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名称:衢州市衢江区岩家山生态灵芝种植示范基地项目主管单位:衢州市衢江区农业局项目承担单位:衢州市衢江区岩家山灵芝专业合作社衢州市衢江区蔬菜管理办公室项目责任人:杨明清项目申报单位:衢州市衢江区财政局、区农业局项目申报时间:二0—三年五月目录第一章产业发展现状第二章建设目标第三章项目建设内容第四章资金投入概算第五章省补资金重点扶持环节和使用范围第六章地方支农资金整合方案第七章组织保障措施第八章项目预期效益第一章产业发展现状1.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产业规模、产业水平衢州市衢江区地处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生态环境优越,年降水量、平均气温以及海拔高度均适合灵芝的生长。
近年来,我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鼓励支持土地连片集中流转,致力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生态化,吸引了江西、江山等地的客商来衢江区创办灵芝种植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填补了衢江区无灵芝种植的空白,推动了食用菌(灵芝)产业的快速发展,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目前全区已发展大棚灵芝种植基地500 亩。
2.产业发展区域布局、发展规划通过近年的发展,以湖南、大洲、云溪、黄坛口等乡镇为重点的灵芝种植产业区域已基本形成。
计划到2015 年底建成浙西最大的千亩灵芝种植加工基地。
突出以湖南镇为重点,建立岩家山生态灵芝种植示范基地,并向周边辐射,培育一批灵芝种植专业户、扶强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
具体抓三点:一是加大引进优质灵芝品种,大力开展灵芝新品种试验试种和示范;二是推进灵芝种植设施化发展;三是与浙江大学合作,引进推广以草代木种植灵芝专利技术,改变以椴木种植灵芝的历史。
3.产业发展优势与潜力分析(1)自然条件优越。
区位优势明显,湖南镇地处乌溪江库区,距市区不足40 分钟车程,到黄衢南高速公路南出口不到20 分钟车程。
地理条件优越,辖区内生态环境优良,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山地资源十分丰富。
水利条件优越,辖区内有库容23 亿立方米的黄坛口和乌溪江水库,还有中小型水库山塘20 多座,灌渠网络有一定的基础。
(2)有市场知名度。
目前衢江区的灵芝种植,特别是“芊芝园”品牌在衢州地区及周边已有一定的知名度,有丽水等各地客商前来收购。
(3)生产基础较好。
湖南镇历来有种植食用菌的传统,灵芝种植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目前岩家山村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已有10 余户农户开始种植灵芝,群众发展灵芝的积极性较高。
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建设条件(1)建设的必要性一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需要。
通过项目建设,增加投入,重点建设100 亩生态灵芝种植示范基地,通过标准化钢架大棚、水电设施、标准化生产技术等的应用,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
通过宣传引导、技术指导、监督检测等手段,发展标准化生产,提高灵芝种植的质量安全,推进产业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
三是推进灵芝种植产业化进程的需要。
通过“公司+合作社+ 基地+农户”方式,实行统一品种、统一原辅料、统一生产规范、统一环境保洁、统一标识、统一销售“六统一” ,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特别是对前期资金困难的种植农户,合作社将采取部分垫资的方式,确保发展一户、成功一户、增收一户。
四是拓展市场创立品牌的需要。
通过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原料灵芝的质量,并经过深加工,提高品牌知名度,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经济效益。
(2)建设条件项目承担单位—衢州市衢江区岩家山灵芝专业合作社是一家制度健全、规范运作的合作社,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与浙江大学和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浙江聚珍园食品有限公司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稳定的销售渠道,在灵芝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衢州市衢江区蔬菜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全区蔬菜行业管理、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并组织实施,专业从事蔬菜科技推广,具有承担省、市有关蔬菜科技推广研究课题能力。
现有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 名,技术力量雄厚,在基地建设和技术推广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负责指导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二章建设目标1.项目建设主要目标任务、总体布局(1)主要目标一是通过田间操作道、沟渠、标准钢架大棚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实现灵芝设施化种植,提高灵芝种植效益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二是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种植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三是通过项目实施,建设生态灵芝种植示范基地一个,面积100 亩,设施栽培亩均产值达6 万元以上,辐射区面积500 亩,设施栽培亩均产值达4万元以上。
(2)总体布局一是在湖南镇岩家山村建立生态灵芝种植示范基地100 亩;二是在项目区推广灵芝标准化种植技术等;三是核心基地良种和关键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产品质量100% 达到无公害要求。
2.项目实施后,当地产业提升发展的目标、规模与任务一是发展优质生态灵芝种植面积500 亩,比项目实施前增加400 亩;二是核心区设施栽培年亩均产值6 万元以上,辐射区设施栽培年亩均产值4 万元以上;三是引进优质品种,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良种和关键技术覆盖率核心区达到95% 以上,产品全部符合无公害标准;四是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培训人数达到500 人次以上。
第三章建设主要内容1.项目建设区域与发展方向、建设内容确定的可行性或依据建设区域:核心示范基地1 个,在湖南镇岩家山村,面积100 亩;辐射区域为大洲、云溪、黄坛口、举村等乡镇,面积500 亩。
发展方向:完善配套田间操作道、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大棚设施;大力推广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技术,打造浙西最大的无公害灵芝种植基地。
建设依据:一是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二是浙江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和项目管理实施细则;三是衢江区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四是项目申报立项指南。
2.项目建设地点、区域范围和实施计划建设地点、区域范围:核心示范基地100 亩,区域范围为在湖南镇岩家山村;辐射区域为大洲、云溪、黄坛口、举村等乡镇,面积500 亩。
实施计划:本项目实施时间为一年,即2013 年1 月至2013 年12 月。
2013 年1 月底前完成土地流转。
2013 年2 月-2013 年3 月灵芝接种养菌。
2013 年3月底前完成田间沟渠路建设及场地整理和标准钢管大棚建设等。
2013 年5 月底前完成灵芝菌棒种植。
2013 年12 月底前设备完成设施购置、标准化生产推广应用及技术培训并组织项目验收。
3.项目具体建设内容、数量、规模和建设主体(1)基础设施建设。
排灌沟渠500 米、钢架大棚(单体)30 亩、钢架大棚(养菌室)5 亩等。
建设主体为衢州市衢江区岩家山灵芝专业合作社。
(2)设备购置。
烘干机、切片机等。
建设主体为衢州市衢江区岩家山灵芝专业合作社。
(3)技术推广。
培训对象为灵芝种植户,重点为科技示范户和技术骨干,计划培训人数500 人次。
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500 亩。
建设主体为衢州市衢江区蔬菜管理办公室。
4.项目建设具体技术方案(1 )设施栽培技术。
在核心区建100 亩标准钢架大棚,提咼灵芝种植效益和产品质量。
(2)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
制定无公害生产规程,落实无公害生产技术。
(3)建立培训服务体系。
不定期地开展培训,培训人数为500人次,计划聘请有经验的专家上课。
同时编印一些灵芝种植技术资料印发给灵芝种植农户。
第四章资金投入概算1. 项目总投入规模、资金筹措方案与资金来源项目总投入规模:本项目总投资302万元。
资金筹措方案与资金来源:项目建设单位自筹222万元,申请省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补助80万元。
第五章省补资金重点扶持环节和使用范围第六章地方支农资金整合方案市、区财政支农资金涉及食用菌产业整合的有二大政策:1、水生蔬菜基地建设。
重点扶持土地流转连片1000亩以上的基地,基地建成并通过验收,给予以奖代补资金100万元。
2、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在现代农业园区内,对当年新发展设施连片面积在100亩以上,经验收合格后按以下标准给予补助:连栋钢架大棚每平方米补助30元;8米标准钢架大棚每平方米补助6元。
第七章组织保障措施1. 组织领导体系,包括领导小组、实施小组成立情况建立项目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由所在乡镇政府分管负责人担任,联系农技人员、实施单位法人代表为成员。
项目实施小组组长由实施单位负责人担任,成员由相关技术人员、销售经纪人等组成。
2. 地方产业扶持政策市、区财政为了支持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特设了二大政策: 一是重点扶持土地流转连片1000亩以上的基地,基地建成并通过验收,给予以奖代补资金100万元。
二是对现代农业园区内,当年新发展设施连片面积在100 亩以上,经验收合格后按以下标准给予补助:连栋钢架大棚每平方米补助30 元;8 米标准钢架大棚每平方米补助6 元。
3.技术支撑服务体系一是与浙江大学和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浙江聚珍园食品有限公司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提升合作社的技术力量;二是规范衢州市衢江区岩家山灵芝专业合作社,完善制度和利益分配机制,指导和帮助社员种植灵芝,提升产业化发展的本领和能力;三是加强产、学、研的联合协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引进灵芝新品种,推广应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
4.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监管机制一是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项目承担单位和实施小组都要设立专用账户,做到专款专用,专项核算。
二是完善项目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项目主管部门和实施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督导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第八章项目预期效益1.经济效益项目完成后,核心区面积100 亩,灵芝设施栽培平均亩产值6 万元以上,平均亩增收15% 以上;辐射区面积500 亩,灵芝设施栽培平均亩产值4 万元以上。
2.生态效益灵芝设施栽培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可以有效地避免耕地资源因生产过程而引起污染。
通过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确保了农业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3.社会效益一是项目区可为市场提供优质无公害灵芝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品质需要。
二是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是培育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驾驭市场的能力,推动了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更好地开展六大统一服务(统一品种、统一原辅料、统一生产规范、统一环境保洁、统一标识、统销售)。
四是推广了标准化、无公害的灵芝设施栽培实用技术。
该项目建成后,可带动项目区农民500 余人就业,项目区亩均收入达到2 万元以上。
因此,实施该项目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项目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广阔,投资少、见效快、回报率高、风险小,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对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农民依靠科技迅速脱贫致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