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设计活动教案【篇一:《幼儿文学》课时教案】《幼儿文学》教案第 1 至 4 课时第一章幼儿文学基本理论教学计划本章共四节,计划安排 4课时,学习这些基础知识,要注意把握知识要点,帮助学生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的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幼儿文学的基础知识。
理解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心理和方式教学重点与难点幼儿文学的特点及审美功能教学方法与教具准备1.教师讲解与学生领悟、讨论相结合。
2.常规教具。
第1 课时什么是幼儿文学教学目的:1.把握幼儿文学的概念与发展概况。
2.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幼儿文学。
教学重点与难点:幼儿文学的本质特点教法与教具准备:1.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2.常规教具。
教学计划:1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幼儿文学与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由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组成。
㈠幼儿文学:以0—6岁的儿童为接受对象的文学。
也包括0—3岁的婴儿。
主要文体: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生活故事、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等。
㈡童年文学:是以7—12岁的儿童为接受对象的文学。
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以学习为基本活动。
主要文体:童话、儿童小说和儿童诗、科学文艺等。
㈢少年文学:是以12—15岁的少年为接受对象的文学。
主要文体:少年小说、报告文学、少年诗与散文、寓言等。
二、幼儿文学的概念:幼儿文学的概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㈠幼儿文学必须是“文学”:幼儿文学首先必须是文学,既然是文学,就要遵循文学的一般规律,即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㈡幼儿文学必须是“幼儿”的文学:幼儿文学不仅具有文学的一般属性,而且具有自己的个性,即“幼儿”属性。
幼儿文学必须是“为幼儿”的文学。
幼儿文学服务于幼儿,是成人作者适应幼儿的审美需求而创作或改编的。
三、我国幼儿文学发展概况:1.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主要作家:郑振铎、叶圣陶、黎锦晖。
主要刊物:《世界儿童》、《小朋友》等。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十余年间,幼儿文学得到了空前的繁荣:首先,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作家群体。
其次,幼儿文学创作大面积丰收。
再次,幼儿文学理论建设、教学科研有了长足的发展。
最后,进入80年代以来,幼儿文学界的学术研讨活动、横向交流空前活跃。
四、总结:本章主要认识“幼儿文学”的概念和发展概况,是学习幼儿文学的初步准备。
学生应该大致了解到幼儿文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情况。
第 2课时幼儿文学的特点教学目的:1.把握幼儿文学的特征。
2.了解幼儿文学的本体特征和美学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幼儿为学的本体特征和美学特征。
教法与教具准备:1.讲谈结合的教学方法。
2.常规教具。
教学计划:1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幼儿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的本质特征是它的本体特征,幼儿文学作为审美对象又具有它的美学特征。
二、幼儿文学的本体特征:1.幼儿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
“成语的艺术”口语的一大特征是转瞬即逝、不容思考。
幼儿文学的语言就要口语化,浅显、明快、具体、形象、上口。
2.幼儿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幼儿文学包含丰富的社会内容和自然知识,能引导幼儿初步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自我,丰富他们的情感,发展他们的语言、思维、想象等能力,因此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3.幼儿文学是充满诗意的浪漫文学:献给儿童的特殊的诗体——严文井《泛论童话》我以全部感情去写童话——安徒生自传【篇二:幼儿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指导教案】幼儿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指导一、幼儿园开展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内容1、感知和理解丰富多彩的幼儿故事。
幼儿故事包括童话、幼儿生活故事、幼儿小说和寓言。
2、学习和欣赏语言优美的幼儿诗歌和散文。
幼儿诗歌包括儿歌和儿童诗两种类型,幼儿诗歌和幼儿散文一般想像丰富、语言优美,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能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感受丰富优美语言和神奇的想像,是幼儿文学作品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幼儿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基本结构(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在讲故事之前,为了激发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应创设一个可发挥幼儿文学想像,能让幼儿获得更直观体验的情境,让文学作品所展现的生活场景更加生动。
1、语言描述情境教师在讲述文学作品前为幼儿描绘一个生动逼真的情境,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产生无穷的遐想,并对教师要讲述的作品产生强烈的兴趣。
如:故事《梨子小提琴》是这样为幼儿描绘的:“在一片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有狐狸、狮子、小鸡、小兔、小松鼠等等。
狐狸很坏,他喜欢欺负小鸡;狮子很凶,他喜欢追小兔。
但是,有一天,当他们听了一种好听的音乐以后,就再也不欺负别人了。
你想知道是什么音乐那么神奇吗?是谁带来了那么好听的音乐呢?”2、设问引出情境教师可以利用提问,与幼儿一起讨论一些与文学作品有关的内容,以此来引出情境。
如: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可以这样创设情境:“小朋友,你们喜欢恐龙吗?你觉得恐龙是怎样的动物呢?假如有一天,它来到了我们生活的城市里,侈觉得将会发生什么事呢?”在幼儿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以后,教师继续说:“小朋友们都说了很多可能发生的事,说得很好,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呢?听听故事就知道了。
”3、艺术渲染情境即利用音乐、美术等艺术手段,营造一种安静、和谐、优美的氛围,让幼儿在这种氛围中得到美的熏陶。
如:故事《梨子小提琴》可以这样创设情境:教师首先出示一幅小提琴的大图片,同时播放优美的小提琴乐曲,让幼儿安静地观察和欣赏。
还可以结合提问引导幼儿欣赏:“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样?听了音乐,你想做什么?”幼儿欣赏着美妙的音乐,同时大胆的想像,积极的思索,有助于初步体会“音乐能给人们带来快乐”这一故事主题。
(二)理解文学作品,体验作品情感1、呈现文学作品给幼儿呈现文学作品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如教师讲述作品、借助录音、情境表演、幻灯、多媒体动画展现作品内容。
不管运用何种方式给幼儿呈现文学作品,教师应注意给幼儿营造欣赏作品时以和谐、宽松的氛围和逼真、生动的意境,应尽可能的让幼儿在欣赏作品有时候能多通道地相互作用,即作品欣赏与活动教具或动作结合;作品欣赏与音乐结合;作品欣赏与游戏结合,为幼儿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文学意境。
2、理解、体验文学作品初步理解文学作品――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理解作品的主要情节和主要意思。
可通过提问法和讨论法,结合图片、幻灯、录像等手段,引导幼儿初步理解作品的内容。
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理解作品的语言,感受作品的美以及情感,感知作品的主要特色。
同时还应让幼儿通过多种活动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获得愉快的直接体验。
可围绕作品内容设计和组织几个相关的活动。
如:可以组织观察走访,观看图片和动画片,情境表演等活动,引导幼儿理解与作品内容有关的自然和社会生活;可以通过绘画、折纸、音乐、舞蹈等活动,引导幼儿体会作品的情感和美。
(三)创造性想像和语言表述在幼儿对文学作品有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应给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让他们扩展自己的想像,并能创造性的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想像。
在立足于原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幼儿学习续编和改编故事。
如:《猴吃西瓜》可以引导幼儿讨论“我用瓜皮做什么”,让幼儿创造性想像并能用语言完整讲述。
三、幼儿故事活动的选材、组织与指导要点(一)幼儿故事活动的选材1、题材广泛,主题明确如传统作品《白雪公主》、反映幼儿生活和反映幼儿能理解的社会生活的内容《重要电话》等作品。
有些故事虽然不能让幼儿得到明确的思想教育,但却能给幼儿带来快乐,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情趣,获得健康、积极的心态,同时能让幼儿展开想像的翅膀去飞翔,如《高老鼠和矮老鼠》等。
2、结构简单,情节有趣由于幼儿对事物相互关系的理解往往比较简单,难以理解深层的关系,因此,一个幼儿故事应主要讲一件事情,涉及的人物不多,人物关系也比较简单。
如《城里来了大恐龙》。
幼儿喜爱的故事还应有生动有趣、能吸引他们的情节。
如故事《慢吞吞的小熊》。
3、形象鲜明,语言浅显易懂故事中活灵活现、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常常能深深的吸引幼儿,有时他们甚至幻想自己就是故事中的那个角色。
因此,教师应选择那些有着生动人物蝗故事,让幼儿去体会角色的喜怒哀乐。
【篇三:13幼儿文学教案】瓦房店市职业教育中心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教师学期授课计划课程名称幼儿文学教研室文科教研室教师姓名xxxx课程表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瓦房店市职业教育中心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教师:xxxx学科:幼儿文学专业:学前教育年级:13级教学进度表课时计划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