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第一次作业

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第一次作业

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第一次作业
第一章
(一)集装箱运输的概念。

答:是指以集装箱这种大型容器为载体,将货物集合组装成集装单元,以便在现代流通领域内运用大型装卸机械和大型载运车辆进行装卸、搬运作业和完成运输任务,从而更好地实现货物“门到门”运输的一种新型、高效率和高效益的运输方式。

(二)多式联运的概念。

是多种运输方式参与的联合运输组织形式。

(三)多式联运的特点及优势。

答:多式联运特点:1.根据多式联运的合同进行操作,运输全程中至少使用两种运输方式,而且是不同方式的连续运输。

2.多式联运的货物主要集装箱货物,具有集装箱运输的特点。

3.多式联运是一票到底,实行单一运费率的运输。

发货人只要订立一份合同一次付费,一次保险,通过一张单证即可完成全程运输。

4.多式联运是不同方式的综合组织,全程运输均是由多式联运经营人组织完成的。

无论涉及几种运输方式,分为几个运输区段,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对货运全程负责。

多式联运的优势:1.降低了传统分段运输的时间损失以及破损、盗失风险。

2.减少了分段运输的有关单证和手续的复杂性。

3.降低了全程运输的各种相关费用。

4.货主只需与多式联运经营人一方联系,多式联运经营人对托运人的货物负全程责任。

5.多式联运经营人提供的全程运费更便于货主就运价与买方达成协议。

6.运输成本的降低有助于产品总物流成本的降低,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的发展趋势。

答:1.箱型大型化、专用化。

2.干线船舶大型化、高速化。

3.枢纽港口向大型、高效、综合化,港口的中转作用日益重要。

4.经营规模化。

5.信息管理现代化。

6.集装箱多式联运日益完善。

第二章
(一)国际贸易结算的三种基本形式。

答:1.汇付2.托收3.信用。

(二)FCA、CPT、CIP与FOB、CFR、CIF的区别?
答:1.运输方式不同。

2.交货的地点不同。

3.风险转移的界限不同。

4.适用的提单类型不同。

5.适用的保险类型不同。

第三章
(一)国际标准ISO830-1981《集装箱名词术语》对集装箱的定义是什么?
答:集装箱是一种运输设备:1.具有足够的强度,在有效使用期内可以反复使用;2.适用于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运输货物,途中无需倒装;3.设有快速装卸的装置,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4.便于箱内货物装满和卸空;5.内容积等于或大于1m³。

不包括车辆和一般包装。

(二)集装箱标记有哪些?
答:1、必备标记(1)识别标记:箱主代号、顺序号和核对数字。

(2)作业标记:额定重量和自定重量标记;空陆水联运集装箱标记;登箱顶触电警告标记。

2.自选标记(1)识别标记:国家和地区代号,集装箱尺寸和类型代号(2)作业标记:超高标记,国际铁路联盟标记。

(三)重箱交接的标准及进出口重箱交接程序。

答:1.交接标准:箱体完好,箱号清晰,封志完整无误,特种集装箱的机械、电气装置运转正常并符合进出口文件记载要求。

2.出口重箱交箱现场的交接:出口重箱进入港口,托运人、内陆承运人凭场站收据、集装箱装箱单和设备交接单到指定港口交付重箱,并办理进场集装箱交接。

港口凭站场收据、集装箱装箱单和设备交接单收取重箱并办理进场集装箱交接。

出口重箱凡有残损或船名、航次、提单号、目的港、箱号、封志号与场站收据、集装箱装箱单或设备交接单所列明内容不符者,港口应拒绝收箱。

3.进口重箱提箱出场交接:进口重箱提离港口、堆场、中转站时,货方(或其代理人)、内陆(水路、公路、铁路)承运人应持海关放行的进口提货单到集装箱代理人指定的现场办理集装箱发放手续。

集装箱代理人依据进口提货单、集装箱交付条款和集装箱运输经营人有关集装箱及设备使用或租用的规定,向货方(或其代理人)、内陆承运人签发出场集装箱设备交接单和进场集装箱设备交接单。

货方、内陆承运人凭出场集装箱设备交接单到指定地点提取重箱,并办理出场集装箱设备交接;凭进场集装箱设备交接单将拆空后的集装箱及时交到集装箱代理人指定的地点,并办理进场集装箱设备交接。

(四)空箱交接标准和空箱的进场和出场交接。

答:1.交接标准:箱体完好,无漏光,情节,干燥无味;箱号清晰;特种集装箱的机械、电器装置五异常。

如有异常,应在进(出)场集装箱设备交接单上注明。

2.空箱的进场和出场交接:空箱提离港区、堆场、中转站时,提箱人应向集装箱代理人提出书面申请。

集装箱代理人依据出口订舱单或出口集装箱预配清单向提箱人签发出场集装箱设备交接
单或进场集装箱设备交接单。

货方或其代理人、内陆承运人凭出场集装箱交接单到指定地点提取空箱,办理出场集装箱设备交接;凭进场集装箱设备交接单到指定地点交付集装箱办理并办理进场集装箱设备交接。

(五)减少集装箱空箱调运的途径、空箱调运和租箱决策、空箱调运的调度优化方法的内容。

答:减少集装箱空箱调运的途径:1.组建联营体,实现船公司之间的共享。

2.强化集装箱集疏运系统,缩短集装箱周转时间。

3.强化集装箱跟踪管理系统,实现箱务管理现代化。

4.合理调整特价航线的运价,鼓励边际集装箱货采用适箱化包装,进行集装箱运输。

空箱调运和租箱决策:集装箱班轮公司在进行空箱调运和租箱决策,应充分考虑各自的利弊因素来进行决策,总的原则是,当租箱费用大于或等于空箱调运费时,船公司可采取调运空箱,否则,采用租箱。

空箱调运的调度优化方法:采用表上作业法,寻求运费最少的运输方法:1.依据问题列出需调运集装箱的供需平衡表和运价表。

2.确定一个初始运输方案,不一定就是最优方案。

3.根据判定法则,判定初始方案是否为最优方案,如果不是,对这一方案进行调整,最终得到最优方案。

(六)集装箱码头内中转箱的箱务管理中一程船卸船是指什么内容?
答:国际海运中的“一程船”是指对某一中转箱而言,将该箱从起运港运至中转港的船舶,码头配载计划员在收到船公司资料后,将其中的中转资料交中转业务员处理。

中转业务员将中转资料输入电脑。

在船舶卸船后,应将中转资料与实卸情况进行核对,发现问题立即通知有关方面协调解决。

对一程船卸船后超过一定时间(14天)还没有出运的中转箱,码头中转业务员要主动与代理联系,及时安排二程船转运。

(七)集装箱码头内中转箱的箱务管理中二程船卸船是指什么内容?
答:国际海运中的“二程船”是指对某一中转箱而言,将该箱从中转港运至目的的港的船舶,中转业务员收到中转通知书,将中转通知书连同外区拖进本码头的中转箱的动态表一起交配载员处理。

在装船结束后,中转业务员将由配载员注明中转箱实际装箱情况和卸船时间的中转通知书与已装船的动态表等单证一起交收费部门,外区拖进本码头的中转箱因故未能装上船的,中转业务员要妥善保管好动态表,以备使用。

第四章
(一)集装箱货物运输过程中货物的集散方式。

答:整箱货和拼箱货。

(二)集装箱货流的组织形式。

答:1.整箱货物装箱,以整箱货物的形式拆箱。

2.整箱货物装箱,以拼箱货物的形式拆箱。

3.拼箱货物装箱,以整箱货物的形式拆箱。

4.拼箱货物装箱,以拼箱货物的形式拆箱。

(三)集装箱货物的交付形式。

答: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集装箱货物的交接地点主要有三处:1.集装箱堆场(CY)。

2.集装箱货运站(CFS)。

3.托运人或收货人工厂货仓库(Door)。

根据集装箱货流组织形式和三处集装箱交接地点,集装箱货物的交付形式主要有一下九种:1.门到门(Door to Door)2.门到场(Door to CY)3.门到站(Door to CFS)4.场到场(CY to CY)5.场到门(CY to Door)6.场到站(CY to CFS)7.站到门(CFS to Door)8.站到站(CFS to CFS)9.站到场(CFS to CY)
(四)集装箱运输的特点?
答:1.高效率,高质量的运输方式;2.资金高度密集型的运输产业;3.专业化、标准化的运输方式;4.复杂的系统工程。

(五)散件杂货运输与集装箱运输的比较。

答:集装箱运输比散件杂货运输具有许多优点,其经济效果可归纳为:提高装卸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加速车船周转,加快货物送达;避免货物倒载,防止货损货差;节约包装费用,简化理货手续。

(六)一般货物运输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答:1.运转点多,手续过繁;2.货物搬运次数多,货损事故严重;3.货物装卸时间过长;4.运输组织复杂,货物运输监管困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