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网络问政

广东网络问政

《人民日报》发文称许广东“用网”经验
搞好社会管理政府先要对网络包容
类别:社会民生浏览量:
372
版次:AA07版名:政情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1-05-25
作者:田霜月原创手机看新闻全国订报
摘要: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网络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日前,100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官员嘉宾齐聚广东惠州首届华人网络论坛,纵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管理创新”。

(南方都市报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南都制图李勇
南都讯记者田霜月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网络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日前,100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官员嘉宾齐聚广东惠州首届华人网络论坛,纵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管理创新”。

昨日,《人民日报》14版“新兴媒体”用半版的篇幅,以《创新社会管理如何“用网”?》为题报道了该论坛,并重点介绍了广东的两个城市———惠州市和河源市如何善用网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南方都市报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要搞好社会管理,到底是要先收紧互联网,还是开放互联网?”《人民日报》的报道认为,搞好社会管理,政府首先要对网络抱有开放包容的胸襟,一些先行城市早就用行动给出了答案,其中就包括敢吃螃蟹的惠州市和动真格问责“用网不给力”官员的河源等地。

2008年7月7日,出于对惠州红花湖阅湖山庄项目破坏生态环境和景区公共性的担心,95%的网民投了“不赞成”票。

面对滚滚而来的网络民意,惠州市委书记黄业斌批示:没有经过大多数网友的同意,无限期缓建。

而河源利用网上1020个“公仆信箱”及其“超过7个工作日不处理,亮黄灯;超过60个工作
日才办结,亮红灯。

亮灯数和网友年终打分列入官员考核体系”的监督机制,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称,“有制度摆在这,谁也不敢把网民反映的问题晾在一边。


“怎样确保政府与网民之间,长期稳定的有效沟通和互动;怎样确保网络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发挥,不会因领导干部个人好恶而有所折扣?”文章指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地方政府“用网”过程“问了不白问,说了不白说”的保证。

报道特别介绍了2009年5月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给网友留言的批示:“建立与网友良性互动机制,通过组织交办会与有关部门处理网友集中反映的问题”。

截至目前,广东已举办5次交办会,每年两次,半年各办一次,办结了近百件信访件。

据了解,《人民日报》该文已被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求是理论网等近百家媒体转载。

(南方都市报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分享:
手机在手随时问政
惠州率先在省内启动手机问政平台,群众问政增新渠道
类别:社会民生浏览量:
170
版次:AA07版名:政情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1-05-25
作者:胡服原创手机看新闻全国订报
摘要:只要有一部手机在手,市民可以随时随地参与问政。

昨日上午,惠州市移动手机网络问政综合信息平台启动仪式在惠州全球通大厦举行,网络问政综合信息平台(http://w /w lw z)同时开通。

据了解,这一手机问政平台的开通,在全省尚属首例。

南都讯记者胡服通讯员何媛只要有一部手机在手,市民可以随时随地参与问政。

昨日上午,惠州市移动手机网络问政综合信息平台启动仪式在惠州全球通大厦举行,网络问政综合信息平台(http://w /w lw z)同时开通。

据了解,这一手机问政平台的开通,在全省尚属首例。

(南方都市报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昨日,惠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雁行,惠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李松,惠州移动公司总经理梁志强以及市网络问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市直网络问政相关单位均出席了平台启动仪式。

记者获悉,移动手机网络问政综合信息平台以惠州市政府网站“政民互动”页面为蓝本,囊括了网络问政、政务论坛、在线访谈、网上调查、公众监督、行风热线6大模块22个子栏目。

通过将计算机网络和手机网络的整合,能帮助市民轻松实现手机问政。

(南方都市报 www.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据介绍,手机网络问政平台也成为惠州市民继电话、信件、来访、互联网之后的第五个群众问政渠道。

(南方都市报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县镇事权改革获政府令保障
《广东省县镇事权改革若干规定(试行)》7月1日施行,专家称旨在防止改革回流
类别:社会民生浏览量:
244
版次:AA07版名:政情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1-05-25
作者:秦鸿雁原创手机看新闻全国订报
摘要:广东以政府令的方式固化了事权改革的“顺德经验”,7月1日即将施行《广东省县镇事权改革若干规定(试行)》(下称《规定》),将事权改革过程中,上下级政府间的责权关系法定化,并对县级政府的委托和对镇级政府的赋权进行了明晰规定。

广东以政府令的方式固化了事权改革的“顺德经验”,7月1日即将施行《广东省县镇事权改革若干规定(试行)》(下称《规定》),将事权改革过程中,上下级政府间的责权关系法定化,并对县级政府的委托和对镇级政府的赋权进行了明晰规定。

(南方都市报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
k 南都网)
这也意味着广东省富县强镇事权改革的法律衔接顺利完成,事权改革从行政层面走向社会层面。

省编办改革处处长刘光大认为,“将行政运行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式,旨在防止出现改革的回流或者体制的复归”。

(南方都市报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县镇政府将获更大“事权”
广东省编办改革处处长刘光大称,此次出台的《规定》既是对此前简权放权试验精神的固化与延伸,也为今后县镇扩权扫清法律法规方面的障碍。

《规定》将以往分工不清晰的权限明晰化。

其中,第七条称: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行使,但未具体明确分级管理权限的行政管理职权,除需由上级行政机关统一协调管理的事项外,由县级政府及其部门行使。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由省、地级以上市政府及其部门行使的行政管理职权,除需由上级行政机关统一协调管理的事项外,应当按照本规定依法调整由县级政府及其部门行使。

经省人民政府认定的具备一定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的特大镇,可以赋予其在经济发展、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民生事业等方面的部分行政管理职权。

这意味着,政府可以依据《规定》委托县级政府行使原来需要由省、地级市来行使的权力。

对于过去没有执法权的镇级政府,省、市政府亦可以依照《规定》对其进行赋予。

《规定》第七条第三款还明确:即经省政府认定的具备一定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的特大镇,可以依法赋予其政府行使县级政府及其部门在经济发展、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民生事业等方面的部分行政管理职权。

专业性事务可交给社会组织
此外,即将出台的《规定》还对社区事务责权进行了调整。

《规定》第17条显示:对涉及财务、审计、宣传培训、公益服务、资产评估、行业评比和机关后勤等专业性、技术性、事务性的工作,县镇政府可以通过委托或者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依法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对不属于社区行政事务范畴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县镇政府应当交由社区管理。

条例中还明确了特大镇的认定办法,即按此前出台的《关于简政强镇事权改革的指导意见》执行。

这就意味着只要被省政府认定为特大镇,将可获得更多事权,“但赋权的大小各地可以灵活把握,地方有很大的自由权”,报省政府批准即可。

执行效果如何得看上下联动
尽管此《规定》借鉴并推广了顺德经验,但较顺德采取一揽子赋权力度而言,力度仍轻,只规定了一些事项可以委托授权。

(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 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这是一个进步,通过立法来对以往改革经验进行总结提升。

《规定》是把行政的运行规范化、制度化,将上下级政府的责权关系法定化,以防止出现改革的回流或者体制的复归”。

刘光大坦言“但最终的实施效果,还需上下联动,也需要时间。

到底放权力度如何,还取决于省政府及各部门的努力,以及市、县、镇的主动性”。

因为下放将涉及几个层面,一是上面主动清理并下放,一是下面申请上面批准,中间也有相关程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背景
6个事权改革试点集结广东(南方都市报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广东大规模推进事权改革是在2009年。

当年12月16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珠海召开全省深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以县级政府为“扩权”重点的《关于富县强镇事权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交讨论。

去年广东又相继出台了以镇级扩权为重点的《关于简政强镇事权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推广顺德经验在全省部分县(市、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提出力争在3-5年内,让县镇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得到根本优化。

迄今,包括新增加的全国试点广州增城新塘镇和东莞长安镇,广东共有6个事权改革试点。

此前,佛山顺德区容桂街道、南海区狮山镇、东莞塘厦镇和石龙镇是广东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南都记者秦鸿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