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 V 1. 强夯置换法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满足( )。
A. 墩底穿透软弱土层,且达到设计墩长B. 累计夯沉量为设计墩长的1.2~1.5倍C. 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是强夯法的1.2倍D. 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2. 以消除地基土液化为目的地基处理方法为( )。
A. 土桩挤密法B. 二灰桩挤密法C. 水泥土桩挤密法D. 振冲或振动挤密法3. 下列方法可以用于测定砂浆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的是( )。
A. 剪切法B. 点荷法C. 回弹法D. 筒压发4. 当布置4根声测管时,可以组成多少个测试面( )。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5. 下列关于砌体结构裂缝处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静止裂缝修补时宜考虑材料的柔性B. 活动裂缝修补时宜使用有足够柔韧性的材料,或无粘结的覆盖材料C. 灌浆修补法适用于裂缝较细,数量较多,裂缝发展已基本稳定的情况D. 填缝法修复裂缝前,首先应剔凿干净裂缝表面的抹灰层,然后沿裂缝开凿U型槽6. 下列关于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加固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中,加固后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满足要求,则受压区高度一定满足原构件的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要求B. 粘贴钢板加固法加固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中,加固后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满足要求,则受压区高度一定满足原构件的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要求C. 增大截面法加固受弯构件(受拉区加固)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中,加固后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满足要求,则受压区高度一定满足原构件的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要求D. 增大截面法加固受弯构件(受拉区加固)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中,受压区7.题目如下:A. 30.4MPaB. 26.7MPaC. 27.5MPaD. 32.5MPa8. 采用外包型钢法加固砖柱,缀板的截面面积为150mm2,两个方向缀板的变长分别为500mm 和600mm,缀板间距为300mm,缀板体积配箍率为 ( )。
A. 0.25%B. 0.37%C. 0.42%D. 0.51%9. 下列选项不属于钢结构防火涂料主控检测项目的是( )。
A. 粘接强度B. 抗拉强度C. 抗压强度D. 涂层厚度10.题目如下:A. 13000kNB. 14000kNC. 15000kND. 16000kN11. 下列试坑尺寸和承压板尺寸满足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求的是( )。
A. 试坑深度为6m,直径1.5m,承压板直径1mB. 试坑深度为4m,直径1m,承压板直径0.6mC. 试坑深度为6m,直径0.8m,承压板直径0.8mD. 试坑深度为6m,直径2m,承压板直径0.6m12. 焊接过程中,将工件接头加热至熔化状态,在不加压力前提下,完成焊接的方法( )。
A. 熔化焊B. 固相焊C. 钎焊D. 压焊13. 采用原位轴压法测量普通砖砌体的抗压强度,槽间砌体高度为( )。
A. 3皮砖B. 5皮砖C. 7皮砖D. 9皮砖14. 轻型圆锥动力触探捶击数N10中的下标10表示( )。
A. 锤地落距为10cmB. 落锤质量为10kgC. 贯入深度为10cmD. 探头锥角为10°15. 下列迫降纠倾法中,属于应力解除法的是( )。
A. 在沉降小的一侧的建筑物外围开槽或钻孔B. 在沉降小的一侧的建筑物外围堆载C. 对沉降小的一侧的地基土浸水,使地基土软化D. 在沉降小的一侧的地基土中设置井点降水,使地下水位下降16. 下列外加钢筋混凝土加固砖砌体的承载力计算需要考虑箍套效应的是( )。
A. 侧面增设钢筋混凝土加固砖墙B. 四周外包钢筋混凝土加固砖柱C. 侧面增设钢筋混凝土加固砖柱D. 三面增设钢筋混凝土加固砖墙壁柱17. 固倾技术是通过( ),把正在发生倾斜的结构稳定下来。
A. 增大地基承载力B. 减小结构自重C. 减小地基平均压力D. 减小地基土中的附加应力18.题目如下:A. 130mmB. 140mmC. 150mmD. 160mm19. 下列关于砌筑块材检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采用取样法测定砌块强度,其强度等级评定与抗压强度平均值、标准值和变异系数有关B. 取样法测定砌块强度的试样为单块整砖C. 回弹法测定砌块强度的原理是利用回弹高度与试件表面硬度的相关性D. 当设计要求相应数值小于或等于回弹法的推定上限值时,可判定为符合设计要求20. 下列关于植筋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采用植筋锚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长期使用的环境温度不应高于60摄氏度B. 植筋的锚固深度设计值与结构的受力状态、环境温度和湿度、设防烈度和场地条件等因素有关C. 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随同一连接区段内搭接钢筋的面积百分率的增大而增大D. 植筋时,钢筋宜先种植后焊接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 V 1. 混凝土结构钢筋检测的内容包括( )。
A.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B. 钢筋位置C. 钢筋直径D. 钢筋锈蚀程度E. 混凝土损伤层厚度BCD2. 下列关于粘贴钢板加固法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钢板的强度折减系数与加固前钢板粘贴位置的应变有关B. 加固前后构件的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相同C. 钢板的滞后应变与原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有关D. 采用侧面粘贴的方法代替底面粘贴时,侧面粘贴区应控制在距受拉区边缘1/4梁高范围内E. 钢板可在其材料充分利用截面处切断CD3. 某土质地基进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最大试验荷载为960kN,加载采用的分级荷载可以为( )。
A. 60kNB. 80kNC. 100kND. 120kNE. 150kNCD4.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方法有( )。
A. 螺栓实物最小荷载检验B. 扭矩法检验C. 连接幅扭矩系数复验D. 连接幅预拉力复验E. 转角法检验E5. 下列钢结构加固方法中,属于卸荷法的有( )。
A. 在屋架下增设临时支柱B. 增加屋盖支撑以加强结构的空间刚度C. 在柱子两侧设置撑杆D. 对大跨度结构增加中间支座,或将两简支结构的端部连接起来使之成为连续结构E. 对桁架增设支撑或辅助杆件使构件的长细比减少C6. 下列哪些情况需要对基础进行加固( )。
A. 建(构)筑物沉降或沉降差超过有关规定B. 既有建(构)筑物需要增层改造C. 既有建(构)筑物由于使用功能改变,荷载增加D. 既有建构筑物或相邻地基中修建地下工程E. 地基土为湿陷性黄土BCD7. 下列迫降纠倾法中,属于附加应力法的有( )。
A. 在沉降小的一侧的建筑物外围开槽或钻孔B. 在沉降小的一侧的建筑物外围堆载C. 在沉降小的一侧的基础底面以下地基土中钻水平孔D. 在沉降小的一侧的基础底面以下钻竖向孔E. 对沉降小的一侧的地基土浸水,使地基土软化CD8. 下列缺陷属于钢材先天性缺陷的是( )。
A. 化学成分缺陷B. 冶炼缺陷C. 孔径误差D. 原材料矫正引起冷作硬E. 焊接连接缺陷B9. 下列螺栓连接属于普通螺栓连接的是( )。
A. 采用9.8级螺栓并施加紧固轴力的螺栓连接B. 采用6.8级螺栓未施加紧固轴力的螺栓连接C. 采用8.8级螺栓未施加紧固轴力的螺栓连接D. 采用8.8级螺栓并施加紧固轴力的螺栓连接E. 采用9.8级螺栓未施加紧固轴力的螺栓连接CE10. 在进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时,下列哪些选项满足按桩顶上拔量控制的终止加载标准( )。
A. 60mmB. 80mmC. 100mmD. 120mmE. 150mmDE11. 下列关于回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 测试时,回弹仪的轴线必须与测试面垂直B. 测试时,回弹仪的轴线必须保持水平C. 回弹仪向上测试楼板底面时,角度修正值为正D. 测试面为浇筑表面时,浇注面修正值为负E. 待测构件为薄壁构件时,若未进行有效固定,用回弹仪得到的测试结果将偏大CDE12. 下列选项中,会影响高强螺栓摩擦面抗滑移系数的是( )。
A. 摩擦面的处理方法B. 连接板母材钢种C. 连接板的厚度D. 环境温度E. 螺栓预拉力BCD13. 钻芯法可用于检测钻孔灌注桩的( )。
A. 桩长B. 桩身混凝土强度C. 桩底沉渣厚度D. 桩身完整性E.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BCD14. 某建筑条形基础采用换填垫层法处理软弱土地基,垫层材料为灰土,厚度为0.5m,基础宽度为1m,当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设计方案可做哪些调整( )。
A. 增大垫层厚度B. 增大基础宽度C. 改用压力扩散角更大的换填材料D. 增大基础埋深E. 提高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或增加基础配筋量BC15. 采用钻芯法测定混凝土强度,芯样的钻取部位应满足( )。
A. 结构或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B. 混凝土强度质量具有代表性的部位C. 便于钻芯机安放于操作的部位D. 避开主筋、预埋件和管线的位置E. 粗骨料集中的部位BCD16. 扁顶法可用于测定普通砖砌体或多孔砖砌体的( )。
A. 受压弹性模量B. 抗压强度C. 受压工作应力D. 抗剪强度E. 弯曲抗拉强度BC17. 下列关于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纤维复合材的强度利用系数与加固前纤维复合材粘贴位置的应变有关B. 加固前后构件的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相同C. 当纤维复合材多层粘贴时,其实际应粘贴的纤维复合材截面面积比计算值大D. 采用侧面粘贴的方法代替底面粘贴时,侧面粘贴区应控制在距受拉区边缘1/3梁高范围内E. 纤维复合材可在其材料充分利用截面处切断C18. 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属于预压法的是( )。
A. 堆载预压法B. 真空预压法C. 降水法D. 电渗法E. 强夯法BCD19.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适用于( )。
A.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B.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C. 钢筋混凝土大偏心受压构件D.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E. 钢筋混凝土小偏心受压构件BCD20. 静力触探试验的终止试验依据是( )。
A. 人工地基检测深度达到加固深度以下1.0mB. 试验记录显示异常C. 反力装置失效D. 触探杆的倾斜度超过5度E. 天然地基检测深度达到主要受力层深度以下B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