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第一学期《声律启蒙》教学计划

四年级第一学期《声律启蒙》教学计划

四年级《声律启蒙》教学计划与教案
(第一学期)
学校:
教师:
日期:
四年级第一学期《声律启蒙》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文字精炼优美,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

学生通过学习诵读最具传统文化价值的经典诗文,不仅能识记和掌握终生受益的知识精华,更能逐步认识、领会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汲取历史智慧、认同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

逐步培养敦厚好学、通达事理、人格健全、明理诚信、孝敬父母的优秀品德,具备开放多元的意识,养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介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循序渐进,这种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的编写方式不但让初学者容易接受,也易于记诵。

同时它的句子节奏明快,声调和谐,可以琅琅上口,在诵读中也可以得到语音、修辞的训练,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二)教材内容
《声律启蒙》按平水韵30个韵目分编,分上下卷,每卷有15个韵目。

上卷:“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卷: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作者根据平水韵目表,选择相应的韵脚以对词、诗文、对句的形式编写而成的韵文)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孩子们掌握杰出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而产生民族满意感和爱国主义情思,领略先哲的风范,从人生第一步就站在文化巨人的肩膀上,从高起点开展人生。

2.学生能带上节奏,找到韵味,想象意境熟练诵读《声律启蒙》,了解《声律启蒙》的音调特点,了解“对对子”的基本特征,增强学生语感。

3.通过讲解《声律启蒙》书籍特点,引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探索,激发学生诵读经典,学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知识的兴趣;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4、在一种典雅的国学氛围中受到熏陶,培养学生温文儒雅的气质,提高学生内在修养,增加文化底蕴。

四、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对古诗词吟诵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识字量不够大,教学时要诵读为主,理解为辅,
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

五、教学建议:
1、《声律启蒙》篇幅较长,且古文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简介《声律启蒙》按韵分篇、内容包罗万象且可以配乐演唱等特点,再补充相关的故事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此内容的教学还是和古文教学形式一样,以诵读为主,但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如采用录音范读、教师范读、学生领读、齐读、分组读、自由读、配乐读等来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慢慢熟记于心,最终熟读成诵。

3、由于四年级学生的认识有限,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重难点,不过分讲解;对于部分不易理解的内容,老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学情做相应调整,让学生大致了解即可;部分内容因古今差异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教师应根据当今时代的要求加以认真厘清,正确引导学生。

4、根据学生年龄认知水平及《声律启蒙》内容特点,建议教学可运用品析法、故事导读法、以画配诗法,配乐唱诵等等,加深对文句的理解,加快背诵的速度。

5、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六、教学进度:
《声律启蒙》上卷共十五章,每章三篇,每周两课时学前两篇,第三篇学生自学。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
1 一东 2
2 二冬 2
3 三江 2
4 四支 2
5 五微 2
6 六鱼 2
7 七虞 2
8 八齐 2
9 九佳 2
10 十灰 2
11 十一真 2
12 十二文 2
13 十三元 2
14 十四寒 2
15 十五删 2
16 复习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