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激发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的积极性

如何激发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的积极性

如何激发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的积极性
朔州市朔城区第四中学冯红梅
积极发言是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认真思考、努力学习的一种表现,也是重要的教学反馈手段。

培养学生课堂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迫切要求。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围绕教师的教学引导大胆发言,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行为应变能力、培养良好心理素质,能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在教学实践中却碰到的是学生不能积极踊跃的发言,是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沉闷、缺乏活力。

那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能让学生在感觉轻松、心情舒畅、毫无顾虑的放下思想包袱畅所欲言,主动的参与老师的教学和大胆的提出问题及回答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其重要的有效途径是教师要巧用课堂评价语言。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发、唤醒和鼓舞”。

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使用各种语言对学生的发言予以鼓励和肯定。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在课堂上,作为老师随时
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作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习的支持者,学习的合作者。

当学生勇敢地举起手来的时候,教师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及时发现这只手,让这只手的主人不要有太长时间的等待,让他有自由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当有
些同学举棋不定,对自己感到不够自信时,老师要用鼓励的目光让他充满力量,鼓励他们勇敢地举些手来;当同学的回答很精彩时,老师不要吝啬自己赞赏的语言,及时地真诚地赞一声:“你说得真好!”或者“你真善于动脑筋!”;当同学的发言不尽人意时,老师也不能恼火地大声批评,而要告诉他,你能勤于动脑,真不错。

如果再想想,会更好!因为我们知道,批评上课回答错误的学生,只会让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让他们对上课举手产生恐惧感。

所以,我们要告诉这些胆小的学生,上课只要你勇敢地举起手来,就是成功了一半。

如果你能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回答一个问题,那你这堂课就成功了,不虚此行了。

其次,老师首先要做到的是微笑走进课堂。

上课前,老师不妨拿出一面小镜子,对着镜子练练微笑。

当你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后,那就满面春风、神采飞扬地走进教室,温和地和学生打招呼。

当学生看到这样的你,那他们也一定会如沐春风,心里变得轻松自在,上课时自然脑子也变得好使,手也敢举起来了。

课堂上,老师要富有激情,千万不能是一成不变的“湖水”。

老师可以用抑扬顿挫、富有感染性的语言,让学生陶醉其中,产生想说的欲望。

老师还可辅以肢体语言,如挥挥手,握握拳、拍拍手、鼓鼓掌等,让学生的目光一直盯着你,思维的火花一直和你一起点燃。

不是每个学生一开始就有很强的表现欲,有的学生个性文静,性格比较内向,有较强的羞涩心理,他们不喜欢或是不敢当众发表自己的意见。

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的鼓励非常重要,老师不但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克服羞涩心理,而且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表现机会,课堂上尽量提问他们,对于
他们的每一次回答都要给予鼓励,精彩的时候要让全班同学给予他们掌声。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一种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也才能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首先要让他们感觉轻松,没有顾虑,心情舒畅。

所以我们对于每位学生所阐述的观点、看法,不论对与错,我们都要予以保护,使学生在思想上放下包袱,大胆举手发言。

在课上,为了鼓励他们,对于积极发言的学生,不管答对还是答错,允许自己坐下,让他们明白,回答不管正确还是错误,都是正常的。

当发现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下面窃窃私语,小声讨论,不仅不要批评,反而安排时间,让他们在下面自由议论,虽然,这样的议论,不一定能形成规范而一致的结果,但是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参与,孩子表达和思考的需要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所以,我们教师要根据需要随时调整课堂侧重点,当学生比较有话可说的地方,是重点,也是兴趣点的,就深入,就研究得透彻一些,对于孩子不太感兴趣的,比较难的,就不要强求一定要积极举手发言,可以老师直接进行讲授。

其次,营造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氛围也是至关重要。

当发言者的错误回答得到同学的更正时,应该引导他向伙伴说声“谢谢”;当发言者的回答遭到同学嘲笑时,应该要求该同学对发言者主动道歉;当学生发言忸怩或小声的时候,应该柔声鼓励,并让其他学生和我一起耐心倾听。


遇到有难度的问题时,选择小组合作展开讨论,然后各组选派代表在课堂上发言,这样使得胆小的在小组内也有了锻炼的机会。

我想,学生在这种一种温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回答问题,他们怎么还会拘束呢?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想成为一名驾驭课堂的艺术大师,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尝试,把埋在学生们心中智慧的火花充分激活,让学生们敢于表达、乐于发言,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畅所欲言的乐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