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肾盂肾炎病人的护理护考内容

急性肾盂肾炎病人的护理护考内容


3. 尿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 尿细菌培养及菌落计数是确诊的重要指标,临床常用新鲜
清洁中段尿培养法。临床意义为:菌落计数>
105/ml 有临床意义,小于 104/ ml 为污染所
.
精品文档
致,菌落计数在 104~ 105/ ml 为可疑阳性。
4. 肾功能检查 急性期无改变, 慢性期可出现持续性功能损害,肾浓缩功能减退,
临床治愈。
( 2)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者,按急性肾盂肾炎治疗。反复发作者,在急性发作控制
后应积极寻找易感因素加以治疗,同时给小剂量抗菌药物,参照药敏试验,联合、间歇、交
替使用,每疗程约 2~ 4 个月。
( 3) 碱化尿液服用碳酸氢钠( 1g , 3/d ) ,可增强上述抗生素的疗效,减轻尿路刺
激征。
1 小时内送检。
( 4)尿标本中勿混入消毒剂,女性病人留尿时注意勿混入白带。
( 5)不宜多饮水,留取清晨第一次尿,以保证尿液在膀胱内停留
6~ 8 个小时,提高阳
性率。
八、健康教育(★★)
1.生活指导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会正确清洁外阴的方法,避免卫生纸污染尿道
口,女性病人禁止盆浴,搞好月经期、妊娠期、产褥期的卫生。平时多饮水、勤排尿,排尿
2. 病情观察
检测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变化, 对高热病人注意做好降温及生活护理, 同时观察腰痛的
性质、部位、程度及变化,防止并发症。
3. 疼痛的护理
肾区疼痛为肾脏炎症所致。 减轻疼痛的方法为卧床休息, 采用屈曲位, 尽量不要站立或
.
精品文档
坐位,因为站立时肾脏受到牵拉,会加重疼痛。
4. 用药护理
向病人解释有关药物的作用、 用法、 疗程、 及毒副作用如喹诺酮类可引起轻度消化道反
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多见,其次为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偶
见厌氧菌、真菌、病毒和原虫等。糖尿病或免疫能力低下者常伴发尿路真菌感染。
2. 发病机制
( 1)感染途径 ①上行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细菌由尿道、膀胱、输尿管逆行到
达肾。②血行感染:较少见,多为体内感染灶的细菌经血流播散到肾,引起肾盂肾炎,致病
3. 减轻尿路刺激征的重要措施是 A. 多饮水 B. 卧床休息 C. 听音乐
.
精品文档
D. 松弛术 E. 膀胱区按摩 答案: A(考点:护理措施) 解析: 除 E外均能减轻尿路刺激症, 但主要是 A, 因为多饮水能加速细菌、 分泌物排出,减少炎症对膀胱和尿道的刺激,所以是最重要的护理措施。
毒素和炎症
( 1)大多数由急性肾盂肾炎发展而来,急性发作期与急性肾盂肾炎相似。
( 2)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病程长,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全身症状相对较轻。
( 3)部分病人仅有低热、乏力,但多次尿细菌培养为阳性,称“无症状性菌尿”,还
有病人以头昏、头疼、高血压、轻度水肿为临床特征。
( 4)慢性肾盂肾炎后期可有肾功能减退的表现。
精品文档
第四节 肾盂肾炎病人的护理
【考点精讲】
一 、概述
肾盂肾炎是尿路感染中的一种重要临床类型, 主要是由细菌直接引起的肾盂、 肾盏和肾
实质的感染性炎症, 又称上尿路感染, 易合并下尿路感染。 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肾盂肾炎。
多见于女性,男﹕女为 10﹕ 1。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 致病菌
应、皮肤瘙痒等;强调必须按时、按量用药; 交代病人口服复方磺胺甲恶唑期间要注意多饮
水和同时服用碳酸氢钠,增强疗效、减少磺胺结晶的形成。
5. 清洁中段尿培养标本的采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留取标本前用肥皂水清洗外阴,不宜使用消毒剂。
( 2)宜在使用抗菌素前或停用抗菌素 5 天之后收集标本。
( 3)指导病人留取中间一段尿置于无菌容器内,于
A. 消毒剂清洗外阴
B. 使用抗生素药物前收集
C. 饮水 l000ml 后采集
D. 采集后应留置一段时间后送检
E. 停用抗生素后即可收集
答案: B(考点: 尿标本的采集)
解析: 留取标本前用肥皂水清洗外阴,不宜使用消毒剂;宜在使用抗菌素前或停用抗
菌素 5 天之后收集标本; 指导病人留取中间一段尿置于无菌容器内, 于 1 小时内送检; 不宜
必要时服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或应用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减轻尿路刺激征。
对发热病人可采用
物理降温处理。
2. 抗菌治疗
用药前应先作尿培养菌落计数及药物敏感试验为选用有效抗菌药物做准备。
在未得到尿
培养结果前应选用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药物。常用的药物有:磺胺类如复方磺胺甲噁唑;
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感染严重有败血症者宜静脉给药,
6.急性肾盂肾炎最恰当的治疗措施是 A. 口服氟哌酸 3天 B. 口服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 C. 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 2周 D. 联合应用两种以上抗生素 E. 长期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预防再发生
7.尿沉渣检查中对肾盂肾炎诊断最有价值的是 A. 白细胞管型 B. 红细胞管型 C. 透明管型 D. 蜡样管型 E. 颗粒管型
8.关于清洁中段尿培养标本的采集,叙述正确的是 A. 留取标本前用肥皂水清洗外阴,再使用消毒剂 B. 留取标本之前鼓励患者多饮水 C. 标本应于 1h内送检
可用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等。急
性肾盂肾炎用药后 24 小时症状即可好转, 若连续用药 48 小时无效, 需及时更换药物或根据
药敏试验调整药物。
3. 注意事项
( 1)急性肾盂肾炎的疗程通常是症状完全消失,尿检查阴性后,继续用药
3~5 天, 疗
程 10~ 14 天,停药后每周复查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一次, 共 2~ 3 周,若均为阴性, 可认为
性肾盂肾炎。鼓励病人多饮水主要目的是
A.加速退热
B.保持口腔清洁
C.维持体液平衡
D.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E.促进细菌、毒素排出 答案: E(考点:护理措施)
解析:鼓励多饮水,保持每日液体摄入量在
2500ml 以上,并督导病人每 2 小时排尿一
次,能加速细菌、毒素和炎症分泌物排出,减少炎症对膀胱和尿道的刺激。
菌多为葡萄球菌。③淋巴管感染:很少见
,多为盆腔部位有炎症或肠道有感染时,致病菌
可经淋巴管侵犯肾。④直接蔓延:偶见外伤或肾周围组织器官的感染可直接蔓延至肾。
( 2)易感因素 ①尿流不畅: 各种原因引起的尿路梗阻或泌尿系统畸形, 导致尿流不畅,
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其尿路感染率比无梗阻者高十倍。②女性生理特点:由于女性较男
4.真性菌尿是指肾盂肾炎患者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菌落计数是 A.> 102/ ml B.> 103/ ml C.> 104/ ml D.> 105/ ml
6
E.> 10 / ml
5.肾盂肾炎病人全身症状加重伴剧烈腰痛应考虑 A. 炎症未控制 B. 肾周围脓肿 C. 合并其它细菌感染 D. 合并急性肾炎 E. 合并病毒感染
彻底,不留残尿是简便而有效的预防措施。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大便通畅。
2.知识宣教 病人及家属能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主要表现及治疗方法。
3.预防指导 尽量避免使用尿路器械;与性生活有关的尿感,与性交后即排尿,并按
常用量服一次抗生素作预防。
【真题解析】
1.肾盂肾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大肠杆菌
B.溶血性链球菌
六、护理问题(★★★)
1.疼痛:腰痛 与肾脏炎症而致肾被膜牵拉有关。
2.体温过高 与细菌感染有关。
3.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尿痛
与膀胱炎症刺激有关。
4.焦虑 与膀胱刺激症引起的不适、疾病反复发作及担心有关。
5.医护合作性问题
潜在的药物毒副作用、潜在的肾功能损害。
七、护理措施(★★★★)
1. 一般护理
C.表皮葡萄球菌
D.阴沟肠杆菌
E. 脆弱类杆菌
答案 A (考点:肾盂肾炎的病因)
解析: 这是一题记忆性的题目, 肾盂肾炎常见的致病菌, 以大肠杆菌为多见,其次为副
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偶见厌氧菌、真菌、病毒和原虫等。
2. 肾盂肾炎的易感因素不包括 A. 尿路梗阻 B. 机体抵抗力降低 C. 女性 D. 膀胱炎 E. 口腔感染 答案: E(考点:易感因素) 解析:口腔感染与肾盂的解剖结构没有直接的关系,又不能导致全身机体免疫力低下, 其余四项均属肾盂肾炎的诱因。
9.急性肾盂肾炎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 A.卧床休息 B.观察药物副作用 C.多饮水 D.每日留尿送检 E.高锰酸钾坐浴 答案: C(考点:护理措施) 解析: 除 D 外都是护理措施,但是多饮水能加速细菌、毒素和炎症分泌物排出,减少炎 症对膀胱和尿道的刺激,所以是最重要的护理措施。
10.某女士, 28 岁,因畏寒,发热 1 日,腰痛伴尿路刺激征半日人院,初步诊断为急
7.急性肾盂肾炎病人最常见的是 A.尿蛋白 (++) B.尿红细胞> 3 个/ HP C.菌落计数 104/ml D.尿白细胞> 5 个/ HP E.尿素氮升高 答案 D(考点:肾盂肾炎的辅助检查)
.
精品文档
解析:急性肾盂肾炎病人尿沉渣白细胞、红细胞增多,其中以白细胞最常见> 菌落计数> 105/ ml 有诊断意义。
如夜尿多,呈低比重尿,肌酐清除率下降,血尿素氮、肌酐升高。
5. 其它检查 慢性肾盂肾炎久治不愈时可作静脉肾盂造影、 B 超检查、放射性核素肾
动态图像等检查,以确定有无梗阻、畸形和肾脏排泄功能状态。
五、治疗要点(★★★)
治疗目的是去除诱因,合理使用抗生素,辅以全身支持疗法。
1. 对症治疗
鼓励患者多休息, 多饮水, 勤排尿 (保持每日尿量在 2500ml 以上) 以减轻尿路刺激征,
3. 并发症 多见于严重的肾盂肾炎,可有肾乳头坏死、肾周围脓肿、败血症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