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道德与法治_上学路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道德与法治_上学路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上学路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在上学路上要注意安全,珍惜自己的生命,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2.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3.培养合作意识、观察、动脑、动手及生活实践能力,培养主动帮助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观察熟悉自己的上学路线,了解上学路上的明显的标志物。

教学难点关注到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知道上学路上要遵守规则才能更好地保证自己的安全。

板书设计上学路上看标志,守规则安全第一记心上上学路上学情分析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了解部分交通法规和知识,部分学生对信号灯、交通标志的作用存在模糊认识,部分学生对违规行为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没有深刻认识,珍爱生命意识淡薄,存在抱着侥幸心理违反交通法规的情况,欠缺过马路、阴雨天步行等方面的自护技能。

每天经过上学路线往返家校之间,对于学生安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一年级新生刚刚上学,对学校及周边环境是陌生的,多数孩子还习惯于在父母家人的羽翼下生活,对上学放学这一常见且重要的过程缺少相关的经验,对所经历的路线、方式等也欠缺观察和了解。

上过幼儿园的孩子对浅显的交通安全常识略有了解,因为家庭观念的差异,孩子的安全意识差异显著,大多没有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观念。

对于那些始终如一默默付出的交通、协管、环卫工作者的付出、甚至家人的付出,大多疏于观察,一些“小太阳”对于他人的付出习以为常,从没有过清晰的思考和体会。

但是这个年龄的孩子是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热情的,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引发他们强烈的探究欲。

借助这一特点,通过多样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看到、了解到和直观体验到关于上学路上的规则、有人相助的温情能够大大激起孩子对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追求,从遵守交通规则,对培养自觉遵守社会公约,提高安全自护意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具有极大的帮助。

上学路上效果分析本课侧重安全教育,学会注意安全和保护自己。

随着交通的发展,道路变得“繁忙”,安全教育尤其值得关注。

学会判断行为是否安全,是否会看交通信号灯,从小学做遵守交通规则的小公民,这是进入小学生活的学生应当具备的意识。

本课结合学生的生活,设置了相关话题,旨在帮助学生挖掘生活资源,提高安全意识。

同时渗透感恩教育,通过观察上学路上的感人瞬间,懂得珍惜家人和社会的关爱。

学生把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实实在在的从生活体验中激起了学生真正的思考。

另外培养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知道了上学不能迟到,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学生掌握了本课的内容,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上学路上教材分析《上学路上》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中的第三个主题。

教材中展示了很多图片,呈现了多种不同的上学方式,上学路上不同情景和学生常见的交通标志,通过图片介绍,引导学生认识简单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信号的含义,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并感受上学路上的温暖。

“上学”开始成为我们一年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一年孩子由原来的依循自然需要的生活方式转为一种有目的的理性生活方式。

这一生活方式的转变是缓慢而长期的,一年级是这一过程的开始。

因此,适应生活方式的转变,顺利开启另一种存在样态,是我们一年学生生活引导中的重大主题。

我们道德与法治课程一年级上册的教育主题,就是适应新生活,帮助儿童顺利实现这种转变。

为了一年级新生适应环境,顺利安全的融入小学学习,本课从学生生活最常见的角度--上下学的路出发,引发学生展开观察、讨论和反思。

提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

为培养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学生奠定基础。

随着社会发展,城乡各处的交通状况都是复杂的,因此,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规则意识,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和意识,才有能力使自己健康安全的成长。

本课主要设计三条线索:第一,熟知自己的上下学方式、路线和环境;第二,知道常见交通信号标识的含义,能在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而学习遵守交通规则的目的除了增强个人安全意识外,还注重激发孩子主动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为成为文明的社会公民奠定基础。

第三,引发学生感受社会工作者和家人对他们默默付出的辛劳和爱,激发孩子感恩之心。

使孩子在路上充分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感。

本课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小处着手,大处着眼,使新生适应教育和道德教育落在学生最直观可见之处,并给学生带来爱与快乐的感受。

上学路上练习题一y ì、填ti án 空k ōn ɡ上sh àn ɡ学xu é路l ù上sh àn ɡ,我w ǒ们m én 应y īn ɡ该ɡāi ________________。

我w ǒ是sh ì这zh è样y àn ɡ来l ái 上sh àn ɡ学xu é的de ,先xi ān 经j īn ɡ过ɡu ò________________,再z ài 经j īn ɡ过ɡu ò________________,就ji ù来l ái 到d ào 了le 学xu é校xi ào 。

二、判p àn 断du àn1、明m ín ɡ明m ín ɡ和h é兰l án 兰l án 在z ài 马m ǎ路l ù上sh àn ɡ追zhu ī逐zh ú打d ǎ闹n ào 。

( )2、小xi ǎo 刚ɡān ɡ经j īn ɡ常ch án ɡ把b ǎ手sh ǒu 伸sh ēn 到d ào 校xi ào 车ch ē的de 窗chu ān ɡ外w ài 。

( )3、涵h án 涵h án 的de 妈m ā妈m ā怕p à涵h án 涵h án 上sh àn ɡ学xu é迟ch í到d ào ,经j īn ɡ常ch án ɡ闯chu ǎn ɡ红h ón ɡ灯d ēn ɡ。

( )三、问w èn 答d á上sh àn ɡ学xu é的de 路l ù上sh àn ɡ要y ào 过ɡu ò马m ǎ路l ù,我w ǒ们m én 应y īn ɡ该ɡāi 怎z ěn 么me 办b àn?《上学路上》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小朋友特别喜欢上《道德与法治》课。

在《上学路上》的教学设计中,我将学生的生活引入课堂,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真生活,感受真教育,并且是在快乐中体验和感受。

课上,在跟着老师、乐乐的照片一起从家到学校的整个路线展示后,绝大多数的孩子就已经能看着图,完整地把上学路线说的清清楚楚。

就上学路上一些孩子的行为做辨析时,孩子们的思维可活跃了,他们清楚地知道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会引起怎样的后果。

也让人深思。

孩子的自尊心其实很强,他们不喜欢被老师批评,也不希望被别人嘲笑。

在认识交通标志时,孩子的知识超出了我的想象,有些标志,孩子看过就反应过来,但是这里毕竟是农村,许多交通标志孩子们都没有见过。

让学生把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实现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我觉得这样的课虽然看上去不是热热闹闹,然而却是实实在在的,是从生活体验中激起了学生真正的思考。

培养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知道了上学不能迟到,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掌握了本课的内容,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本课不尽如意的地方:设计的活动太少,直观图片或视频少。

《上学路上》课程标准分析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全面修订,2016年教育部做出工作部署: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精神,并在全国颁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为将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内容和要求增加和融入到德育教材中,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全部更名为《道德与法治》。

上学路上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一年级的学生普遍由家长接送,日复一日的经历,隐含着丰富的资源。

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从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指导他们观察身边的事物;同时,也让学生领会上学路上家人、社会对自己的关爱,更加珍惜自己的学习生活。

在学生每天的上学路上,相同的道路,演绎着不同的故事。

教师可结合实际,设立话题,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交流,引领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感受家人的温暖与关爱。

小手拉大手,安全伴成长。

一些家长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存在一些贪图方便,不顾安全的行为。

这样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也给学生带来了不良影响。

为此我们力图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活动,提高安全意识,让教学指导生活。

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

本课围绕“我是小学生了”这一主题,侧重引领学生关注自己上学路上的安全,了解不同的上学路线,不同的生活世界,感受家人的关爱,珍惜自己的上学机会。

前几课引导学生关注校园新伙伴,认识学校的老师和工作人员,激发其兴趣与好奇心,从而喜爱小学生活。

本课则从学生每天的上学道路入手,帮助学生知道大家通过不同的道路,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到学校。

在了解上学路的同时,渗透安全教育、环保教育、感恩教育。

课程标准对于新入学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有明确要求。

课程标准“健康、安全地生活”的第9 条“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

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避免意外伤害”而编写。

教材中需要设置相应的指导学生注意安全的话题,提升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本课侧重安全教育,学会注意安全和保护自己。

随着交通的发展,道路变得“繁忙”,安全教育尤其值得关注。

学会判断行为是否安全,是否会看交通信号灯,从小学做遵守交通规则的小公民,这是进入小学生活的学生应当具备的意识。

本课结合学生的生活,设置了相关话题,旨在帮助学生挖掘生活资源,提高安全意识。

同时渗透感恩教育,通过观察上学路上的感人瞬间,懂得珍惜家人和社会的关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