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1、我们常见的许多成语本身就包含着哲理,如“画饼充饥”包含着“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不能代替物质”的哲理,“拔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等等。
这说明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B、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C、哲学主宰着我们的生活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2、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
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深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斗,不屈不挠。
材料说明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C、哲学是自发产生的世界观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3、“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
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上述材料说明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C、哲学对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4、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C、关于世界观的学问D、对整个世界的认识5、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C、世界观体现方法论D、世界观与方法论互相决定6、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社会科学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哲学是伟大的认识工具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7、“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恩格斯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A、哲学的智慧是凭空产生的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哲学的智慧指导人的实践活动D、哲学与改造自然的活动无关8、哲学的任务是A、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B、指导人们正确地改造世界C、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哲学是文化的灵魂9、关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①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②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④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A、①②B、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C、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11、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A、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B、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C、划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标准D、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12、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的关系。
上述材料体现了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辩证法一形而上学争论的焦点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13、关于唯物主义的观点表述正确的是A、追求物质的满足,就是唯物主义者B、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C、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D、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14、关于唯心主义表述错误的是A、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B、对唯心主义必须彻底否定C、唯心主义是“一朵无实花”D、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15、从哲学的基本派别来看,两大阵营是①辩证法②形而上学③可知论④不可知论⑤唯物主义⑥唯心主义A、①与②B、③与④C、⑤与⑥D、①②与⑤⑥16、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如果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则这种观点属于A、不可知论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唯物主义1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A、物质和意识是同一的B、世界的本质是物质C、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8、“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9、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20、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21、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22、“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
”这种观点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23、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A.心外无物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理在气先D.存在就是被感知24、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这说明A.自然科学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C.自然科学以哲学为基础D.哲学为自然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25、下列选项和漫画寓意相反的是A.存在即被感知B.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C.天地合而万物生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2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D.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27、“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
”恩格斯的话表明,哲学对社会变革可以发挥下列作用①决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②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③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④动员和掌握群众,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8、面对有限资源和无限开发的矛盾,世界正在寻找确定新的价值取向,有学者称,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发展的哲学”,这里“发展的哲学”说明A. 哲学是一种智慧,是我们寻找新的价值取向的向导B. 哲学是对人生的一种最本质的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C. 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产生于我们对自然界的实践D. 哲学与实践息息相关,来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29、“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切,仰观宇宙之穷,俯究万类之运动,观古今于须舆,抚四海于一瞬。
”这段话说明A. 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B. 哲学是对万事万物反思和升华的综合性科学C. 哲学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概括和总结D. 哲学是超越各门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30、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这主要说明A.自然科学领域的发现,是唯物主义不断发展的原因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其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C.哲学就是对各自然科学揭示的特殊规律的概括和总结D.自然科学是哲学研究对象,其发现推动着哲学的发展31、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
”从哲学上看,这种观点认为A.世界是物质的,事物是由人创造的 B.社会存在是客观的,决定人的思维C.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 D.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32、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而神存,形谢则神灭”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33、国家发改委的一份报告指出,在发展新兴产业过程中,要从我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尊重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新兴产业发展之路,这说明A. 存在决定着思维B. 思维影响着存在C. 思维与存在不能分离D. 思维与存在本质相同34.下列不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A.子不语怪、力、乱、神 B.天不变,道亦不变C.天为阳,地为阴 D.万物是我们的表象35、日常生活中经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有的干部不研究市场,不懂行情,拍脑袋决策,造成工作上的严重失误。
这种“拍脑袋决策”从哲学上说,是A.否认意识决定物质的客观唯心主义 B.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主观唯心主义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否认意识决定物质的古代扑素唯物主义36.孔子提出“畏天命”的观点,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这是属于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37. 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无实花”,是因为唯心主义①其思想观念都是错误的②把认识世界离不开感觉,夸大为世界的存在依赖于人的感觉③把思维离不开概念,夸大为概念是脱离物质的神化了和绝对④与唯物主义相比较,它只提供方法论而不提供世界观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8.恩格斯说:“一切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的或错误的反映。
”这说明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观点都是正确的C.哲学的智慧是人们主观产生的 D.学生哲学使人聪明39.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哲学史上的革命。
它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并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说明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②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神创论的荒谬性逐渐暴露出来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科学前提④具体科学的发展为哲学的丰富的发展提供了条件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4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使哲学获得了真正科学的性质,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哲学的主要缺陷是:①具有形而上学性②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③不承认存在决定思维④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1、李载仁是唐朝皇族的后裔,他生性迂腐,从不吃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