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因的表达一轮复习教学案(教师版)

基因的表达一轮复习教学案(教师版)

基因的表达
基因的功能:传递遗传信(DNA 的复制)、表达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
知识点
1:RNA 的结构
1、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


2、元素组成:C、H、O、N、P
3、结构:一般是单链,且比DNA短,不稳定,变异频率高。

46、存在部位:主要在细胞质
注:1.tRNA 、mRNA 、rRNA 均是转录产生的,在翻译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

2.若核酸中出现碱基T 或五碳糖为脱氧核糖,则必为DNA 。

3.若A ≠T 、C ≠G ,则为单链DNA ;若A=T 、C=G ,则一般认为是双链DNA 。

4.若出现碱基U 或五碳糖为核糖,则必为RNA 。

5.要确定是DNA 还是RNA ,必须知道碱基的种类或五碳糖的种类,是单链还是双链,还必须知道碱基比率。

知识点2: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含氮碱基
A 腺嘌呤 G 鸟嘌呤 C 胞嘧啶 U 尿嘧啶
(核糖体沿mRNA移动)
模板去向分别进入两个子代DNA分子

恢复原样,与非模板链重新形
成双螺旋结构
分解成单个核苷酸
碱基
配对
A-T、T-A、G-C、C-G A-U、T-A、G-C、C-G A-U、U-A、G-C、C-G
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
(DNA双链全保留)
一个mRNA上可连续结合多
个核糖体,依次合成多肽链
产物两个双链DNA分子mRNA(主要)(tRNA、rRNA)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意义复制遗传信息,使遗传信息从
亲代传给子代
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性状
(1)遗传信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2)密码子存在于mRNA上,共有64种。

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终止密码子有3种(UAA、UGA、UAG),不决定氨基酸;起始密码子有2种(AUG甲硫氨酸、GUG缬氨酸),决定氨基酸。

三个特点:专一性(一种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
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几种密码子决定)(作用:增强了密码子的容错性)
通用性(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3)反密码子存在于tRNA上,共有61种。

tRNA为61种
提醒:①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密码子决定,但一种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

②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tRNA搬运,但一种tRNA只能搬运一种氨基酸。

补充:比较启动子、起始密码子、终止子、终止密码子的区别。

3、mRNA与核糖体数量、翻译速度的关系图(多聚核糖体)
①数量关系:一个mRNA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多肽链的合成)
②目的意义: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③方向:从左向右(见上图),判断依据是根据多肽链的长短,长的翻译在前。

④结果:合成的仅是多肽链,要形成蛋白质还需要运送至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中进一步加工。

注意:图示中4个核糖体合成的4条多肽链因为模板mRNA相同,所以合成了4条相同的肽链,而不是4个核糖体
共同完成一条肽链的合成,也不是合成出4条不同的肽链。

【典例1】关于图示生理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C) A.能发生图示生理过程的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
B.mRNA上所含有的密码子均能在tRNA上找到与其相对应的反密码子
C.该图表示的是转录和翻译
D.该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线粒体提供
【典例2】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C)
A.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的特定碱基序列C.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
【典例3】甲、乙图表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BD) 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B.甲、乙所示过程均可在细胞核内进行
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1)甲图表示的过程是翻译,乙图表示的过程是转录
(2)乙过程的模板是[④]DNA中的A链,进行的场所是细胞核,所需要的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

(3)甲过程的场所是[②]核糖体,需要的模板是[③]mRNA,运载氨基酸的工具是[①]tRNA,以③中已知序列为模板翻译后的产物是四肽,翻译过程中需要4个tRNA来运载。

(4)DNA分子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转录需要RNA聚合酶。

(5)甲、乙表示的过程的意义是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性状。

1.提出人:1957年,克里克。

(1965年,发现RNA复制;1970年,发现逆转录。


2.完善的中心法则内容(用简式表示)
注:RNA的自我复制和逆转录只发生在某些RNA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过程中,且逆转录过程必须有逆转录酶的参与,该酶在基因工程中常用于催化合成目的基因。

中心法则的5个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对中心法则的理解:(1)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
(2)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
①无逆转录功能的(如烟草花叶病毒等):
②有逆转录功能的(如HIV等):
【典例3】如图为中心法则图解。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A.过程a只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
B.过程b和c为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
C.过程a、b、c、d、e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D.过程d、e只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
【典例4】已停止分裂的细胞,其遗传信息的传递情况可能是(C)
A.DNA→DNA→RNA→蛋白质 B.RNA→RNA→蛋白质C.DNA→RNA→蛋白质 D.蛋白质→RNA
知识点4: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1、基因对性状控制的方式
(1)直接途径: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2)间接途径: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

2、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
(1)一般而言,一个(对)基因只决定一种性状
(2)生物体的一种性状有时受多个(对)基因的影响,如玉米叶绿素的形成至少与50多个不同基因有关
(3)有些基因则会影响多种性状,如决定豌豆开红花的基因也决定结灰色的种子。

所以,基因与性状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考题中常考两对基因控制一种性状)
3、性状(表现型)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典例5】下面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 B.蛋白质的功能可以体现生物性状
C.蛋白质的结构可直接影响生物性状 D.基因与性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典例6】香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其显
性基因决定花色的过程如图所示。

(1)从图可见,紫花植株必需同时具有A和B基因,方可产生紫色物质。

(2)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其表现型分别是紫花和白花。

(3)A aBb×AaBb的子代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分别为9/16和7/16。

(4)本图解说明,基因与其控制的性状之间的数量对应关系是两对基因控制一种性状。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知识点5: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有关计算
1、DNA(基因)、mRNA中碱基与肽链中氨基酸个数关系(6:3:1)
【典例7】一个mRNA分子有m个碱基,其中G+C有n个;由该mRNA合成的蛋白质有两条肽链。

则其模板DNA分子的A+T数、合成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分别是(D)
A.m、m
3-1B.m、
m
3-2 C.2(m-n)、
m
3-1 D.2(m—n)、
m
3-2
2、蛋白质的有关计算
①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肽键数+肽链数。

(肽键数=水分子数)
②蛋白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氨基酸数-肽链数)×18
③若基因中有n个碱基,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合成含m条多肽链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n/6 ·a-18(n/6 -m),若改为n个碱基对,则公式为n/3·a-18(n/3-m)。

3、碱基数值和比例的计算:mRNA上A+U的数值和比例=模板链上A+T的数值和比例。

提醒:解题时应看清是DNA上(或基因中)的碱基对数还是个数;是mRNA上密码子的个数还是碱基的个数;是合成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个数还是种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