向其他国家的报价全部被顶回 时,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英国商人是有意用高价稳住自己,使其他的 商人不敢问津,以便大量抛售他们几十万张的库存,以微小的代价换了 个先手出货。
• 要做到:
• ①同上司一起向领导汇报工作时,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以上司为主。
• ②在与上司一起给下属安排工作时,上司主导进行。
• ③在公共场所一定要维护领导的面子,要让他成为公众关注的中心,不要抢 了他的风头。
• 案例:
– 一女领导,很年轻,也比较秀气,他有一个男下属,年龄比较大了,资 历也比较深。一天那个女领导要调整那个下属的工作,因为工作关系他 们常常需要一起拜访客户,客户往往会把那个女领导当成那个下属的秘 书,而那个下属也不主动解释,使女领导很尴尬,决意要撤换他。因为 这样的事情影响了自己的前途很不合算的。
– 刘伟立刻派人过去,把杂志拿回来。不一会,刘伟就接到主编的电话: “对不起!刘先生,您来电话的时候我不在,杂志收到了吧?我特别多送了 两本,一共四本。”停了一下,主编又说:“对不起啊!我想知道是我们 杂志社的哪位小姐,说您可以派人过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