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医学救援
23
2015/12/2
毒 性
毒 理 学 的 基 本 概 念
2015/12/2
影响毒性的因素:
剂量;
接触途径(经静脉、经口、经皮等);
接触期限、接触速率和接触频率;
24
毒 性
毒 理 学 的 基 本 概 念
接触期限
急性毒性试验 24小时内一次或多次染毒
在1个月或短于1个月的重复染毒
亚急性毒性试验
2015/12/2
30
毒作用及其分类
毒 理 学 的 基 本 概 念
可逆与不可逆作用: 可逆作用(reversible effect)是指停止 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可逐渐消失的毒性作用。 不可逆作用(irreversible effect)是指 在停止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其毒性作用继续 存在,甚至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作用可进一 步发展。
毒 理 学 的 基 本 概 念
(市应急指挥中心) 现场指挥部
市 反 恐 和 刑 事 案 件 应 急 指 挥 部
市 交 通 安 全 应 急 指 挥 部
市 建 筑 工 程 事 故 应 急 指 挥 部
市 消 防 安 全 应 急 指 挥 部
市 森 林 防 火 应 急 指 挥 部
市 防 汛 抗 旱 应 急 指 挥 部
32
2015/12/2
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毒 理 学 的 基 本 概 念
1.
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的特点:
机体的正常形态学、生理学、生长发育过程 受到影响,寿命可能缩短。 机体功能容量降低。 机体对外加应激的代偿能力降低。 机体对其他某些环境因素不利影响的易感性 增高。
2. 3. 4.
22
2015/12/2
毒 性
毒 理 学 的 基 本 概 念
一种化学物质能够造成机体损害的能力,称为 该物质的毒性(toxicity)。
毒性较高的物质,只要相对较小的剂量,即可 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而毒性较低的物质,需 要较大的剂量,才呈现毒性。但是一个物质的 “有毒”与“无毒”,毒性的大小也是相对的, 关键是此种物质与机体接触的量。 选择毒性(selective toxicity):指一种化 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 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 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
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件:
毒 是指由于食品污染和职业危害因素造成的 理 人数众多或伤亡较重的中毒事件。 学 的 《突发中毒事件应急救援预案》所称重大 基 本 中毒事件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 概 有毒化学品或生物物质所引起的人数众多 或者社会影响严重的突发事件。 念
3、突发中毒事故特点
26
毒作用及其分类
毒 理 学 的 基 本 概 念
化学物质的毒作用(toxic effect)又称 为毒效应。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良 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故又可称为不良效 应、损伤作用或损害作用。是其本身或代 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停留一 定时间,与组织大分子成分互相作用的结 果。
27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温家宝:“只要有一线生机,我们就要尽百倍的 努力,决不轻言放弃”。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 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总体预案(1件) 国家级 专项预案(25件)
部门预案(80件) 省级及地方政府应急预案 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
毒 理 全国 学应急 的预案 基体系 本框架 概 念
2015/12/2
毒作用及其分类
毒 理 学 的 基 本 概 念
2015/12/2
毒作用的分类:
速发或迟发性作用 局部与全身作用 可逆与不可逆作用 过敏性反应 特异体质反应
28
毒作用及其分类
毒 理 学 的 基 本 概 念
速发或迟发性作用: 速发性毒作用(immediate effect) 是指 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接触后的短时间 内所引起的即刻毒性作用。 迟发性毒作用(delayed effect)是指在 一次或多次接触某种外源化学物后,经 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性作用。
亚慢性毒性试验
在1个月至3个月的重复染毒
慢性毒性试验
在3个月以上的重复染毒
2015/12/2
25
毒 理 学 的 基 本 概 念
没有统一的分级标准
1994,我国卫生部将各种物质按其对大鼠 经口LD50的大小,把毒物的毒性为极毒、 剧毒、中毒、低毒、实际无毒和无毒6级。 一种粗略的分级标准
2015/12/2
D.复杂性 突发性中毒事故的复杂性表现在三方面: ①中毒事故现场毒物种类的复杂性; ②中毒现场环境状况和人员情况的复杂性; ③毒物引起健康损害的复杂性。
突发事件应对与常规管理、紧急状态的关系
常规管理 突发事件应对法 紧急状态
毒 理 调整范围 学 的 基 性质 本 法律依据 概 念 公民权力与政
府权力关系
突发中毒事件紧急医学救 援组织与管理培训
主 毒 要 理 学 内 的 基 容 本
概 念
一、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概述与相关基础理论
二、毒物基本概念
三、现场医疗卫生救援的组织与实施
一、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概述 与相关基础理论
毒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发生的,造成 理 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 学 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 的 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 基 公众健康的事件。 本 此概念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提 概 念 供了科学、规范管理的依据。
2015/12/2
33
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的特点: 不引起机体机能形态、生长发育和寿命的改变; 不引起机体功能容量的降低;
毒 理 学 的 基 本 概 念
1. 2. 3. 4.
不引起机体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的损伤。
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相关法律、 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法律、法规、预案等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 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标准定义 毒 《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8.30 (应急管理的“龙头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5 理 《传染病防治法》2004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5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2005 的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预案》2005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基 《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各类公共卫生事件类应急法律法规11部,其中法律5部,法规6部。
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级制度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毒 理 学 的 基 本 概 念
红 橙
特别重大 重 较 大 大
黄
蓝
一
般
北京市应急管理组织结构
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
专家顾问组 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 市紧急报警服务中心
市非紧急求助服务中心 十八区县应急委员会 (区县应急指挥中心) 十三个专项应急 指挥部 临时应急指挥部 (相关委办局)
毒 理 学 的 基 本 概 念
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
社会安全事件
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事件的报告与公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与预案 一般(IV级)蓝色预警 由县级政府负责处置; 较重大(III级)黄色预警 由地市级政府负责处置; 毒 重大(II级)橙色预警 由省级政府负责处置; 特别重大(I级)红色预警 由国家负责处置; 理 学 依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报告: 快速 如实 的 发布 : 及时 准确 科学 信息发布与流通 基 纵向流通 地方 上报 国家 国家 通报 地方 本 地方卫生行政部门 通报 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 概 横向流通 部门之间 军队之间 省与省之间 社会公布 群众 念
学
本 概 各地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念
我国中毒现状
1991年,江西上饶甲胺泄漏,595人中毒,42人死亡 1998年,山西假酒事件28人死亡 毒 南京汤山投毒事件(氟乙酰胺、毒素强)300余人中毒, 理 死亡42人。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2008年3月出现,历时半年,29万 学 的 儿童健康受到影响。 怀安氯气泄漏事件 基 垫江H2S中毒事件 本 瘦肉精事件 小龙虾事件 概 甘肃陇南铅污染事件 念 地沟油事件
2015/12/2
31
毒作用及其分类
毒 理 学 的 基 本 概 念
过敏性反应: 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也称变态 反应(a11ergic reaction),是机体对外 源化学物产生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 特异体质反应: 特异体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 通常是指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一种遗传 性异常反应。
2015/12/2 3
1. 突发中毒事件概述
毒 理 学 的 基 本 概 念
2、分类: 1、重大传染病疫情 2、群体不明原因疾病 3、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件 4、新发传染性疾病(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新发 现32种新传染病,其中半数左右在我国出现) 5、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和群体性药物反应 6、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7、核和辐射事故 8、生物、化学、核辐射恐怖事件(1995年,日本 东京地铁站沙林毒气事件,12死亡,5510人中毒 。沙林属于有机磷类化学物,神经性毒剂,军事 毒剂。) 9、自然灾害
2015/12/2
29
毒作用及其分类
毒 理 学 的 基 本 概 念
局部与全身作用: 局部毒性作用(local effect)是指某些 外源化学物在机体接触部位直接造成的损 害作用。 全身毒性作用(systemic effect)是指外 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 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