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作生态瓶》教学设计

《制作生态瓶》教学设计

《制作生态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研究池塘的生态群落中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能制作一个生态瓶。

2.探究生态群落中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

3.感受生态群落的组成是和谐的依存和作用关系。

培养与同学讨论学习,交流思想共同提高。

二、教学重点:
了解生物群落,设计方案以及根据方案来做一个生态瓶。

三、教学难点:
认识生态群落中的生物与非生物间的关系。

四、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有关生态瓶的资料;
2、做生态瓶需要的材料:大可乐瓶(洗净)、河水、小鱼2条、虾2只、螺蛳、浮萍、洗干净的细沙若干、水草、石子2颗;生态池塘的录像。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我们生活在鱼米之乡,而徐家庄又是有名的淡水鱼产地,房前屋后不是有小河,就是有池塘。

你平时观察过它们吗?池塘里有些什么呀?
请生思考后回答
2.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看看池塘里有些什么。

出示教学书上的池塘图,引导学生观察池塘图,思考下列问题:
(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预设:水、阳光、空气、养分)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4)动物为植物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师小结: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氧气,玩耍休息的场所,动物为植物提供了二氧化碳、肥料等。

而这些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作用。

这就是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

我们今天就来模拟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做一个生态瓶。

二、合作探究,设计方案
(一)生态瓶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先来设计一个生态瓶制作方案。

1、组织学生讨论
1、)你认为做一个生态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2、)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
(1)你们准备在生态瓶中放什么生物?
(2)我们要考虑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
(3)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
(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
2、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
师:那我们先把这个设计方案完成,然后,再动手制作生态瓶。

3、小组讨论,尝试制定方案。

让我们尝试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学生分组设计做生态瓶方案。

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方案。

方案设计得差不多了,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请大家对他们组设计的方案的优点和缺点进行评价。

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学生汇报方案,进行倾听交流。

教师进行引导和小结。

三、制作生态瓶
同学们经过交流以后,肯定对自己的方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在我们可以动手制作生态瓶了。

1、学生根据小组的设计方案,利用准备好的材料合作做一个生态瓶。

制作生态瓶的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才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6)2、教师巡视指导。

四、生态瓶展评
1、现在生态瓶已经完成了,哪一组愿意让同学们欣赏和评价一下呢?
2、先请每组展示制作好的生态瓶,并派代表介绍一下生态瓶的设计意图。

3、同学们认为他们小组这样安排合理吗?适合这些生物生长吗?还需要哪些改进吗?
4、老师及时表扬设计意图合理、有创意,合作完成较好的小组。

五、课外拓展,实践作业
1、小组讨论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

(注意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填写教科书上的生态瓶观察记录表。


2、完成作业
附:1、板书设计
做一个生态瓶
植物:浮萍、水草
生物:
动物:虾、螺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非生物:小石子、水、细沙
2、生态瓶观察记录表
教学反思
《做一个生态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六课,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已经开始接触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了解了生物之间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本课是进一步引导学生研究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本课是这一单元里学生最感兴趣的一课。

为了把这节课上好,课前我让每个组准备了一个能装5升大的色拉油瓶(课前洗干净)、一些水草、一些沙和小石子、2只小虾、2个小螺蛳等,所以整堂课下来,效果不错,但是反思一下自己的这节课,我觉得还存在着以下问题:导入的时间还是有些长,语言不够简练,和第二环节中看书上的池塘切面图有些重复。

在探究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时,完全可以让学生在互相探讨中得到解决。

其日

植物的情况 动物的情况 水的情况 其他情况 月











......
次在教学的过程中,特别在讨论生态瓶的设计方案和制作生态瓶时,学生显得有些过于兴奋,课堂纪律不能很好掌控,有待于提高。

当然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收获了不少,对教材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修正策略
在本课的教学时发现,有3个小组的学生在课前就已经把生态瓶做好了,而且做得非常棒,完全按照做生态瓶的要求养好生物,数量适宜,种类丰富。

(因为生活在农村,虾、螺蛳、浮萍等生物随处可见,所以要准备生态瓶的材料,对学生来说不是难事。

)这样就导致在后面的制作过程中,这部分学生无事可做。

生态瓶做好后,再要他们来讨论设计方案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学生也失去了讨论的兴趣。

如果在课前我了解了学生的状况,在做生态瓶时我就会请那些做好了的同学上台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再让其他同学提出意见。

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进行改进。

这样既能体现他们组的价值,又让他们有事可做,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因此在备课时,要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德清县禹越镇徐家庄小学张月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