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最重要的10项工作技能

2020年最重要的10项工作技能

2020年最重要的10项工作技能
挖掘机技术哪里强?我不知道,但是根据凤凰城大学研究中心未来学会的研究,到2020 年的时候,最需要的工作技能并不是挖掘机技术。

研究人员分析了未来的6 大变革驱动力,并在基础上分析出届时最重要的10 项工作技能。

6大变革驱动力
1、老龄化
根据预测,到2020 年的时候,中国的人均寿命将达77 岁,到2025 时,美国70% 的人寿命将超过60 岁。

人口老龄化将导致人类对年龄的认知发生变化,个体的职业生涯、家庭生活以及教育也要适应这种变化。

退休年龄有可能需要推后(65 岁以后)才能保证退休后具备足够的资源,兼任多项职业和终身学习也许将成为常态。

2、智慧机器和系统崛起
技术将增强并拓展人的能力。

办公室、工厂及家庭的各种工作自动化会把人从事机械可重复的工作机会挤掉。

机器甚至将成为人类求职最大的竞争对手。

届时人类必须思考自己真正擅长的东西是什么?那些机器所不擅长的才是人的机会。

3、可计算的世界
传感器的不断增长和处理能力的不断增强令世界成为可编程系统。

随着传感器、通信及计算能力渗透到日常物体和环境中,现实世界将逐步数字化,人类将有机会获得海量的数据以及对模式的洞察,人类的决策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将会以可计算、可编程、可设计的方式进行。

4、新媒介生态
新的沟通工具要求具备的媒体素养不仅仅是文字而已。

新的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将会导致沟通方式的变革。

视频制作、数字动画、游戏、增强现实、媒体编辑的复杂化和泛化将会令人类形成新的沟通语言。

媒体形式的丰富化和网络虚拟化不仅要求增强媒体素养,而且对人的注意力和认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超架构组织
社会化技术推动了生产和价值创造新形式的出现,使得组织可以突破传统边界、以超级的可伸缩性(小到个体,大到全球)工作,人类的协作水平和资源整合能力将得到空前提高。

6、全球互联的世界
不断提高的全球互联性使得多样性和适应性成为组织运营的中心。

在这 6 大驱动力的作用下,未来学会总结出的2020 年10 大工作技能是:
1、意义建构
确定所表达意思的更深含义的能力,驱动力为智能机器,因为智能机器接管了大部分的机械可重复工作,但是人工智能的进步仍然有限,这部分技能是智能机器所不擅长的。

2、社会智力
以深刻和直接的方式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可感知和刺激反应及想要的互动,驱动力是智能机器和全球化。

感觉和感受能力是人类的特长,机器在短时间内是难以企及的。

具备社会智力的员工能够迅速评估周围人的情绪,适应其讲话、语调和手势。

人类数千年来的群体生活形成的EQ 和社会智力是相对于机器的一项至关重要的竞争性优势。

3、新思维与适应性思维
善于思考的能力与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能够突破常规做出响应,驱动力是智能机器和全球化。

调查发现最近30 年技能岗位出现了两头大中间小的趋势。

中等技能白领和蓝领工作在减少,高技能要求的技术岗位、管理岗位以及低技能要求的餐饮、个人护理则吃香。

这两者一个是抽象工作、一个是简单的手工活。

其共同点是都要求有环境适应能力。

4、跨文化竞争力
能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作业的能力,驱动力是全球化和超架构组织。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求人能够在任何地方工作。

因此会对人的语言能力、适应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组织的变化也会推进这种能力,因为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技能、专业、工作及思考风格的组合有助于组织的智能和创新性提高。

5、计算思维
把大数据转化为抽象概念的能力,以及理解基于数据的推理能力,驱动力是新媒介生态及可计算世界。

随着数据量的爆炸性增长,会有越来越多的角色需要计算思维技能来利用这些信息。

但同时也要理解这种能力的限制。

因为仿真或者模型终究不是现实,同时我们也不应丧失在缺乏数据情况下的思考和决策能力。

6、新媒体的读写能力
严格评估和创造采用新媒体形式的内容的,可利用这些媒体进行说服性沟通的能力,驱动力是老龄化、新媒介生态及超架构组织。

UGC(用户生成内容,包括视频、博客、播客等)的爆炸统治了社会生活,未来我们也将在会在工作场所感
受到这一点。

7、跨学科能力
能理解跨学科概念,具备各领域的读写能力,驱动力是老龄化和全球化。

全球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已非单学科能够解决,过去强调的专业分工细化将会被多学科协作所替代。

而且这种协作不是简单的多专业组合,而是要求每个人都具备一定的跨专业能力,即一专多能。

8、设计理念
为所需结果展示和开发任务和工作流程的能力,驱动力是超架构组织和全球化。

神经科学已经发现,环境对我们的认知有着重要影响,环境改变可影响大脑,进而影响行为。

可计算世界的传感器、通信工具及处理能力则可令我们以设计的方法来完成工作。

我们可以对环境进行规划,令其有利于得到我们最感兴趣的结果。

9、认知负荷管理
根据重要性区分和过滤信息的能力,理解如何利用不同工具技术最大发挥认知功能的能力,驱动力是超架构组织、全球化及新媒介生态。

数据爆炸令我们处在一个信息过载的世界,组织和个人唯有有效过滤信息,聚焦于重要的数据方能占据竞争优势。

10、虚拟协作能力
在虚拟团队中有效工作、推动沟通以及证明存在的能力,驱动力是超架构组织和全球化。

连接技术令跨地域的工作、想法分享空前便利。

但是虚拟的工作环境也要求不同的能力。

虚拟团队的领导需要具备促进互动、激励分散各处的成员的能力(如游戏化机制)。

而虚拟团队成员则要有寻找“组织”、形成归属感的能力。

(源自学历在线(网络教育) 微信订阅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