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2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一节刑法的空间效力
一、刑法空间效力的概念和原则
刑法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地和对人的效力,也就是要解决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

刑事管辖权是国家主权的组成部分。

世界各国解决刑事管辖权问题上主张的原则主要有: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

其各有局限性。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刑法,都采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其他原则,即:凡在本国领域内犯罪的,不论本国人或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本国人或外国人在本国领域外犯罪的,在一定条件下,也适用本国刑法。

我国也采此原则。

二、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
我国刑法第6条第1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一)领域内的含义
1、领域:
2、领域内犯罪:
(二)"法律有特别规定"是指:
1、新刑法典第11条关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的规定。

2、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制定变通或补充规定。

3、刑法施行后颁布的特别刑法的规定。

4、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作出的例外规定。

三、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权
刑法第7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属人重罪普遍管辖,属人轻罪选择管辖。

第7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
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特殊主体普遍管辖。

第10条规定,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我国刑法追究。

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体现主权,兼顾一罪不二罚原则。

四、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
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重罪及双重犯罪性二个限制条件
五、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权
刑法第9条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
案例1:
麦克唐纳系外国国籍,2005年来中国,在某市外国语学院担任英语教师。

麦克唐纳在我国任教期间,利用教师身份,搜集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情报,并窃取了我国大量的机密文件。

某市国家安全机关于2007年11月将麦克唐纳逮捕,并在其住所内查获了一批机密文件。

麦克唐纳对上述罪行供认不讳,但认为中国法院无权对其判罪量刑。

问:麦克唐纳认为中国法院无权对其判罪量刑有无法律依据?
案例2:
2007年10月6日晚,我国公民金某携带菜刀偷越国境到我国一邻国某地,抢劫该国公民某甲一根金项链。

11月5日,金某又携带菜刀窜到该国境内,持刀威逼小学生某乙欲行强奸,被过路群众发现后逃回我国。

12月21日凌晨,金某再次携带菜刀窜入该国某一养鸡厂,持刀威胁并抢劫了该国公民某丙的一块手表,被人当场抓获。

后被引渡
回国归案。

问:我国法院对金某的犯罪行为有无管辖权?
案例3:
某甲系F国留M国学生。

2007年10月19日,某甲在M国某大学跳舞时,同中国留M国学生某乙因为争夺舞伴而发生口角,某甲心存不满,欲伺机报复。

11月20日,两人又在舞场相遇,某甲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尖刀,冲向某乙,向某乙腹部猛刺一刀,某乙当即昏倒在地。

某乙立即被送往医院,经查发现其肝部被刺掉一块(重约55克),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次日晚死去。

问:
1、某甲的犯罪行为能否适用我国刑
法?
2、有哪几个国家有刑事管辖权?
第二节刑法的时间效力
一、刑法的生效时间
1、即时生效:公布之日起生效。

2、隔时生效:公布后经过一段时间再
施行。

我国刑法典于1979年7月1日通过,7月6日公布,自1980年1月1日起生效;1997年3月14日修订通过并公布后,新刑法典从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二、刑法的失效时间
其基本方式有两种:
一是由国家立法机关明确宣布某些法律失效。

——明示废止
二是自然失效,即新法施行后代替了同类内容的旧法,或者由于原来特殊的立法条件已经消失,旧法自行废止。

——默示废止
三、刑法溯及力
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
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如果适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是没有溯及力。

世界各国刑事立法的不同规定:
1、从旧原则
2、从新原则
3、从新兼从轻原则
4、从旧兼从轻原则
根据我国新刑法的规定,对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97年9月30日这段时间内发生的行为,应按以下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第一,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新刑法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即新刑法没有溯及力。

第二,当时法律认为是犯罪,但新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只要这种行为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就应当适用新刑法,即新刑法具有溯及力。

第三,当时的法律和新刑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按照新刑法的规定应当追诉的,原则上按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即新刑法不具有溯及力。

但是,如果新刑法比当时的
法律处刑较轻的,则适用新刑法,即新刑法具有溯及力。

(处刑较轻的把握)
第四,如果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了生效判决,该判决继续有效。

即使按新刑法的规定,其行为不构成犯罪或处刑较当时的法律要轻,也不例外。

案例:
被告人吴某,男,22岁,汉族,农民。

1997年8月中旬起,被告人吴某在夜间趁当地乡镇企业服装厂青年女工下班孤身行走之机,采取尾随的方法,用暴力、胁迫的手段,将青年女工挟持至偏僻处,进行猥亵,作案多次。

1997年9月18日夜,当被告人企图再次作案时,被蹲点守候的公安民警当场抓获。

1997年11月,人民检察院对被告人吴某提起公诉。

问题:
被告人吴某的行为构成流氓罪还是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即人民法院对该案的审判应适用原刑法还是应当适用新刑法?
简析:
按照我国《刑法》第12条的规定,我国
刑法对溯及力的问题,采取“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我国的新刑法于1997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由于本案被告人的行为发生在1997年10月1日前,而本案的审判在1997年10月1日后,因此,对本案的审判是适用行为时的法律还是新刑法,就必须要看旧的法律和新刑法的具体规定。

根据旧刑法第160条的规定,被告人吴某的行为已构成流氓罪,应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而根据新刑法第237条第1款的规定,被告人吴某的行为已构成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应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

由此可见,不管是旧刑法还是新刑法,均认为被告人的行为是犯罪行为,且根据新刑法的规定,对被告人吴某的犯罪行为应当追诉,但是新刑法规定的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法定刑要低于旧刑法规定的流氓罪的法定刑,因此,依照“从旧兼从轻”原则,应适用现行刑法,以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对被告人吴某定罪量刑。

案例:
1997年4月3日下午,被告人陈某携带自制的火药枪去山中打野鸡,遍寻野鸡未果,遂拎枪下山。

在返回途中,遇见被害人胡某迎面走来,胡某问陈某:"野鸡打到没有?"陈某回答:"未打着。

"二人说话时,陈某右手拿着枪,枪口正对着胡某的头部。

由于被告人陈某疏忽大意,致使手中的火药枪走火,枪内霰弹正好击中相距4米处的胡某头部,胡某中弹后当即倒地不起。

陈某即与他人将胡某急送医院抢救。

陈某从医院回来后,便立即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被害人胡某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而死亡。

检察院以过失杀人罪对陈某提起公诉。

法院也认定陈某犯有过失杀人罪,拟判处有期徒刑3年,但判决尚未作出,此时新刑法施行。

问:陈某的行为是适用新刑法还是旧刑法?
79年刑法第133条:过失杀人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恶劣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97年刑法第233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思考题:
1、我国刑法对地域和对人的效力有哪些具
体规定?
2、什么是溯及力?世界各国立法例对溯及
力问题采用哪些原则?
3、我国刑事法律是怎样解决溯及力问题
的?
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