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合理消费》【教学目标】1、通过自身消费与理性思考,学会理智对待消费,摆脱消费中的攀比、虚荣心理,确立节俭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观,提高积极参与经济生活的热情。
2、通过创设情景、测试、课堂讨论总结等方法,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消费,学会理财。
3、通过积极参与情景活动,认识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的变化,学会合理消费、科学理财,提高适度消费、理性消费能力,并初步树立理财意识,培养学生理财能力。
【重难点】重点:学会合理消费,科学理财难点:知道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什么还要提倡节约,合理消费【教学流程】导入:(多媒体展示)2014年“双11”支付宝的交易额达到350亿,……这个惊人的数字说明了什么?生:略师:这个数字告诉我们我国经济建设成效巨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在消费的同时需要我们冷思考,警惕"盲目消费"的陷阱,学会合理消费。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和探讨这一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媒体热点,并且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网购内容导入,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新课学习:师:假设你有2000元,你想怎么花掉?生:列举具体作法。
师: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吃穿住等消费,更注重于精神消费,因此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消费热点。
你发现我们周围存在哪些消费热点?这些消费方式分别满足了哪些需要?这些都说明了什么?原因是什么?生:说明消费选择多样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转变,更注重提升消费品质,追求健康生活。
这些都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对这些钱的处理,使同学们认识到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选择多样了、消费水平提高了、消费观念转变了,由人们在物质消费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领域的消费了。
师: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参与经济生活呢?生:读书总结:①关注经济建设;②学会理财,合理消费。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初步了解本节课所学知识,为后续学习活动中的理解、运用做铺垫。
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师:你会理财吗(生活必备技能)?――理财小测试:测试结果备注:A选项5分、B选项3分、C选项2分;总分24分,说明你比较会理财。
1、你有没有想过父母的钱是怎么来的? A 有 B 偶尔 C 没有2、每个月的零花钱如何花,你会不会做一个计划?A 会 B 不会 C 只对大笔的开支做计划3、除了基本的生活开支,你的零花钱主要用于购买什么? A 学习用品和课外书籍 B 零食C 服装饰品4、春节所得的压岁钱你通常是怎么处理的? A 存银行 B花一部分存一部分 C立即花掉5、你平时会不会有省钱的心理? A 有 B 偶尔 C没有6、你是否向慈善机构捐过钱? A 有 B没有 C没有7、你是否常买电视广告上的产品? A 不是 B偶尔 C是的8、如果店员赞扬你穿上他们的衣服效果非常好,你会怎么想?A 认为这是他们的职业需要B 马上产生购买的欲望C 会对店员产生好感生:自我测试(略)【设计意图】通过测试,分析学生的消费是否合理,针对学生乱花钱,花钱无计划等不合理消费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该如何合理消费?师:学会合理消费:某校初三学生小王中考结束,考上了理想的重点高中;父母为了奖励他,决定送他一个手机,再带他旅游一次。
他们决定先旅游,并选择了太行山大峡谷。
①第一天出行前的准备:小张和妈妈去买旅游鞋,小张选择了一双“乔丹”牌高级旅游鞋,理由是“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有了,我没有,那多没面子。
”你如何看待这种消费行为,体现了什么消费心理?这样做会带来什么后果?(思考)生:是虚荣心、盲目攀比,加重家庭经济负担,使学习分心。
我们要量入而出,重实用,不攀比。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盲目攀比的概念,使学生树立节俭消费的意识。
②第二天到旅游景点后:浏览完紫团山等景点后,到了中午。
小王一家决定自己选择餐馆吃饭。
妈妈根据预算经费,提议去一家经济实惠的农家饭店。
小王却说:“难得出来一次,不如去景点最高档的饭店好好享受一下。
”如果是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为什么?(思考)生:略。
我们要适度消费,要节约、不浪费。
【设计意图】从中得到启发,作出正确的消费选择。
师:我国现在已经达到了小康生活,还有必要勤俭节约吗?生:交流。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还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要节约了,应该认识到我国还处在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勤俭节约。
③第三天旅游结束后:旅游结束后回到家。
下午,父母带着小王去买手机,买手机前,小王有两点考虑:一、自己买手机只是为了联系方便,所以功能没必要过多;二、尽管家庭条件不错,但父母供自己上学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价格不宜过高。
最后小王买了一款“低碳制造”、性能好、价格适中的手机,并索要了发票和保修卡。
”请你对小王的消费行为作出评价。
(讨论)小王用环保的眼光去购买手机,既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又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购买手机时,小王充分考虑了质量、价格和家庭收支状况等因素,并进行理性分析,这是一种理想消费。
所要发票和保修卡,说明他作为消费者具有法制观念,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小王前后消费的对比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树立理性消费的意识,本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口。
指导合作、探讨、归纳消费前、消费中、消费后具体该怎么做,树立绿色消费、节俭消费的意识,真正做到合理理性消费。
④旅游结束后的晚上:愉快的太行山大峡谷之旅结束,小王拿着心爱的手机和爸爸妈妈说:“这两天收获真不少,不仅欣赏到了美景,还增长了不少消费知识,更重要的是身心得到放松的同时,还陶冶了高雅的情趣,即获得物质上的满足,也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我好高兴。
”你怎样理解小王和父母的谈话内容?(讨论)生:我们要追求高雅、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物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设计意图】明白作为现代中学生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观念的转变,要具有现代的经济头脑,使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协调发展。
师:通过这次旅游,我们学到了哪些合理的消费观?下面大家来总结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消费前……,消费中……教师展示:消费宝典——消费前,作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点;消费中,不超支,经济实用是重点;不盲目,不攀比,金钱花的理智点;要环保,要健康,绿色消费注重点;受教育,学文化,精神消费新热点。
【课堂反馈】1、建国60多年来,老百姓的消费方式经过了凭票购物到逛街、逛超市,再到网上购物的转变。
这说明( A )①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②老百姓的消费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③我国人民的消费选择越来月多样化④我国人民的消费水平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20世纪80年代,青年人结婚购买的“三大件”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90年代,购买带你实际、电冰箱、洗衣机;进入21世纪,购买的是电脑、轿车、商品房。
以上变化说明( C )①人们生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②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③人们的消费局限于衣食住行登记本需要的满足④人们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认清绿色视频标志以保护自身健康、选用无氟制品以保护臭氧层、购买环保电池以防止汞隔离污染等都属于。
( A )A绿色消费行动 B非理性消费行为 C适度消费行为 D精神消费行为4、陈嘉庚先生说:“应该花的钱,千万百万不能吝啬;不该花的钱,一分一厘也不能浪费。
”这句话告诉我们( B )①要提高消费水平②应学会理财,合理消费③消费必需要理性④什么是吝啬,什么是浪费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今年来,伤害、南京、程度等一些大城市涌现出一群“酷抠族”,“酷抠族”是指拥有较高学历、较高收入的人群,他们精打细算,关注打折信息、购买特价商品、打包吃剩的饭菜、与人拼车出行等等,用最少的钱获取最大的满足。
“酷抠族”的行为体现了( D ) A抑制消费的理念 B超前消费的理念 C注重精神消费的理念 D合理消费,提倡节俭的理念6、王先生说:“过年在即没完没了的聚会、喝酒,没多大意思,步入出去转转。
”中国老百姓过年方式的拜年话,说明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理解也日趋多元化。
这说明( C )①改革开放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②我国人民的生活都已经达到了富裕程度③人们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④我国已经超越了社会注意初级阶段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作业设计】根据自己每周的生活费,自己设计一个合理消费的计划。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的延伸,帮助学生校正在零花钱使用方面存在的不正确行为。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课堂小结】在经济快速增长,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现代社会里,能理财、善理财,是一种能力。
怎样培养这种能力呢:消费前应该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在消费中不攀比、不浪费、学会环保选购、绿色生活、同时注重精神消费,在生活中学会理财合理消费。
(板书)【板书设计】 板书多些理性少些盲目不攀比不浪费环保眼光绿色消费注重精神合理消费【教学反思】本节课贯彻新课改精神,通过创设情境、阅读总结、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达标检测,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节所学知识,达到了目标。
通过巩固提高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