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画面构图
1、大小的对比 2、明暗、色彩的对比 3、形状、线条的对比 4、动静对比 5、质感对比 6、虚实对比 7、新旧对比
8、方向对比ຫໍສະໝຸດ 八章电视 画面构图第三节构图原理
四、画面的视觉节奏
画面的视觉节奏是指把画面中特征相近的物体和构图 要素加以归类、结合,以各种形式不断重复,形成视 觉上的“节拍”。
1、相同形状物体在画面上重复出现 2、物体表现形式渐变
第八章电视 画面构图
第二节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构图要素
画面的种类
1、有人物活 动的画面
2、风光、环境 描写的画面 3、静物画面 4、特技画面
5、不同景别的画面
第八章电视 画面构图
第二节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构图要素
二、构图的要素
1、形状 2、线条
3、光线
4、色彩
5、质感
6、立体感
7、运动
第二节 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构图要素
《金色的希望》 高健生摄 选择傍晚的光线,使整个画面呈金黄色调,表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体现 了作者的主观情感。
选择黎明未出太阳时的光线拍摄,画面偏蓝青色,显得宁静、深邃、辽阔。
色彩的轻重与进退
色彩的轻重感主要也是由联想作用引起的。轻 盈的物体看起来多是浅色的,如白云、烟雾、 棉花等物质;沉重的物体多是深色的,如钢铁 、煤炭、岩石等物质。因此,我们容易以这种 日常生活经验来看待色彩的轻重感,明度较高 的色彩看上去感到较轻,明度较低的色彩看上 去往往感到较重,在摄影中,可利用色彩的轻 重感来求得画面视觉效果的均衡。
均衡的两种形式 1、对称均衡
2、非对称均衡
第八章电视 画面构图
第三节构图原理
二、画面的均衡
对均衡有影响的因素及处理方法 1、构图要素对均衡的影响
2、空白对均衡的影响
3、趣味中心对均衡的影响
4、运动对画面均衡的影响
5、要符合自然客观情况 6、视觉右撇现象
第八章电视 画面构图
第三节构图原理
三、画面的对比
第八章电视 画面构图
第三节构图原理
一、画面的布局
1、主体
2、陪体
3、前景
4、背景
5、空白
第八章电视 画面构图
第三节构图原理
(1)对主体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2)陪体可以渲染、烘托画面的主体形象; (3)陪体对画面构图的均衡和美化作用
一、画面的布局
2、陪体
第八章电视 画面构图
第三节构图原理
二、画面的均衡
第二节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构图要素
(二)构图的要素
4、色彩 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某一色相总是与某 个具体物象联系在一起,长期以来,人们就对 此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受与联想。
蓝蓝的海水在阳光下闪着金光,小舟在水波中荡漾,给人以恬静、闲雅的感觉。
选择黎明未出太阳时的光线拍摄,画面偏蓝青色,显得宁静、 深邃、辽阔。石广智摄
3、了解均衡的方法以及对均衡有影响的因素;
4、掌握常见的对比方法; 5、了解正面、侧面、斜面、背面构图各自的特点; 6、了解平摄、仰摄、俯摄、顶摄构图各自的特点; 7、熟悉长焦距镜头和短焦距镜头构图有何不同; 8、掌握远、全、中、近、特不同景别画面的主要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构图的方法和技巧。 2、如何应用画面造型为主题服务。 教学方法: 本章的重点为电视画面的造型方法和技巧。课堂讲解中配合
都江堰景区一角
初雪罩峨嵋
过肩镜头
(over-the shoulder shooting )
过肩镜头《鲁豫有约:毛阿敏》
交叉拍摄 ( cross shooting )
拍摄两人谈话节目时采用的普遍方式,利用 反打视角来建构两个主体的近景(特写)画面。
CCTV《电视你我他》
CCTV《电视你我他》
大地神韵(组照之一) 龙福云 摄
高饱和度的原色对比,色彩鲜艳、醒目,颜色跳动感强。
彩图11-40 《高原圣事》 刘小强摄 采用互补色对比,视觉冲击力很强。
采用互补色对比,视觉冲击力很强。
红花绿叶属于互补色对比,花朵显得醒目突出。
江声树摄
色彩和谐
色彩的和谐指整幅画面上色彩配合的统一、协 调、悦目。和谐构成与对比构成的色彩效果相 反,它不给人们强烈的色彩刺激,而追求色彩 的和谐与协调,尽量使观者感到优雅、舒展、 平静、悦目,以柔和的色调唤起人们的美感。
所谓电视画面是指通过摄录系统在一段时间内不间 断地拍摄的形象素材,它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 位,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视觉元素
二、画面构图的目的和任务
“想表现什么,该怎样表现”
1、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画面中某一被选择的物体上来 2、画面具有一定的表现力,使其内容鲜明突出地去影响 观众的感受
第八章电视 画面构图
第二节 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构图要素
(二)构图的要素
2、线条 画面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明暗分界线,形象之间的连 接线.
垂直式:挺拔,威严
S型:动感。沿对角线构图。
斜线式:动感 活泼
第二节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构图要素
(二)构图的要素
3、光线
1)光线可以表现时间环境 2)利用光线效果突出被摄体 3)利用光线创造气氛 4)利用光线,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第二节 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构图要素
(二)构图的要素 1、形状 (3)三角形 三角形由三条边构成,它不像方形那样中规中举,也不 像圆形那样圆滑。三角形如果是正立向上,最典型的就是金 字塔,给人稳固,结实,不可动摇的感觉;反之,如果三角 形一头向下呈倒立状,则会给人一种 强烈的不稳定感或隐含着危机动荡和 不安。如果一个正立的小三角形上倒 立一个大一点的三角形,则给人以轻 巧、典雅的感觉,例如一个精致漂亮 的香槟酒杯。
第八章电视 画面构图
第三节构图原理
思考题
1、电视画面由哪几部分组成?
2、如何突出主体?
3、举出几种对比的方法。 4、什么叫视觉节奏?。
第八章电视 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1.根据主题内容精心设计画面构图。 2.对已有的客观环境进行安排、调整。 3.选择合适的摄像机机位和拍摄方式。 一、拍摄角度的选择 二、拍摄方式的选择
第一节画面构图的目的和任务
第八章电视 画面构图
第二节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构图要素
一、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与要求
1、运动性
2、时限性
3、多视点
4、构图处 理的一次性 5、构图结 构的整体性
第八章电视 画面构图
第二节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构图要素
一、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与要求
1、画面要简洁
2、主体要突出 3、立意要明确 4、具有表现 力和造型美感
色彩的进退是指在同等远近距离上的色彩,红、 橙、黄等暖色看上去比蓝、青等冷色显得近,在视 觉上构成远近有别的幻觉 。
《飘扬的经幡》 唐卫东摄 利用经幡的暖色与天空的冷色,在视觉上构成远近有别的幻觉。
色彩的对比
色彩的对比指画面不是以某一种颜色为基调, 而是以两种对比色彩为基调,如冷暖色对比、 互补色对比、明度的对比、饱和度的对比等
3.斜侧方向拍摄 (1) 画面特点 是介于正面与侧面之间的任一点,对着被摄物 的斜侧面拍摄。 (2)作用 正斜侧方向拍摄建筑物、桥梁、道路,能使被 摄主体的横向线条在画面上变成斜线,产生明显的 形体透视变化,能扩大画面的纵深空间,有利于表 现主体的立体感和环境的纵深感。 正斜侧方向拍摄人物,兼有正面拍摄与侧面拍 摄的特征与优点,既能表现人物的内在气质、心理 活动,又能刻画人物的轮廓形态以及交流时的手势 动作。斜侧角度是拍摄中常用的角度。
2.侧面拍摄
(1)画面特点
侧拍是拍摄物体的侧面,表现其侧面轮廓特征。 侧拍画面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2.侧面拍摄
(2)侧面拍摄的作用
在人物中景中,适合于表现人物间的情感交流; 侧拍能很好地表现动势。
2.侧面拍摄
(3)侧面拍摄局限性
立体感比正面构图有所加强。但由于侧拍也只 表现一个正侧面,仍然缺乏透视变化,所以立体感 还比较弱。
多媒体课件、录像等手段,使学生更直观的学习。
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电视画面构图》多媒体课件讲授,课外 自学《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网络课程。 实验教学中采用摄像机,通过外景拍摄,体会电视画面构图 的特点,掌握固定画面和运动画面的拍摄方法和技巧。
第八章电视 画面构图
第一节画面构图的目的和任务
一、电视画面的含义
清晨,拍摄出来的彩色照片呈蓝紫色,整个画面效果清 新、淡雅。
《田野之春》 前景中的一片 金黄色的菜花 在暗绿色背景 衬托下格外鲜 明醒目,画面 三大色块互相 协奏,谱写出 一曲优美的春 之赞歌。 前田真三摄
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中永远是喜庆、吉祥的象征。
色彩的冷暖
色彩的冷暖主要是由于人的感官在受到色彩的 刺激后所引起的与温度感觉相联结的心理反应 。红色使人联想到火焰、日出、灼热的金属而 萌生暖意;蓝色使人联想到海水、碧空、炎夏 的树荫和冰雪的阴影而产生凉爽和寒冷感。 一般地说,倾向于红、橙、黄等色的色相为暖 色,给人以一种热烈、温暖、积极、热情的视 觉感受;而倾向于青、蓝、紫等色的色相是冷 色,给人一种寒冷、严峻、冷静、收缩的视觉 感受。
1.正面拍摄 (2)正面拍摄作用 用于表现人物时,人物面对观众,似乎可以 通过眼神、表情和姿态与观众面对面交流,具有亲 切感;用于表现物,可以表现物体正面的气势和对 称结构的风格,给人一端正、安定、稳重的视觉效 果。
(3)正拍的局限性 它只表现被摄物的一个平面,建筑物多出现平 行线条,各种透视关系不明显,立体感不强,在表 现运动时,动体的运动空间被压缩,缺乏动势。
3、以相同速度运动的物体,背景不同也形成不同的节 奏 4、画面内物体运动形式造成的节奏 5、摄像机运动形式造成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