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备考之《综合素质》写作(中学)自2015年,我国为提高教师入职门槛,全面推行了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并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实行定期注册制度。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试题库。
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
考试科目:幼儿学段《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学段《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学段《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整体来说,考试形式综合多样化,考试科目增多,考试难度增加。
各学段中共同考察的科目是综合素质。
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能力部分尤其关注报考人员的写作能力,占总分值的50分。
对于这一部分很多考生都十分头疼,今天我们就作文的命题类型和评分标准进行简单介绍,希望对广大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命题类型从2014年至2016年三年数据分析来看,写作的出题难度基本和高考持平。
一般在常出的类型有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
尤其以材料作文为准。
这和高考的考题设置也极为相同。
材料作文是考生头疼的一类题型,它需要考生自定立意,常见的立意如:赏识教育、挫折教育、榜样教育等。
一旦立意不准确导致偏离材料中包含的大意,就极为可能直接被划为低分档,列为20分区间的文章。
所以在给定材料中迅速破题成为了教师作文拿得高分的一个关键。
为此大家可以多观看一些教育新闻,了解新课改的核心理念,理解现代教育较传统教育在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等方面的转变,从中获得命题趋势,荻得确定材料作文立意的启示。
二、评分标准写作评分中会将考生的作文大致分为四等,每个等级中会有写具体要求,考生只有满足这些条件后才能荻得相应分数,因此建议广大考生应心中有数,确定自己需要达到的作文等级,有针对性的提高。
一等(50-38)紧密围绕教育学背景、教师身份写作,中心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容充实、情真意切、结构严谨、文体明确、语言优美、引经据典、字体优美;二等(37-25)站在教师立场思考主题,中心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文体突出、语言通顺、字迹清楚;三等(24-12)站在普通个人角度,中心基本符合題意、基本明确,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文体基本符合、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潦草;四等(11-0) “三观”观念错误,中心偏离題意、不明或立意不当、容空洞、文体不明、矫揉造作、结构混乱、语病多、字迹难辨。
总体上看,在国考教师资格的考试中写作部分是一个提分关键部分,各位考生要想顺利通过考试,一定要加强重视。
在日常的备考中多留意教育类新闻、新课改的动态,増加阅读量。
从真题入手加强练习,保证每周一篇。
全面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顺利通过考试。
教师备考之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中学)在综合素质考试中,有两道材料分析题,所占分值合计28分,对于考生而言看似较难但是其却有规的解题方法和步骤,为了能更好的应对材料分析题,在此,中公讲师给予大家提供一定的解题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出題特点1•材料设置和教育有关:均是给予教育活动中的某种情景,该场景中包括老师做了什么, 取得了什么效果;2.问题设置基本稳定:从林角度评价某老师的教学行为/该老师的行为带给我们什么启示等。
3.两道题目的评价角度稳定:1道题目是职业理念部门容,1道为职业道徳部分容。
例如:【2017年上半年真题】分组活动时,老师正在辅导一部分小朋友跳縄,琦琦跑过来说:"老师,元元他们往滑梯吐唾沫,不让我们滑。
”老师抬起头来,果然看见几个男孩围着滑梯议论着什么,老师急忙走了过去,刚要开口,忽然听到元元嚷道:“快看,唾沬往下滑了。
”老师把要说的话咽了下去,站到这群男孩的背后。
“真的在滑了。
”老师插话, 听见老师说话,几位男孩转过头,懵懂地看着老师,老师笑了笑说:"想一想……”见老师没有批评他们,孩子们活跃起来,继续说:“我知道,因为滑梯是斜的,很光滑,唾沫像水一样,所以就滑了下来。
”老师摸了摸迪迪的头,说:"迪迪说得对,但是,你们往滑梯上吐唾沫,对不对呢?” “不对!”“随地吐痰不对,往滑梯上图也不对。
” “不讲卫生。
”小朋友们抢着回答,那几位男孩说:"我们以后不随便吐了,咱们把滑梯擦干净吧。
”恺恺从口袋里拿出纸将滑梯上的唾沫擦干净,滑梯前又排起了队。
问題: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二、相关知识(一)职业理念部分:1.素质教育的基本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2•新课改下的敬学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3•新课改下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4.新课改下的教师观(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二)职业道徳部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08年修订版))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三、答题步骤第一步:先读題干(回答什么一一分析、评述、建议、有几问;运用什么知识一一教师观、学生观、职业道德等)第二步:分析材料(关键信息一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根据材料筛选知识点)第三步:组织答案(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办?)四、答题例:(2017年上半年真题】分组活动时,老师正在辅导一部分小朋友跳绳,琦琦跑过来说: "老师,元元他们往滑梯吐唾沬,不让我们滑。
”老师抬起头来,果然看见几个男孩围着滑梯议论着什么,老师急忙走了过去,刚要开口,忽然听到元元嚷道:“快看,唾沫往下滑了。
” 老师把要说的话咽了下去,站到这群男孩的背后。
"真的在滑了。
”老师插话,听见老师说话,几位男孩转过头,懵懂地看着老师,老师笑了笑说:"想一想……”见老师没有批评他们,孩子们活跃起来,继续说:'‘我知道,因为滑梯是斜的,很光滑,唾沫像水一样,所以就滑了下来。
”老师摸了摸迪迪的头,说:“迪迪说得对,但是,你们往滑梯上吐唾沫,对不对呢?” "不对!” "随地吐痰不对,往滑梯上图也不对。
” “不讲卫生。
"小朋友们抢着回答,那几位男孩说:“我们以后不随便吐了,咱们把滑梯擦干净吧。
”恺恺从口袋里拿出纸将滑梯上的唾沬擦干净,滑梯前又排起了队。
问題: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参考答案】这位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符合素质教育观的教育理念。
【总:评价老师】首先,素质教育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强调把幼儿园办成人人讲道徳、处处见精神的家园,开启智慧、丰富知识的学园,提高体质、增强体隗的乐园。
材料中,老师从学生往滑梯上吐唾沬的行为出发,在大家面前渗透品徳教育,体现了素质教育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分1:理论+材料分析】其次,素质教育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中公教师研究院提供注重开发人的智意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材料中,老师针对学生的行为没有直接的批评指责,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做到了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
【分2:理论+材料分析】总之,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
【总: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