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计算教学法教案
二、幼儿园计算教学的任务
1、教给幼儿一些数学初步知识和技能。 初步知识10以内的数,学会10以内的加减法; 初步认识一些常见的量;学习量的比较,如 长短、粗细、高矮、胖瘦等;初步认识一些 简单的几何形体;初步获得简单的方位和一 些时间观念技能,如计数、对应、加减、测 量等。
二、幼儿园计算教学的任务
二、幼儿园计算教学内容的安排
1、注意数学知识的系统性 前后知识要保持连贯和系统,前面的内容为后面打基础,后 面的内容是前面内容的发展和提高。例如:认识10以内数的 顺序应该先基数后序数 2、符合幼儿的认识规律和智力发展水平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应从具体到抽 象,从简单到复杂,多借助直观教具,教学内容应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3、注意个部分知识间的联系和配合 例:分类、排序活动离不开对数量、形状、大小的感知,数 形要结合。
2、发展幼儿智力 幼儿园计算教学不仅仅传授给幼儿初步的数学知识,更需要 发展他们的智力。传授给幼儿初步数学知识,需要幼儿具备 一定智力水平;传授给幼儿初步的数学知识,能够丰富其知 识量拓宽知识面,从而促进幼儿智力水平的发展,其中尤其 是逻辑能力的发展。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和严密 的逻辑性。比如“5‖可以表示5个桔子、5朵小红花、5个小 朋友,还可以表示一个小朋友5岁了。 幼儿智力的发展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 思维能力包括: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 能力等。
一、幼儿园计算教学内容的选择
1、选择内容的原则 ① 选择幼儿认识周围事物和为入小学做准备所需数学初步知 识。 ② 适合幼儿的接受能力―――最近发展区 2、具体内容:数量、形、时间、计算(参看教材第15-16页) ① 物体的分类、排序:物体的分类、物体的排序、物体数量 的比较,每组不超过10个 ② 10以内的数: 10以内的基数、序数,10以内数的组成, 认读、书写阿拉伯数字
四、引导发现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把数学知识 教给幼儿,而是引导幼儿在已有的经验、知识的基 础上,去发现和掌握数学初步知识。 2、特点:激发幼儿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 极性;发展幼儿思维能力,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探 索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意的问题: ① 引导发现法应与操作法相结合。 ② 教师要善于提问。 ③ 让幼儿在独立操作中发现问题、接受问题。 ④ 面向全体,个别对待。
第二章 幼儿园计 算教学的方法
第二章 幼儿园计 算教学的方法
课题一 幼儿园计算教学 的基本方法
一、演示法
1、定义:教师通过向幼儿展示直观教具并配合口头讲解把 抽象的数、量、形等知识、技能或规则,具体的呈现出来的 一种教学方法。 2、特点:讲解与演示相结合;感性经验丰富,能加深对所 学知识的理解。 3、注意的问题: ① 突出知识的重点、难点 ② 语言要简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③ 演示的直观教具要真实、美观、整洁,且为幼儿所熟悉。
第一章 幼儿园计算 教学的意义、任务 和内容
课题1 幼儿园计算教学 的意义、任务
一、幼儿园进行计算教学的意义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 门学科。 1.有助于幼儿掌握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正确认识 周围客观事物,表达思想。 2.教幼儿掌握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可以为幼儿今 后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学习数学打下基础。﹙小学生 数学能力发展与初入学的水平相关﹚ 3.适当教幼儿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可以促使幼儿 的思维和智力得到较快的发展。 4.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
二、幼儿园计算教学的任务
3、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年龄越小的幼儿, 越需要直接兴趣来激发学习动机。 4、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 计算教学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 还需渗透德育教育。
第一章 幼儿园计算 教学的意义、任务 和内容
课题二 幼儿园计算教学 的内容
三、游戏法
1、定义:幼儿在数学教学游戏中学习数学初步知识的一种 的方法。 2、种类: ① 情节性的数学教学游戏。该类游戏是通过游戏的主题和情 节,体现所要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② 操作性的数学教学游戏:如帮物体找家 ③ 运用感官的数学教学游戏 ④ 口头数学教学游戏 ⑤ 竞赛性数学教学游戏:看谁分的对又快 ⑥ 数学智力游戏 3、需注意的问题: ① 设计游戏:要突出数学知识,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② 游戏中尽可能充分运用幼儿的各种感官。 ③ 游戏种类的选择根据教学内容和年龄班确定。
二、操作法
1、定义: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教具,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 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知识经验和技能的方法。 2、特点:注重对幼儿进行动手能力及主动探索能力的培养。 3、形式: ① 分与合的操作活动:“1‖和“许多” ② 比较性的操作活动:“比较多少”、“认识相邻数” 4、注意的问题: ① 明确操作目的。该方法以幼儿操作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加强幼儿的 主动探索。 ② 创设必要的物质条件。保证每个幼儿有足够的操作材料。 ③ 保证充足的操作时间。注重过程,不走形式、不要怕乱。 ④ 提前说明操作目的、要求、方法。 ⑤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年龄班,提出相应的要求 ⑥ 最后要讨论操作结果。
一、幼儿园计算教学内容的选择
3、10以内数的加减法 4、简单的几何图形 ①平面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 形、半圆形、梯形、椭圆形 ②立体图形: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 体 ③等分几何形体:二等分、四等分
一、幼儿园计算教学内容的选择
5、量的比较:大小、长短、粗细、高矮、厚 薄、宽窄、轻重、容积、远近等。 6、空间方位:上下、前后、左右 7、时间:认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昨 天、今天、明天、一星期七天的顺序、认识 时钟(整点、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