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3讲 刑法的效力范围、犯罪概念
第3讲 刑法的效力范围、犯罪概念
(一)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定罪量刑
第一,决定社会危害性的因素。
第二,如何考察社会危害性。
第一个方面 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客体和对象
侵害生命权利 VS 侵害健康权利
第二个方面 犯罪行为等客观因素
手段、时间、地点
第三个方面 行为人的主观方面
犯罪动机 故意或过失
第四个方面 犯罪主体
年龄
第二,如何考察社会危害性? 发展的观点 全面的观点 本质的观点
1810年《法国刑法典》第一条
法律以违警罚所处罚之犯罪,称违警 罪;法律以惩治刑所处罚之犯罪,称 轻罪;法律以身体刑或名誉刑所处罚 之犯罪,称重罪。
违警罪
Les contraventions
(二)实质概念 是指在立法上不揭示犯罪的法律特征 而只是单纯从行为的阶级本质上给犯 罪下定义。
1922年《苏俄刑法典》第六条
第三讲 刑法的效力范围 犯罪概念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又叫做刑法的适用范围,是指刑法适用 于什么地方、什么人和什么时间,以及 是否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第一节 刑法的空间效力 第二节 刑法的时间效力
第一节 刑法的空间效力
一、刑法空间效力的概念和原则
第一,属地原则
第二,属人原则第三,保Fra bibliotek原则第四,普遍原则
79年刑法
无期 死刑
无期 死刑
1980年 97年刑法 盗窃10万元
死刑 无期
死刑
无期
从新 兼从轻
无期
从旧 兼从轻
罪刑法定原则 从旧 从新
(三)从旧兼从轻原则中的 “处刑较轻”标准的理解
79年刑法 10年
盗窃5千元
1980年 宣告刑
97年刑法 8年
无期
法定刑
死刑
(三)从旧兼从轻原则中的 “处刑较轻”标准的理解 法定最高刑中哪一个轻就选哪一个, 如果法定最高刑完全一样;然后再比 较法定最低刑,看法定最低刑中哪一 个轻就选哪一个;如果法定最低刑也 一样,适用旧法。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 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 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 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 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 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 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 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 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 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 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 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 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 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 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
故意损毁文物罪
第十条 :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 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 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 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 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三)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 第八条 :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 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 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 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一)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 《刑法》第六条第二款: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 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拟制领土
《维也纳外交公约》
各国驻外大使馆、领事馆及其外交 人员不受驻在国的司法管辖。
(一)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
《刑法》第六条第三款:
在中缅边境,有一个美籍越南人,他站 在缅甸境内,持枪向站在中国境内的一 个英籍古巴人开枪,把他杀死了。
(二)刑法溯及力的四种原则 一是从旧原则,认为某行为是否构成 犯罪和是否处以刑罚、处以何种刑罚, 一概适用行为时的旧刑法,而不能适 用裁判时的新刑法。
(二)刑法溯及力的四种原则 二是从新原则,认定某行为是否构成 犯罪和是否处以刑罚、处以何种刑罚, 全部依照裁判时的新刑法加以适用, 而不能适用行为时的旧刑法。
发展的观点
全面的观点
本质的观点
正当防卫
(二)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
违法 PK 犯罪,哪一个概念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犯罪一定是违法
而违法不一定是犯罪
(三)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法律后果
免除处罚≠不负刑事责任
下节预告
犯罪构成 犯罪客体
威胁苏维埃制度的基础及工农政 权向共产主义制度过渡时期所建立 的法律秩序的一切危害社会的作为 或不作为,都认为是犯罪。
(三)实质与形式相统一的犯罪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二、我国刑法的犯罪概念和特征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 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 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 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 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 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 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 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四)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权 第九条 :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 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 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 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和保护原 则,同时也明确规定了对普遍管辖原 则的有条件的适用。
第二节 刑法的时间效力
刑法的生效和效力终止的时间以 及刑法对它生效前的行为是否具 有溯及力。
一、刑法的生效和终止
一是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
《妨害国家货币治罪暂行条例》
一、刑法的生效和终止
一是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二是间隔一段时间再行生效
一、刑法的生效和终止
一是明示废止 二是默示废止
二、刑法溯及力的问题
(一)刑法溯及力的概念
就是刑法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刑法 生效实施以后,对其生效之前发生的 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 能不能加以适用的问题。
(一)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 《刑法》第六条第三款: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 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二)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 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 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 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四)刑法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
司法解释本身有没有时间效力的问题呢?
两高关于适用刑事司法解释 时间效力问题的规定
该司法解释自发布或者规定之日起施 行,效力适用于法律的施行期间。
司法解释有没有溯及力的问题呢?
刑法核心 犯罪论
第四章 犯罪与犯罪构成
第一节 犯罪概念 一、犯罪概念的立法类型
(一)形式概念 在立法上不揭示犯罪的本质而只是从 犯罪的法律特征上给犯罪下定义
(二)刑法溯及力的四种原则 三是从新兼从轻原则,认为某行为是否 构成犯罪和是否处以刑罚、处以何种刑 罚,原则上依照裁判时的新刑法加以适 用,但是,如果行为时的旧刑法对该行 为不认为犯罪或虽认为犯罪但处罚较轻 的,就应该适用行为时的旧刑法。
(二)刑法溯及力的四种原则 四是从旧兼从轻原则,认为某行为是否 构成犯罪和是否处以刑罚、处以何种刑 罚,原则上依照行为时的旧刑法加以适 用,但是,如果裁判时的新刑法对这个 行为不认为犯罪或虽认为犯罪但处罚较 轻的,则应适用裁判时的新刑法。
(一)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 《刑法》第六条第一款: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 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 本法。
我国国境以内 的全部区域, 具体包括领陆、 领水、领空。
所谓“法律有特别规定”? 第一,外交刑事豁免(第十一条)
不受欢迎的人
所谓“法律有特别规定”? 第一,外交刑事豁免(第十一条)
第一,属地原则
国家主权原则
第二,属人原则
第三,保护原则
它解决了属地主义和属人主义都不 能解决的外国人在国外侵害本国国 家和公民利益的问题。
第四,普遍原则
综合采纳:
以属地原则为基础,以属人原则、 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为补充
第一节 刑法的空间效力
二、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
第六条:属地原则 第七条:属人原则 第八条:保护原则
第二,民族自治地方(第九十条)
所谓“法律有特别规定”? 第一,外交刑事豁免(第十一条)
第二,民族自治地方(第九十条)
第三,刑法实施后国家立法机关所 制定的特别刑法、附属刑法的规定 第四,一国两制下的港澳地区
(一)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 《刑法》第六条第二款: 有一艘美国制造的,临时停靠在西班牙港 口的,插着中国国旗的轮船,一个美籍 越南人,站在这艘轮船上,持枪对准站 在西班牙港口岸边的英籍古巴人开枪, 把他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